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

所以,如何儘可能的通過手段,來提升西學..

當然了,大明如今很多的所謂西學知識,如今西方都還沒有一點影子呢?

在大明。

西學有着更貼切的名字,那便是新學。

所有教授科學知識的學堂,大多都是以新學學堂命名,而並非西學。

提升新學的地位,同時削弱儒家學說在讀書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於淡化這種學儒家之道,方爲官之道的陳舊觀念。

已經是擺在朱由檢面前不可不面對的一大難題。

八股文章的廢除,曾經就已經引來了山東孔家所代表的的北儒勢力的強烈不滿。

可朱由檢卻並未有所表示,只是一味的推行了下去。

畢竟在朱由檢看來,只有做到,說什麼話,寫什麼文章。

才能徹底的打破皇權不下鄉這樣尷尬局面,要知道在封建社會之中,皇權的最小一級單位就是州縣,至於下面的鄉村,說實話和皇帝沒有什麼關係。

唯一有的關係可能就是,這些農民百姓每一年會將自己收成的相當一部分,所謂農稅。

上交給他這個皇帝而已,實際上在權力方面。

他這個皇帝,恐怕還不如那些所謂的村長管用,還不如家族之中的族長管用。

上古時期的君子六藝,琴棋書畫,到如今的八股文章,迂腐觀念,讓大明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被禁錮在了這樣的一個牢籠之中,要知道偌大的大明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

怎麼可能沒有在新學,也就是科學方面有着天賦的人才?

只不過,這些人才大多都去學八股文了...

還好。

新式科舉強有力的向下推行,儘管引來了不少針對朱由檢的非議,針對朝廷的不滿。

但終歸由於東林黨的慘痛教訓在前面頂着。

有魏忠賢在前面揹着鍋。

已經有了第一批的學生,有了第一批正在在大學院內系統學習新學的學生。

但,朱由檢還沒想明白到底應該如何來解決儒家學說的時候,另外一件事卻讓他笑着撓破了頭皮..

..

數日之後的一天,朱由檢依舊在東暖閣內批閱奏摺。

一切按理來說應當與往常並無區別,但不一會他便聽到了王承恩在門外想要進來的聲音..

“進來吧..”

“...”

推門而入的王承恩很是焦急,面色之中明顯已經帶上了因爲急於趕路的紅潤。

見王承恩如此緊急。

朱由檢的面色也沉了下來..

開口問道:“後金的韃子又反撲了?”

王承恩搖頭..

“廣東的叛亂規模擴大了?”

王承恩接着搖搖頭..

“那是什麼事嘛!快點說!”

“回..回皇爺..是大學院那邊出事了,那些學生!那些學生在校園裡罷課了!在遊行!”

朱由檢神色瞬間有些呆滯,緩緩說道:“搞..搞清楚原因了嗎?快,什麼也別說了,備輦,朕親自去!”

距離宮內最近的,是有着最堅挺背景的皇家科學院大學。

也是朱由檢最爲看重的大學院之一,幾乎在新式科舉之中成績最好的一批學生大多都進入到了這所大學院之中,故而被朱由檢放在了城中位置最好的地方。

坐在龍輦上。

朱由檢的內心還是有些不安,向不遠處跟着的王承恩打探問道:“查清楚了嗎?學生士子因何而亂..?”

大學院可不能出事啊..

至於原因,不僅僅是因爲現在的大學院學習的主要內容都是新學這麼簡單。

在朱由檢的想法之中。

當然..也已經有了初步的苗頭,那就是未來大明的官員體系將會有一次重大的改革。

主要變化的內容不僅僅是要精簡一些權力重合的官位,更重要的是要擴大大明的官員數量,位置要增加,要讓更多有着新學知識的人才爲朝廷所用,這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畢竟現如今大明所有新式司局,大多都還是沿用了舊制的官員。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爲掌握新學的人才在大明實在是少得可憐,當然這也不能夠怪大明,畢竟自古以來,讀書就是一件耗資頗大的事情,尋常百姓家中哪裡能承擔得起這樣的開支。

而那些大多來自商賈、地主、士紳又或者官員家庭的孩子可就不同於此了。

他們一出生幾乎就可以享受到自身豐厚家底爲自己帶來的便利,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在別的農民家孩子還在村口田間撒尿活泥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識字背詩。

這樣的差距,是無論如何也彌補不了的。

如今朱由檢設立的公辦學堂通過新式科舉,直通新學大學院的方式。

能夠儘可能的爲朱由檢籠絡那些貧寒家庭的學生。

官員未來的改革,添加出的大量位子,需要大量當官人員,而這樣的缺口,朱由檢就是想要用大學院學成的學生士子來填補。

不管以往的那些官員,有多少舊制環境下的經驗。

但是當官員制度變革之後,能者上庸者下。

不是當官的料子,不能接受朱由檢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應該趁早的回家種地。

而不是在位置上浪費功夫。

..

王承恩終於回過了魂,開口迴應道朱由檢說:“皇爺..聽說是因爲有不少的大學院學生士子想要參加天虎軍..可皇爺早都有過旨意,這學生就是學生,切不能讓他們做些其他的事情..”

朱由檢面色一凝,心中一個大大的疑惑瞬間浮起。

這幫學生要當兵?

王承恩緊接着又說:“有皇爺您的旨意在前,大學院哪敢放任這些學生士子們前去參軍啊..學生士子不滿..便進行遊行了..”

知道原委的朱由檢,面色其實好看了許多。

如果是這樣的原因,那麼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大事。

只不過他內心有些奇怪,爲何好端端的,這麼多人都想要去當兵呢?

然而,他卻沒想到的是,正是因爲大學院與皇家圖書館之間的無縫銜接,讓越來越多經過系統篩選和他朱由檢親自選定的書籍被送入了大學院學生士子的視野..

學生們..沸騰了!

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四十章 宴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四十章 宴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
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四十章 宴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四十章 宴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