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

“怎麼會?朝廷怎麼會還有這麼多銀子呢?這不到處都是用銀子的地方嗎?”

朱由檢的疑惑不無道理,如今大明可謂是別的不說,花錢一流。

其中花錢最多的幾個大戶首當其中當然是大明天虎軍在遼東對後金作戰上的開支,畢竟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而另外一方面的開支大戶就是如今遍佈大明正在修繕的官道。

作爲影響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大明糜爛的交通網絡是朱由檢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故而一方面是爲了緩解大量失地農民百姓的壓力,另一方面當然也是爲了促進各個地方連接交流更加緊密。

於是以京師爲核心,輻射所有大明網絡的世紀工程就如此開工了。

更別說更多的雜七雜八開支,朱由檢實在難以想象畢自嚴口中的數額。

誰料畢自嚴面帶微笑說道:“陛下,臣所言定然不會有一句假話,按理來說大明皇家國庫的銀子應當不會如此之多,而這兩億六千四百餘萬兩銀子中有近兩億兩都是由大明皇家銀行貢獻而來。”

“大明皇家銀行?”朱由檢實在想不到如今連收儲和放貸業務都還尚且存在於理論之中的大明皇家銀行如何帶來近兩億兩銀子的收入,面色疑惑間只聽畢自嚴再次開口答道。

“陛下可曾忘了大明鑄幣一項的收入?”

畢自嚴依舊面帶微笑,微微弓着身子,謙遜迴應。

“鑄幣?大明龍元?”

“正是!陛下,臣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如今大明龍元鑄幣收入,截止目前,大明龍元已經鑄出現幣三億一千萬元,擬鑄幣七億七千萬枚,算上其中人工、火耗以及鉛材成本,不正是近兩億兩銀子嗎?”

朱由檢有些不解,說道:“鑄幣現幣朕能理解,這擬鑄幣?”

“皇上,如今大明貨通四海,大量的海外貿易帶來了大量的白銀,不斷流入之下爲了更好的方便貿易,臣便聯合皇家稅務局鼓勵所有來大明做生意的海外客商將手中的銀子存在大明皇家銀行內。”

“銀子到了大明皇家銀行,這可就瞬間變成了龍元,不僅如此由於海外諸國所制銀幣與我大明龍元之間質量有着天壤之別,大量的海外客商更願意將手裡所有的銀幣兌換成大明龍元...”

“一來一往間,存在大明黃金銀行內賬戶裡的,可不就成爲了擬鑄幣收入嗎?”

嘶...

朱由檢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怪不得原本朱由檢提出可以在民間試點收儲的時候,畢自嚴的積極性並不高。

原來一切的根源都在這裡,如果不是今天將其拉到宮中問一問,朱由檢都不知道在對商賈的收儲過程中大明皇家銀行能夠僅僅憑藉龍元與銀子之間的這細微差異,獲利如此之多。

朱由檢開口說道:“爲何海外有這麼多銀子?”

“回稟陛下,其實這銀子中來自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就有很多,由於大明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間的結算方式很多都採用了債券結算,所以僅此一項就爲我大明節省了大量銀子。”

“而還有一塊...”

見畢自嚴面色有些微變,朱由檢的心也沉了下來。

心中暗道:“果然...還有不好的消息在等着自己,也對..”

“說吧,沒有什麼問題是如今的朕所無法面對的。”

畢自嚴這纔開口說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爲大明與倭國的貿易..”

“倭國!?大明與倭國如今的貿易也有如此豐厚的利潤?”

誰料畢自嚴接着說道,:“據臣所知,如今海外都流傳一則消息,說倭國的德川幕府在倭國境內發現了一座銀山,僅僅這一座銀礦每月就可產出數十萬兩白銀,若是德川幕府缺錢,甚至可以月產百萬兩!”

朱由檢爲之一愣。

記憶突然像被打開的閥門一般,上一世關於石見銀山的記憶奔涌而出。

石見銀山可並非畢自嚴所說月產最高達到百萬兩,在歷史上整個倭國爲了爭奪這一座銀山的所有權,可謂打的不可開交,最終落到了剛剛出生不久的德川幕府家中。

每年最高年產量曾經達到三千八百萬兩銀子,更何況這僅僅是一年所產。

而這座銀山可已經現世數十年,僅僅這一點就足以想象如今的倭國是有多麼富庶,原本由於大明有着嚴格的禁海令限制,兩國之間的貿易還比較少。

如今大明徹底放開了海外貿易中存在的諸多限制。

只要你認同大明對你收稅,那麼是個人,有條船,帶夠銀子都可以來大明進行貿易。

這可給如今各類物資奇缺的倭國如同展開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門一般,大量的船隻一夜之間紛紛從倭國起航,其中關鍵就正是如今正因爲石見銀山而富得流油的德川幕府。

“這是好事啊,爲何愛卿還如此爲難。”

畢自嚴開口說道:“這倭國真乃蠻夷小國,距離我大明如此之近,卻一點不遵教化,來我大明貿易總是不守規矩,時常有那所謂倭國武士在我大明境內爲非作歹,抓了一批又一批依舊我行我素,不知悔改...”

誰料朱由檢擺擺手說道。

“作奸犯科者一律按照大明律處理,該殺殺,該罰罰!絕不姑息,但對於倭國的銀子..你應該懂朕的意思,如今大明百廢待興,正是缺銀子的時候,倭國能夠帶來如此龐大現銀..”

表面上,朱由檢似乎是在縱容這種行爲。

然而,在內心深處,朱由檢已經打起了這關於石見銀山的算盤。

若是大明能夠將這石見銀山收爲己有,那對於大明的幫助可就不止一點半點了。

畢竟地處偏遠,大明不可能有什麼節制開採這麼一說,只要能到手那肯定是要挖空、挖幹、挖淨的。

只是如何拿到手..

朱由檢第一時間想到了山東蓬萊的大明山東水師和正在建設之中的蒸汽戰船造船廠。

再等等...

再讓這幫倭國,讓那德川幕府再幫朕存存錢..

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
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