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

安南。

在平定之後的一段時間裡。

儘管天虎軍逐步的離開了安南迴到大明本土。

但平南軍和霍維華、冼峰等一衆將領依舊駐守在此。

賞賜,一個沒少,但軍隊短時間還是無法班師回朝。

可以說現在的安南幾乎是大明駐軍數量最爲龐大的地區,甚至要遠遠大於倭國和蒙古。

“霍大人...陛下的旨意到了。”

霍維華聽到剛剛走進來的小太監口中的話,瞬間整個人都清醒了不少,連忙說道:“臣霍維華,恭迎聖旨!”

....

說起大明天豹軍,其實本質上就是殖民地軍團。

目前基本上只有安南兵團、扶桑兵團兩處(《江戶協定》中規定,倭國自此改名爲扶桑國,前文中有誤)。

安南兵團的大營內。

穿着簡單的安南士兵手中的武器大部分都是以刀劍爲主,但還是給予一些訓練優異,並且心向大明的安南人給予了一定的火繩槍。

當然,這個數量在整個兵團面前就有些不夠看了。

在平南軍和天虎軍的雙重訓練下,如今的安南兵團可以說是初具雛形,畢竟在有死亡指標的編練下,不願意配合的現在基本上已經找不到人在哪裡了。

“霍大人到!”

聲音一出,大營內所有的安南士兵瞬間緊張了起來..

以極快的速度開始了集結。

畢竟在訓練的時候,緊急集合也是他們所需要學習的訓練科目之一。

待霍維華及一衆平南軍將領走進,安南士兵已經全部集合完畢..只見從陣列之中小跑出來一人,行了個不太標準的軍禮。

又用蹩腳的漢語說道:“報告!安南兵團第一旅集合完畢!”

“請大人閱示!”

說完後,便站在了那裡..霍維華表情未變,說道:“立正!”

“是!”

說完後,霍維華偏過頭來看向冼鋒說道:“這安南兵團還被你冼鋒訓練的是有模有樣的啊...”

щщщ¸ Tтkд n¸ C 〇

誰料冼鋒笑着迴應說道:“到最後訓練的時候,下官就將所有的平南軍軍官撤了出去,選拔了不少安南人作爲兵團內的軍官。”

“效果很好...別的不說!安南人打起自己人來可是真狠啊!差點把死亡指標都給用完了!”

霍維華點了點頭說道:“不礙事!只要能夠滿足訓練要求,死亡指標就算是超了也沒什麼...”

“陛下有旨,允許我們進攻柬埔寨!”

“這些安南兵團的士兵將作爲第一批南下攻打柬埔寨王國的主力,我們平南軍配合在後掠陣。”

冼鋒聽完便明白了。

讓安南兵團打頭陣,說白了就是儘量減少平南軍士兵犧牲的可能。

這也是大明天豹軍各個兵團成立的核心目的所在。

“本官今天來到這裡,是有一件大事要宣佈!根據陛下聖旨,三日後軍隊將開拔前往柬埔寨王國,而安南兵團將會成爲先鋒隊!”

話音剛落,臺下的安南士兵難掩興奮之色。

畢竟在訓練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有聽說,只要他們能夠破敵,在打了勝仗之後...一段時間以內,所有劫掠來的財物都將歸自己所有。

只不過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以自己身上能夠裝下多少爲準。

並且指的是全面勝利,而不是一場戰役結束。

在安南兵團之中,別的不多。

軍法官可多的要命...幾乎每一個安南兵團的連級單位中就會有一個軍法官,負責監督在戰場上的行爲,一旦出現哄搶財物這樣的事情...

毫無疑問,一個都活不下來!

要知道能夠參加安南兵團,已經是很多安南百姓的奢望。

畢竟一人加入,全家都可以享受到很好的待遇,更重要的是參加安南兵團,大明朝廷是會給予一定的津貼的。

當然,數額不會太多。

平南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但儘管是這樣,對於這些安南人來說也是十分不錯的一筆收入了。

....

三日後!

安南兵團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重新編制,大概兵力達到了兩個步兵師的水平..共計一共有六個步兵旅。

開始了集體開拔。

在其後方,還有着三個平南軍的步兵師。

由冼鋒率領。

合計五萬兵馬,以及一個炮兵師。

這是經過平南軍參謀部縝密測算後,擬定的第一批進攻參與軍隊!

從中南部一直向南部行軍,光是這一個過程就耗費了十天左右的時間。

實際上,對於進攻柬埔寨。

不少安南士兵都持有極爲樂觀的態度,主要是因爲在阮家執掌安南期間,本身所有安南的土地前身都是來自柬埔寨王國的前身,也就是真臘。

對於這個昔日的手下敗將,斷斷續續和安南打了這麼多年也沒贏過幾次。

安南士兵更加無所畏懼。

“大明!大明!所向披靡!”

安南士兵們用蹩腳的漢語喊着他們自己獨創的口號,嗷嗷叫的就向着柬埔寨衝了過去,這和行軍路上時不時出現的渙散可謂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舊定城。

安南南部和柬埔寨王國交界地區的第一個柬埔寨城池。

說他是城池其實都有些擡舉了,畢竟比起安南,柬埔寨的整體實力都要差了不止一個等級,城池的建設若是在大明的眼中恐怕頂天算上個城寨。

戰場上。

喊殺沖天!

原本訓練中所謂的組織,當安南士兵面對似乎根本就無心防守只爲逃命的柬埔寨士兵時可謂忘得一乾二淨。

僅僅用時不到一個月。

六個安南兵團的步兵旅,直接打到了柬埔寨的都城——金邊。

這讓後方的冼鋒差點都嚇得夠嗆。

生怕整個安南兵團陷入埋伏被柬埔寨給一鍋端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一路氣勢如虹的安南兵團士兵在面對柬埔寨士兵時可謂將所有兇狠的一面展露殆盡。

黑壓壓的兩萬安南士兵。

就這樣,將金邊城給包了餃子。

爲首的安南兵團將領不敢輕舉妄動..面對一言不發的金邊城,決定先等到後面的大明軍隊到了再說。

可就在這時。

金邊城上嘰裡咕嚕的傳來一句話。

“別打了!別打了!我們..國王,投降了!”

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十章 宴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
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十章 宴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