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

“貝勒爺,這關寧城裡的明狗恐怕都快真的被我們遛成狗了吧。”

一名滿臉獻媚之色的韃子士兵正對着豪格奉承。

“哈哈哈哈,那是自然,要說父汗此番計策可謂是明謀,八旗子弟接連上陣,依我看不出兩日,這城裡的明狗估計只能累的眼睜睜看着我們攻入城內卻毫無辦法。”

“貝勒爺所言極是,恐怕到那時候明狗連提刀的力氣都沒有了。”

“好了,不說了去前面看看,現在是哪個旗在進攻。”

“回貝勒爺,是鑲藍旗。”

“哦?果然是八旗子弟輪番上陣,就連這鑲藍旗都有資格上去湊合一圈了。”

話說罷,豪格饒有興致的站在遠處注視着鑲藍旗的一甲喇額真帶領着麾下的五個牛錄進攻關寧關隘。

當然了整個大營都知道這所謂的進攻只不過是走走形式而已,目的一方面是爲了消耗關寧關隘內有數的明軍防守兵力,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貫徹皇太極不斷疲勞敵軍的策略。

雖有皇太極設立的督軍在場觀戰,可誰都能夠瞧得出來此時的進攻不過是爲了應付差事,而城牆上的明軍雖疲憊不堪但也勉強能夠應付。

但任誰都知道沒有太大轉機的話,這城牆之上的明軍只不過是強弩之末。

終究會在最終的一次總攻時被韃子士兵如摧枯拉朽一般消滅一空。

此舉。

是皇太極的一次賭博,更準確的說是他這麼多年潛伏下來對明朝制度的參悟和了解後得出的結論。

那就是如果自己不去進攻明朝皇帝老兒所在的京師,那麼遼東的防禦可以說是處處漏洞,就連地方上的士兵來支援遼東。

更多的時候只不過是停留在紙面上的一句空話罷了。

“殺明狗啊!”

“殺啊!”

城牆之下進攻的鑲藍旗軍隊眼看着口號喊的震天響,但只不過是給後面的皇太極做做樣子罷了。

作爲八旗中實力最弱的滿旗之一,鑲藍旗此時清楚的知道,一旦喪命在此,自己的女人、土地、奴隸都會成爲其他滿旗不勞而獲的大便宜。

所以在進攻的時候更是畏畏縮縮。

這點讓剛剛上來接手關寧關隘防禦的天虎軍可以說是無比頭疼,在野狼谷遭遇戰時雖說面對天虎軍火槍之利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但那時候遭遇的滿洲兵起碼還敢衝鋒。

哪裡像現在城下的這羣傢伙一樣,光有聲音,卻見不到人。

火槍再利,也有攻擊射程,更何況蒙脫不想太早暴露出關寧關隘已被天虎軍接手的消息給韃子。

於是場面就如此的尷尬了下來。 wWW ●ttk an ●¢ Ο

底下的八旗兵也不着急進攻,只是一個勁的喊着衝殺口號,城牆上的天虎軍也不值當爲一兩個冒失露頭的八旗兵開槍。

你來我往之間雙方都獲得了不錯的喘息時間。

這讓遠處觀戰的豪格可以說是十分惱火。

“他孃的鑲藍旗這打的什麼玩意,沒有一個敢上前衝鋒的,光是遠遠的喊殺有什麼用。”

“真給他們鑲藍旗丟人。”

一旁的侍衛這時也插上說話。

“這鑲藍旗本就是八旗中最弱小的滿旗,旗下兵將均是軟弱不堪,我看要不直接換我們正藍旗上前給他們上一課,說不定還能一舉攻下關寧關隘。”

話一出,豪格的眼睛瞬間就亮了。

此時的關寧關隘上防守的明軍,在豪格眼裡早已是不堪一擊,與其說讓鑲藍旗在這裡演戲,不如自己率領自己旗下所帶領的正藍旗士兵上去攻城。

畢竟前一天正藍旗趁着夜色攻城之時就已經有勇猛作戰的正藍旗士兵登上了城牆,只不過該死的大營號兵眼神有問題。

沒有看到正藍旗已經處於優勢,傻乎乎的吹了換人的號子。

導致最後正藍旗的士兵紛紛萌發退意後撤下來。

若是這次和負責吹號的號兵提前說好,讓其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換人,等自己一鼓作氣拿下關寧關隘,就算有些損失。

想必自己的父汗也不會怪罪不說,還能夠從其他滿旗內給自己補足兵力。

說幹就幹。

豪格沒有猶豫。

招呼身後的隨從去將號兵叫來囑咐一番之後,便提前要求號兵吹號,讓這羣演技拙劣的鑲藍旗兵早早退場。

從其他帶軍的旗主那裡借來一些他們提前打造好的攻城器械。

豪格擼起袖子,興致沖沖的跑到正藍旗營中做起了開戰前最後一次講話。

“關寧城牆上的明狗已經疲憊不堪,要我說就算我們這會去扒他們娘們的褲子恐怕都沒力氣反抗了!”

如此糙話卻引來底下旗兵紛紛大笑,頓時仰笑成一團。

“咱們正藍旗給他們其他旗做個表率,不說別的,第一個登上城牆的賞賜漢女十人,良田百畝,尼堪一百,金銀百兩!”

“誓要一舉攻入關寧城,非令膽敢後退者!殺!至於何時後退!除非我豪格戰死!否則我正藍旗兵將絕不後退!”

“絕不後退!”

“絕不後退!”

作爲皇太極的親兒子,正藍旗可謂根正苗紅,作爲正藍旗的絕對統領,豪格在此次叩關之行時也夾帶了私貨。

那就是他成功無視了皇太極快進快退的要求,不只帶上了更多的輜重,更關鍵的是帶上了更多的人。

就導致原本此次按理來說只有兩萬人的進攻部隊,讓豪格不斷的往裡加塞自己人,硬生生的變成了兩萬五千人。

而這多出來的五千旗兵,可以說都是正藍旗兵。

導致現如今關寧城外的八旗兵中其實屬豪格麾下的正藍旗實力最強勁。

這也是豪格敢於一個人率軍直接攻打關寧關隘的底氣所在。

“進攻!”

“嗚嗚!嗚嗚!”

在濃稠厚重如野鬼低吼般低沉的號角聲中,豪格率麾下正藍旗兵合計近八千人,推着進攻器械就向關寧關隘襲來。

與之前總是幾個牛錄來走走過場的情況不同,如此巨大的一支軍隊一瞬間讓關寧城牆上的所有明軍精神緊繃。

由於害怕天虎軍與韃子交戰經驗較少,到了防禦時候容易吃虧,畢自肅雖然將防務交給蒙脫時的姿態很是灑脫,但不僅留下了不少在間隙間有過休息的老兵。

自己也親上城牆,在一城牆隘口處與蒙脫一起觀戰。

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
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