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考試的範圍當然遠遠不止算術,地理、雜學、歷史、民情、治國理政見解都在其中。

而其中的談談你對治國理政方面有什麼好的見解,包括但不限於從國情、民情、地方、武備、教育、經濟等方面進行分析(此項若達9分,可免本次考試,直接進入下次考試,滿分10分。)

朱由檢從華夏圖書館系統中抽出的書籍中,挑選的考題再與從大明皇家科學院的學者溝通之後,共同選擇確定的不同省份試卷及考題。

再加上三輪考試的不斷篩選。

朱由檢相信能夠在這次的考試結束之後,爲自己選拔出更加適合自己的人才,眼下的朝堂之上雖然已經從清除掉東林黨之後有了很大的改觀。

但陳舊的觀念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改變的。

教育理念的轉變從升官發財的黃金大道到爲國爲民的轉變也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的。

【叮!系統提示:恭喜宿主順利完成第一項系統任務!】

【大明圖書館!】

【系統任務已完成,現開始介紹本系統任務。】

朱由檢突然閃過的畫面,讓他一瞬間不由都想仰天長嘆一句!

賊老天啊!

華夏圖書館系統不得不說對於朱由檢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利器,不斷涌現的黑科技對於大明的不斷變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朱由檢的影響之下,新式步槍開始源源不斷的生產,新的稅務、官員督查制度開始初具雛形,大明的高等教育及更加先進的人才選拔制度也開始萌芽。

但他鬱悶啊,如果不是今天系統的突然提示。

他都快以爲這系統所說的大明圖書館任務是要把圖書館開遍整個大明!

回憶一下當初的系統任務提示,朱由檢都是滿肚子的無奈。

什麼叫“有書不用,容易遭罪?”

事實上,朱由檢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抽出有用的書籍了,大部分的書籍都是那些毫無意義的勵志雞湯。

這點讓朱由檢很是納悶的是爲什麼有那麼多人會去看這些東西?整本《滑膛炮鑄造技藝》不比這些玩意強?

要知道炮彈射程以內都是真理這句話朱由檢十分喜愛,所以王恭廠從米涅步槍開始試產之後,整體的研發走向就被朱由檢改變了。

那就是將王恭廠從單純的生產中解放出來,將那些有着專業火器鑄造經驗的師傅們統一起來。

研究新式火炮的鑄造。

爲此朱由檢不惜放下臉面,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那裡買來十門七磅滑膛炮用以拆解研究。

現在火炮早都運來了,放在王恭廠都快被那些工匠們敲敲打打玩出花來了,對火炮的基本認識也因此受到了新的思想注入。

可!

朱由檢想要的可不是這種落後的滑膛炮,別說老李的那門後世聞名的意大利炮了,就是能給朱由檢來個迫擊炮,他估計晚上睡覺都能夠笑醒。

【本次系統任務完成,開放新系統功能!】

【兌換功能開放!】

【功能介紹:你是否正在疑惑爲什麼每天翻出來的書籍都令你無法滿意,你是否好奇除了自己翻出來的書,其他卡牌之下都是什麼樣的書籍?】

【本次系統將以當前治下文明整體繁榮程度作爲評估標準,按月發放積分,在每次翻牌抽取書籍時,可使用1積分再翻一張,下一次使用積分將翻倍,依次疊加!次日刷新!】

【叮!...系統已開啓自動評估!】

【評估結束,本月發放積分:18分!】

“終於..系統終於睜開眼睛看看我了!”

雖然朱由檢很想獲取更多的直觀的現成技術,但奈何系統不給力,大部分時間不是各種勵志雞湯,就是情愛故事。

要不是覺得這些書籍來自後世華夏圖書館,他真想把這些兌換出來的玩意一個不留去全部送入宮中架火當柴。

次日。

大明皇家圖書館。

作爲朱由檢唯一的金手指,大明皇家圖書館自成立以來不只是爲了完成系統任務,大量被朱由檢認爲有用的書籍被翻印之後就源源不斷的送入這裡。

當然部分通識性的書籍是翻印,部分比較邊緣化的書籍還是採取了抄寫這一傳統的形式。

比如數學等基礎學科的大量書籍,大多都是採用翻印技術,畢竟明朝時期的印刷技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用來翻印一些書籍再簡單不過。

只不過書中的一切圖表、符號,可是讓雕刻印刷母版的師傅們差點頭禿,看不懂又生怕有誤,耽誤了朝廷要事。

自從知道今天朱由檢要親自來新成立的大明皇家圖書館,魏忠賢早早的就派出東廠廠衛裡三層外三層的將整個圖書館圍了起來。

“鐺!”

“今天朕就給大家講講,這新式科舉背後的新式高等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是朱由檢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給人上課,而下面坐着的皆是吏部、禮部、工部、戶部以及各個新成立的皇家直屬單位的高官。

魏忠賢、黃立極、王承恩等常客也一一在列。

“新式科舉與舊制有着明顯的區別,首先第一點區別就是,不是考過三科就一定能當官!”

此言一出,臺下微微一震。

心中暗暗想到,這新式科舉要是不能當官,這還有什麼用?

而臺下的黃立極卻沒有擡頭,這事他早早都與陛下商議過無數次,說他是全場對新式科舉除朱由檢外最瞭解的人也不爲過。

大臣們的疑惑沒有持續太久,就算有也沒有表露出來。

畢竟眼下臺上的是陛下親自在講解,親自在傳授知識,而當今陛下的博學其實早讓不少人有所耳聞。

大明制度的屢次革新,明眼人都能夠看出其背後的優越性。

其中都蘊含着極大的社會經驗和經濟學的原理。

當然能夠坐在這裡的也不全部都是官,比如說王恭廠的老王頭眼下也在下面坐的端端正正,聽着臺上的陛下講些自己似乎聽不懂的新東西。

但自從看到米涅步槍這種跨時代意義的新式步槍及機牀和流水線作業這樣新奇的生產技術及方式之後。

老王頭對朱由檢已經不是原來的草民與皇帝那樣階層不同的畏懼,而是學生對老師一般的尊崇。

“爲什麼說不是所有人通過考試就能夠當官呢?眼下的大明朝缺少當官的人才嗎?不缺?但缺少什麼?缺少有知識的人才!”

“朕在這裡說的知識,不是認識多少字,不是讀過多少聖賢書,而是掌握多少科學知識!”

“相信經過這一段時間大明皇家圖書館對諸位的開放,其中不少的書本朕也看到經過了無數次的借閱,什麼是科學大家應該有所瞭解!”

“但這!卻還遠遠不夠!”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