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

不過在滅掉呂宋之前,朱由檢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

那便是老老實實的交代徐光啓,先在大明境內想辦法開始推廣玉米和土豆的種植,就算是今年來不及,明年也一定要種下去。

另外一件事情便是通過和那些海外商人聯繫,想盡辦法再多搞一些種子來大明,只要價格不是超出天際,大明都可以出這筆銀子。

何況,這一次發現的不僅僅是玉米。

還有另外一個和甘薯齊名的高產作物——土豆。

與玉米一起同樣出現在了商船之中,只不過比起玉米的數量,土豆實在是少得可憐,據徐光啓瞭解,這不到一袋子的土豆似乎是他們臨時在美洲的一處河谷內發現的。

覺得這種球莖狀的植物有可能和鬱金香一樣...

塊莖醜的要命,但開出的花朵卻極其好看,於是就挖了一袋子準備帶回歐洲栽培試試看。

沒想到最後都落到了大明的手裡。

但這對於大明來說可是一件大好事,朱由檢爲此直接就招呼徐光啓開口說道:“玉米種子要想辦法獲取更多,這土豆估計有些困難,那個美洲河谷就是讓他們原路返回一次都找不到,所以就要想辦法進行培育,一定要保護好這些種子。”

不過,朱由檢知道。

美洲的土豆種類可謂各種各樣,後世的資料統計中就有記載。

整個美洲共計發現了三百多種不同的土豆品種,其中有大有小,也有表皮藍色切開是紫色,外皮褐色切開是藍色的各種各樣詭異品種。

徐光啓沒有帶來這一次的土豆。

可朱由檢卻已經猜到了,因爲在系統出品的書籍之中對於土豆的統一描述中,形容的模樣都是和後世的土豆幾乎一樣。

如果以後世的土豆爲範本,那麼這一次發現的土豆估計不會是什麼藍色土豆之類的奇怪品種。

另外一邊。

朱由檢和徐光啓經過商議之後,決定將向呂宋開始移民的計劃定在明年開春之際,目前距離這個時間點還有大半年多的時間。

但在此之前,大明首先需要將呂宋變得適合大明的百姓居住。

也就是生態宜居。

至於如何實現..並且目前生活在這裡的原住民願不願意這些事情都被自動的過濾掉了,畢竟大明武德充沛,這些問題自然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更關鍵的是。

如果佔據呂宋,朱由檢的目光緊緊盯在另外一片沃土之上,那便是澳洲,如今的澳洲剛剛被發現。

準確說應該是剛剛有人來到過這裡。

距離一羣厚顏無恥的帶英人開着武裝商船到這塊土地上插了一片旗幟,開始向全世界介紹着一片土地自古以來就是他們帶英的國土還有一百多年。

只不過現如今朱由檢來了,這種事情簡直想都不要再想,畢竟對於“自古以來”。

誰還能夠比大明更有發言權。

所以,呂宋無疑是對澳洲最好的一個跳板,只要能夠拿下呂宋,如今正荒無人煙的澳洲幾乎等同於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畢竟自古以來,澳洲就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於具體從什麼時候?

朱由檢就只能友善的和世界各國解釋..

蒸汽動力鐵甲艦在面對木質帆船的時候往往一個能夠幹翻一支傳統的風帆艦隊,到那個時候。

朱由檢相信。

大家都會十分的體諒大明,並且願意接受關於澳洲是大明的一部分這個事實,畢竟相比於帶英走到哪裡插面旗幟就敢說是自己領土的方式。

大明的方式簡直是世界文明典範。

對內對外。

朱由檢都已經做出了詳盡的安排,方向都已經有了剩下的就要考慮執行的問題了,而在另外一邊,新式科舉的考試速度正在不斷的加快。

廣州府。

“大明恩科考試新式科舉第二考!”

“開考!”

鏜鏜鏜!三聲鑼聲響起。

大明新式科舉第二考正式開始,而今日考試之後的數日後,就會開始放榜,所有通過考試的學生士子在省府層面上的閱卷與統一劃定名額後。

將會即可開始啓程前往京師。

朱由檢這一次準備儘可能的加快新式科舉的速度,因爲他知道。

霍維華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人都已經開始朝南方磨磨蹭蹭的走着了,平南軍和天虎軍共計十萬人都已經朝着廣東福建一帶前進。

於此同時。

朱由檢還派遣了大量的天虎軍軍隊開始在全國各個省府分批駐紮,兩個師調南京、一個師調湖廣、三個師調江西。

如今的天虎軍規模已經達到了十分龐大的數量。

要知道最後一次整個天虎軍的擴軍數量是相當龐大的,一次性就擴軍達到了二十個步兵師,五個炮兵師,二十個後勤保障旅。

這樣的數量..

朱由檢都不敢想象,如果讓自己的大軍全部出現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估計都能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

於是乎,整體軍隊數量達到近五十萬人的朱由檢開始了對各個省府的軍隊派遣,尤其是徹底開始要求天虎軍接手邊防衛所。

原有的所有衛所兵,按照專門爲兵部制定的衛所改制方案來進行一定的補償,包括但不限於恢復民籍、允許參加新式科舉、允許子女參加新式科舉,以及最重要的一系列的經濟補貼。

畢竟比起銀子來說,其他的都有些虛。

....

開平衛。

作爲距離京師距離極其之近的一個大明軍事衛所,按理來說生活條件應當算是相當不錯,但軍戶就是軍戶,軍籍就是軍籍。

無故踏出所在地一步?

那可都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再加上一次一次朝廷換來的衛所軍官都如同空腹的狼崽一般,到了地方別的不幹,就是一連串的..種地,收租,收租的價格還要漲。

可如此循環之下,軍戶幾乎和乞丐沒有了什麼區別。

生活極其困苦,不過自從朱由檢登基以來。

開平衛的生活條件可以說是直線攀升,雖然戶籍的問題一時半會沒有得到解決。

但是吃飯的問題卻是在第一時間有了緩解。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六十章 鑄幣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六十章 鑄幣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