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

“快,速將消息傳遞給陛下。”

但其實朱由檢要比所有人都更早的知道消息,自從朱由檢上臺以來,重新接納魏忠賢之後,東廠在整個大明北方的情報網雖不可說是鐵板一塊。

但也是極其先進和完善的,大量的包括消息快速傳遞、竊聽、情報竊取等技術也被源源不斷的送入東廠之內。

在魏忠賢的特意關照之下專門組織東廠廠衛進行學習。

時間長了,都有東廠廠衛在懷疑這大明朝是不是還有另外一套情報系統,畢竟這天底下除了東廠也就是錦衣衛了,可錦衣衛是什麼德行大家還不知道麼?

現如今的朱由檢已經沒有精力去整頓錦衣衛了,只能夠等待其自身的改變,雖說只有東廠這一條腿走路有一定的風險。

但朱由檢想要的是一套真正屬於自己的,源於自己的,一套忠誠的情報網絡。

東廠,眼下還做不到。

錦衣衛,將來恐怕也達不到。

所以只要時機合適,朱由檢都會在暗下要求王承恩去山東、陝西、山西、遼東一帶收留那些無家可歸的懵懂少年或孩童。

帶回京城外的隱秘皇莊進行專門訓練,等待時機成熟之後就可以拿出來用了。

在那裡,這些孩童少年將享受到他們原本不敢想的好生活,吃得飽穿得暖,只不過這一切都不是憑空掉下來的。

將來總有一日,他們要用生命去捍衛王權。

去捍衛朱由檢這唯一皇帝所帶給他們的好日子。

“陛下,天虎軍傳來捷報,聲稱在去往關寧關隘的秘密糧道中遇到了前來在此處設伏的韃子兵,與其交戰後將其全殲,共計一千一百人。”

“恩,朕知道了,着令通告全國,將此事印刷在下個月出版的大明月報之上。”

“微臣遵命。”

黃立極作爲內閣首輔按理來說不應該第一個得到消息,但是卻正好陰差陽錯的在朱由檢的暖宮中與朱由檢議事。

加之並不是什麼秘密消息,也正好要大肆宣揚。

王承恩便讓出傳遞此消息的位子給了黃立極,當然也收穫了黃立極一個無比感激的眼神,畢竟這種好消息對於眼下的崇禎皇帝來說。

簡直是太稀少了。

不過朱由檢的淡定還是超乎了黃立極的預料。

眼前的皇帝陛下似乎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了這件事情。

“王承恩。”

“奴婢在。”

“天虎軍第一師第二旅作戰勇猛,殲敵千人餘,賞天虎軍第一師第二旅旅長蒙脫錦衣衛世襲千戶,晉升大校軍銜,其下大小軍官均升軍銜一級,其麾下戰士均升軍銜一級,相應提升待遇。”

“天虎軍第一師第二旅賜勇武之旅稱號,記集體二等功。”

“奴婢遵旨。”

王承恩明白這看似並不充足的賞賜其實也並不少。

作爲皇帝陛下的身邊人,他對天虎軍的大概情況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其完善的軍銜晉升及待遇制度可以說是超乎了全部大明百姓的意料。

不僅其從軍在役的將士享受全家免稅的福利,當地的地方大小官員也要在逢年過節等大小節日時,專門抽出時間上門拜訪其家人。

送米送油送錢事小,更重要的是要讓每一個大明百姓認識到。

過去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真正的大明男兒就應當要具備馬上取功名的勇武。

當然,在一旁的黃立極雖是心驚,但卻也有些一頭霧水。

這看起來沒有一兩銀子賞賜的獎賞真的合適嗎?

可對天虎軍沒有一點了解的他也不好多說什麼。

畫面一轉,接着議事。

“隨着遼東戰局的不斷擴大,以及京師之內各項安置政策的逐漸擴散,包括遼東、山西、直隸、陝西、河南、山東在內的多個省府已經出現了大量流民舉家帶口向京師逃荒的現象...

臣擔心長此以往地方不僅容易流失大量人口,更會給京師安寧帶來影響...臣建議陛下減緩收納流民的各項政策..”

黃立極其實說了句公道話。

畢竟雖說被朱由檢安插在吏部監督開展新式科舉的各項事宜。

但閒不住的黃立極有時候也會出城去看看流民的生活情況。

雖說看起來流民都能夠在京師附近尋找到吃飽肚子的活計。

可這情況若不能及時改善,一旦韃子破關而入將會給整個大明北方帶來更加沉重的後果。

朱由檢聽聞此話也是陷入沉思。

流民對於眼下的京師來說,既是疏通遼東與京師直隸之間各個樞紐的最好潤滑劑,也是京師目前大規模建設所不可或缺的影響因素。

“流民這件事,朕心中有數,目前內帑的銀子還足夠支撐,那麼這項政策就暫時不要叫停,並且不只是不能夠叫停,更要多次責令各個地方。”

“一定要盡全力給予這些流民必要的生活保障,以及足夠支撐他們來到京師的錢糧,如果當地的銀子不夠,允許他們提前使用明年要上繳的稅收錢糧...”

“臣遵旨..”

“新式科舉的情況如何了?”

“回陛下,新式科舉的推進情況可以說是喜人的,雖然有一些小問題,但大體上各個地方的配合程度還是比較高的,而那些不配合朝廷決議的地方官員有不少已經被東廠處理..”

“東廠處理?這件事其實東廠處理並不妥,但眼下並無更好的辦法,錦衣衛現在已經徹底成了東廠的附屬了..”

“臣對此也有疑慮,是否重啓錦衣衛,畢竟眼下東廠已經從錦衣衛中抽調了不少精兵強將,說是附屬其實都快成爲下屬了..”

“下屬就下屬吧,眼下各種事宜還多的很呢。”

“另外陛下,京師的米價雖未出現大範圍的波動,可據臣所知,很多糧商雖不漲價,但也不賣糧,聽說府間已經有傳聞說,此次大明天虎軍開拔遼東...”

“開拔遼東怎麼了?有話就直說,怎麼磨磨唧唧的..”

“開拔遼東已經抽空了這京師的糧食,而這大量的收納流民更是浪費了大量糧食,這京師不出三月就將面臨無糧可食的情況..”

“這一點你就不必擔心了。”

朱由檢目光微鎖,心中想着與大明皇家拍賣行之前說過的事情最近應該得有下文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
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