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

爲了在關鍵時刻在系統中進行翻牌的時候,能利用不斷累加的抽獎次數一次性翻完所有的牌,所以朱由檢攢下了不少的抽獎次數。

但現在...沒了!

什麼都沒有了!儘管還不知道這些書籍都需要多少積分兌換,但是一百多次抽獎機會變成了18個積分。

朱由檢感覺自己很虧...

【叮!系統提示:宿主要不要先看看商場裡的書籍兌換價格再來...】

聲音傳出,朱由檢一愣。

隨即隨便點開了一本《玻璃工業化製造》的書籍,只見末尾處清晰的寫着“兌換所需積分:1分”..

嘶...朱由檢倒吸一口冷氣。

比起一百多本不知道是什麼的書籍,這種可以自我選擇兌換的方式無疑對於構建一個更加成系統的科學體系更有幫助。

所謂缺少哪裡兌換哪裡,到什麼時候也不會出現兌換出來的書籍用不上的情況,於是思考了片刻之後朱由檢便作出了判斷。

那就是這一次更新的系統的確要比之前時不時就會變得十分雞肋的抽獎系統要好的多..

但略加思索。

朱由檢點開系統兌換商城之中的搜索框,默默輸入....

核動力航母製造技術...

騰!

兌換商城瞬間嘩啦嘩啦的展現出了數百本不同領域的書籍,並且還有下一頁??

朱由檢隨之一愣,開口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誰料系統冷冰冰的迴應道:“宿主所搜索的東西堪稱一個階段人類技術的結晶,需要上千個不同種類的技術共同加持..所以搜索結果就會出現相關所有的技術...”

得,似乎航母夢想算是破滅了,這上千本書錘死他朱由檢目前也買不起。

只能看着想一想了..

隨手將那一本《玻璃工業化製造》兌換了出來,順手還兌換了之前提到的化學書籍等..那本《蒸汽機車製造技術》朱由檢同樣沒有放過。

不過在此之前,朱由檢覺得自己還是應該一步一步來,比如說先從玻璃工業入手,於是他召集了不少人,其中就有最近幾天因爲織布機而在京城之中名聲大噪的王毅思。

玻璃的製造,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困難,簡單的是它的原材料獲取極其簡單,困難的是需要大量的生產設備作爲加持。

否則後世的那種透明如同水晶般的玻璃,在現在的大明還只能想一想,現在最多的是琉璃,京城之內也有琉璃廠。

但這種琉璃比起玻璃來說還差的遠呢...

作爲常用民生產品之一的玻璃,其製造的詳細理論和步驟都在朱由檢剛剛兌換出來的那一本書中進行了詳細介紹。

儘管朱由檢沒有太多的工業底子加持,但是這麼長時間各種各樣的工業書籍他也算是看了一遍。

耳濡目染之下。

不一會他便看明白了這生產玻璃所必須的幾部分。

首先生產玻璃首先就是要考慮建設坩堝爐,這種特質的爐子能夠承受超過一千五百度以上的高溫。

畢竟只有在這種高溫之下,用來製造玻璃的石灰石、石英、純鹼等原材料才能夠被加熱熔化,並且這種坩堝的製造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只不過,作爲皇帝的朱由檢自然不可能對着一切都親力親爲。

交給有專業知識的人來做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不一會。

大明科學院的不少研究員和工業總局、兵器總局乃至工部的大量大臣就出現在了宮內,當然..肯定不是東暖閣。

朱由檢的那點小地方還容不下這麼多的朝廷官員。

待人來的差不多了。

朱由檢率先開口說道:“朕今天叫你們來,是有事要找你們的,但在說今天的事情之前,朕想要先考考諸位大臣們..誰知道玻璃應當怎麼製造呢?”

問題剛一拋出來,就有一工部的大臣行禮開口回答說道:“皇上..這玻璃的製作方法雖然頗爲繁複,但大致依舊分爲幾個部分。”

“首先是利用特製的爐窯對原材料進行加熱,之後再用特製的引子除去其中的雜質,之後就可以放入磨具之中待其冷卻成型了..”

官員的話大致描述的,其實是現有大明琉璃的製作方法,但民間也有人將琉璃稱之爲玻璃。

所以這位工部的大臣也以爲朱由檢說的是琉璃。

誰料朱由檢卻搖了搖頭說道:“現如今大明要發展的是什麼?朕告訴你們,是工業!”

“既然要發展工業,就要對任何事物的生產要以工業化的眼光去看!所以今天朕召集諸位大臣就是想要給你們說說,朕想要建設一個全新的工業化的玻璃廠。”

朱由檢的話脫口而出之後,不少官員儘管心存疑惑但還是沒有開口,見狀一旁前來面見朱由檢的工部尚書薛鳳翔只得開口說道:“皇上..”

“京師如今不是已經有了琉璃廠了嗎?..並且這琉璃只不過是用來裝飾的..實在沒有什麼其他的用處啊。”

薛鳳翔說的可謂句句屬實,在明朝,琉璃的用處還很侷限。

當然這個原因也離不開其高昂的製作成本和其儘管花色多樣,模樣百變,但是清脆易碎。

所以,就算有人想要購買這樣的產品。

買回家之後,也只不過是給家中添置了一個擺件而已。

朱由檢卻擺擺手說道:“朕知道你們想要說什麼,但是朕今天告訴你們,從此以後玻璃是玻璃,琉璃是琉璃,這二者之間有着本質的區別。”

不少官員隨即一愣,心中暗道:“這中間還有什麼區別嗎?”

“朕這裡有一本《玻璃工業化製造》的書籍,至於內容就是關於這玻璃如何利用工業化的手段進行生產。”

“朕今天召集你們來也是要做個分工。”

“皇家科學院派人吃透技術,兵器總局負責生產所需設備的同時調配足夠的蒸汽機配合生產。”

“工業總局負責場地建設..”

說到這,朱由檢停頓了一下,看向了一旁的王毅思接着說道:“恐怕最近王愛卿是最有經驗了..你那織布廠也快建設結束了,人手借朕幾天,修建玻璃廠!”

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
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