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

大明的動作雖然在一定範圍內屬於嚴密把控的消息,但是最終朱由檢還是覺得一旦要與後金開始戰爭,勢必會對大明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於是,索性大大方方的開始了各種方式的宣傳,俗話說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朱由檢在東暖閣內的偏屋書房之中,正手握一份《大明月報》仔細端詳,不時還評頭論足一番,而一旁的王承恩正躬身在一旁,等待着皇爺的雅興結束。

“若是這大明百姓都能如這報紙之上所言,對大明與後金之間的戰爭抱有積極態度,我大明有着如此雄厚的百姓基礎,怎能不勝?”

而不一會,皇明報社的主編就匆匆來到了書房之外。

“進來吧,朕都看到你了。”

“回陛下,不知陛下..”

朱由檢微笑着說道:“你這皇明報社如今辦的很紅火嘛,和朕講講如今報社的大概情況吧。”

報社主編是朱由檢從禮部調來的一位侍郎,聽到朱由檢如此說道,便知這乃是皇爺對自己的考校。

開口便言:“回陛下,如今皇明報社下轄《大明月報》和《京師日報》兩類報紙,大明月報主要談論時政、動向、科學常識普及等。

而《京師日報》內容則更加豐富,多爲每天京師範圍內發生的大小事,而大部分政策宣講將不太會刊登在京師日報之上。”

“如今的皇明報社,每月能發報紙約八百萬份左右,京師日報受限於交通問題,最遠只能夠覆蓋到直隸、天津,而大明月報則可覆蓋全大明大小州縣,幾乎沒有報紙不能送達之處。

只不過由於陛下您爲皇明報社定過主旋律,以普惠爲基準,所以利潤目前僅夠維持運轉和一定標準的稿費..結餘不多,就算有也大多用於開拓新地區的報紙市場了..”

聽完這番介紹,朱由檢可謂對皇明報社做出的成績大爲滿意,點點頭便說道:“估計最快下個月朕就要對後金的皇太極動手。

這段時間內要將報紙的頻次放的更快,爲大明這次戰爭多加宣傳,要讓每一個百姓知道這一次對後金的戰爭是朕在爲民而戰,而天虎軍也是爲民而戰的軍隊。”

主編胡柏祥點頭稱是,但有些遲疑般說道:“陛下..可這又由誰來供稿呢?”

朱由檢開口講解道:“這稿子問題你也不必太過擔心,朕的朝廷之內對於這方面研究的官員也不在少數,從今以後只要做好審覈。

不談及一些與朝廷政策唱反調和明顯屁股不在大明言論的話,皇明報社完全可以向大明所有官員徵集稿件,之前大明經濟研討會的時候朕就試過這樣的方式,在官員之中尋找可用諫言,成效頗豐啊!”

“臣遵旨..”

“對了..其實可以從京師之外那些流民口中得知一些消息,若是其中有識字之人..也許他們能給你帶來奇效,畢竟他們原本就位居遼東,受到後金韃子的襲擾是最多的,對他們的仇恨也是最多的。”

“微臣領教了,立馬下去安排此事。”

說罷,便躬身行禮後,在朱由檢的注視之下,去安排了。

而在另外一邊,天虎軍內部也已經開始了緊張的整頓和動員,而這樣的整頓其實也是耗資不菲,更關鍵的還是朱由檢也在儘可能的收攏京師附近的老牌天虎軍部隊,爭取能夠儘快的與新兵完成一個輪換。

將更加有經驗,更加有戰鬥力,訓練更加充分的天虎軍部隊輪換到陣前去。

而就在朱由檢忙乎的熱火朝天之際,東廠的快報卻快馬加鞭送入了朱由檢的案前:朝鮮可能快頂不住了..大明正在不斷備戰的消息似乎從蒙古人那裡傳到了後金...這一次對待朝鮮這樣的困局..下手更狠了..

更重要的是密報之後,皇太極下令聽屬於後金的蒙古各部及時的集結兵馬,開赴至錦州一帶佈防,抵抗大明的進攻。

朱由檢見此眉頭緊皺,但也沒有太過擔憂,畢竟他在這封密報之中看到了開戰的契機不說,更重要的是看出了皇太極此刻的虛弱。

朝鮮對於後金來說太過重要了,導致皇太極明知大明很有可能將撕毀剛剛簽訂不久的互不侵犯協議來進攻後金。

也不願意鬆口放掉已經大半都入了口的朝鮮,這塊肥肉讓皇太極似乎全然忘記了危險的存在。

然而讓朱由檢沒有想到的是,皇太極卻不是從蒙古人那裡得知的消息,而是皇明報社的宣傳鋪天蓋地,實在想要看不到都很困難。

皇太極也有所預料,從關寧關隘叩關之戰失利之後,大明明顯已經在軍備實力上更加重視,當然皇太極明白這種重視主要取決於朱由檢爲大明注入了太多的經濟有利政策。

手裡有錢了之後自然不願意做那個只會等着捱揍的軟蛋,而是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個老狐狸,一個小狐狸,各自打着算盤。

只不過皇太極比較憂慮的問題主要是朝鮮局勢依舊不太明朗,朝鮮王的心臟讓皇太極都爲之驚歎,什麼愛民如子,什麼體恤百姓在朝鮮王室這裡直接都不存在。

無論皇太極在平壤城外殺再多的朝鮮百姓,平壤依舊都是久攻不下,不願投降的朝鮮王室早早就在城內儲備了大量的物資。

只不過其中一些是原本就有的,更多的是從周邊城市裡強取豪奪而來,畢竟在朝鮮。

王室的利益高於一切,最可怕的是每一個百姓都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並沒有什麼不妥,朝鮮與大明之間的顯著差異讓皇太極很是苦惱。

原本的偷襲卻變成了拉鋸戰,這種攻城之戰對於後金而言相當陌生,畢竟號稱馬背之上的女真族的他們對於這樣的進攻屬實沒有經驗。

而這樣的局勢也牢牢拖住了皇太極八旗、漢軍、蒙古人共計十餘萬人的軍隊鋪開進入朝鮮的同時緊密包圍着平壤城。

同時加快對朝鮮的破壞,燒殺搶掠,血洗朝鮮!

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
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