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沒轍

驚慌失措的平民們或是離開家裡四處逃竄,或是在無人的角落裡戰戰兢兢的祈禱,戰火重新燒在了倫敦。

上一次...是什麼時候。

或許已經沒有人能夠記得起了,但是現在這一切似乎在瞬間,將他們之前不可一世的狂妄粉碎殆盡。

廖思偉慢悠悠的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

衝着一旁的參謀說道:“負責防禦大英軍艦偷襲的軍艦還沒有消息傳過來嗎?”

“是的,大人..截至目前,還沒有看到大英的軍艦出現,有的也只是一些隨手就能夠滅掉的小舢板。”

廖思偉點了點頭,認可了參謀口中的話。

“看來荷蘭人提供的情報是準確的,儘管他們取得了之前的戰爭勝利..可是,這一場戰爭也讓他們元氣大傷!”

“既然如此,繼續轟炸,我們要讓這些英國人好好看看我們大明的盛世之姿!”

“是!”

艦炮的威力極大,何況是如今這樣大量的大明水師幾乎將整個倫敦港圍的水泄不通,宛如一個巨人正在按着一個孩子在地上暴揍。

這就是實力上的差距。

對於大明的鐵甲艦,其實無論是荷蘭、葡萄牙、西班牙還是現在正在捱揍的大英,其實都或多或少的有了一定的瞭解。

但是他們始終沒有突破鐵甲艦製造之中最爲關鍵的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大型的船用蒸汽鍋爐系統。

沒有這項技術,指望風帆帶動鐵甲艦無疑是癡人說夢。

哪怕是降低外層鐵甲的厚度,或者在軍艦容易受到攻擊的關鍵部位和薄弱部位進行加強,可是在面對加裝鐵甲防護之後帶來的速度上的損失,註定讓這種想法徹底破滅。

這樣的軍艦,甚至都不能夠被稱之爲軍艦。

在海面上,這樣的東西,一旦遭遇成規模的海戰,那麼毫無疑問就是一個遲緩的老人一般,隨時都有可能被人追上,隨隨便便幾炮..就有可能讓其永遠的消失在海面上。

對於大明的鐵甲艦,不止一個國家提出過購買或者委託大明進行建造的想法,但是截至現在只有荷蘭人憑藉着和大明之間良好的貿易關係。

獲得了這樣的機會,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心心念唸的鐵甲艦,還停留在朱由檢給他們畫餅的狀態。

至於開工建設,等待下水測試。

那根本就是想都別想,大明需要盟友..這是毫無疑問的,畢竟整個世界不可能只有大明一個國家。

可是,絕對不能夠是荷蘭。

而應該是大明手把手扶持出來的“親小弟”,或者是些其他的什麼,但絕對不能夠是這種手中掌握着大量武裝商船和軍艦。

兩個眼睛每天都直勾勾盯着你。

轉過頭,還希望在你身上賺錢...並且,在某些關鍵的時間節點,還要來整一些幺蛾子的國家。

....

倫敦。

風塵僕僕的副官騎着馬終於抵達了郊外的莊園,嘴裡還忍不住開口說道:“如果不是因爲這個城堡足夠堅固,估計公爵閣下現在也和城裡的貴族一樣,早早的就跑了吧..”

“畢竟在海戰的時候,這位公爵閣下可就沒少..”

只不過,這樣的話只不過能夠嘴裡嘮叨幾句而已,不一會他還是焦急的換上了另外一副面孔。

走進城堡。

副官見到那位海軍公爵的第一句話就是:“公爵閣下!和我們剛開始猜測的一樣...這一次進攻倫敦的,並不是尼德蘭的殘存勢力。”

聽到這句話,那位公爵的神情明顯一滯。

如果不是尼德蘭人的軍艦,那麼現在又能夠是哪個國家,有這樣的勇氣來進攻大英呢?

難不成,是西班牙?

可是他們現在還有這樣的實力嗎?

就在公爵疑惑的時候,那副官忍不住繼續開口說道:“根據燈塔上的瞭望手最新傳遞下來的消息,敵人可能來自..大明!”

“大明?明?那個東方國家?”

“爲什麼?他們怎麼會出現在倫敦,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是去打葡萄牙了嗎,爲什麼要來進攻我們..?”

公爵有些慌亂,畢竟在如今的這個世界。

幾乎無論是誰都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神秘、古老、強盛的古國,正在煥發出勃勃生機。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全世界大量的設置“移民區”。

和簡單粗暴的殖民統治不同,他們似乎十分熱衷在無主之地設置穩定的移民區,在已經有主人的地方通過扶持新的政權的方式來達成他們的計劃。

可是不管怎麼說。

不容忽視的都是,這一個國家擁有着強大的實力,這種實力的體現早已經囊括到了方方面面。

看着一旁大明製造的酒杯,這位公爵的臉色極爲難看。

但還是強忍着開口說道:“現在我們能夠使用的軍艦還有多少,大明的軍艦又有多少..我們還有機會嗎?”

“公爵閣下,如今我們和尼德蘭人的戰爭剛剛結束不久。”

“大量的軍艦都在這一次的戰爭之中受損嚴重,正在大英以及散落在全世界的不同殖民地造船廠、修船廠進行維修。”

“如今,可供使用的軍艦數量,恐怕不會超過三十艘!”

聽到副官的這句話,公爵儘管感到有些無力,但還是對大英的軍艦給予了不小的希望,只見他有些興奮的開口說道:“那麼,現在這些守住倫敦最後的希望,也就是這些軍艦在哪?”

“很遺憾..公爵閣下,這些軍艦已經基本上都被大明轟到海底了。”

這位大英海軍公爵的臉色,瞬間如同死了媽一般難看,最終只能緊咬着牙開口說道:“所以,我們現在唯一能夠祈禱的就是這些大明的軍艦在經過葡萄牙一戰之後,沒有多少彈藥了是嗎?”

“現在看起來,的確是這樣的..公爵閣下。”

看着這位平時就對自己很是不尊重的副官,此時的海軍公爵已經沒有計較他話中的語氣有什麼不對。

反而是大聲說道:“告訴駐守在倫敦的步兵團們,現在大英海軍對於倫敦港口之外的這些大明軍艦毫無辦法,現在要到他們想辦法的時候了!”

“如果被大明的士兵攻進倫敦,他們纔是大英的罪人!”

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
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