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

倭國。

德川幕府家中,內部裝潢已經與數月前有了很大的區別。

從大明而來的大量瓷器和絲綢紡織品已經被德川家族用在了家中的裝飾上。

德川家光正一臉笑意的看着手中從大明漂洋過海而來的長刀。

在冶煉技術不斷蓬勃發展的大明,正不斷的將很多原本被朝廷視爲禁止出口的貨物用來進行與外界貿易,而在一些行業上也逐步放開了限制。

如今德川家光手中的長刀便是如此而來。

“不愧是花了一萬兩銀子纔在大明找尋到的名匠,這光澤、這鋒利、這手感,幕府的工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有這種技藝。”

“啊!真是讓人陶醉呢!...”

..說到德川家光,儘管在朱由檢看來,他在接任了江戶時期的德川幕府家主,也就是所謂的徵夷大將軍之後並沒有什麼建樹。

反而依舊延續了之前的鎖國政策,對整個倭國貿易進行了大規模的管控。

當然這種管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各地大名(可以理解爲倭國各地佔山爲王的大地主們,只不過擁有一定的武裝力量,但要受到德川幕府家的管制)在不斷的參與到這種對外貿易之中。

起初,那些紅毛商人帶來的只不過是一些再常見不過的海外商品,倭國還勉強願意用手中的白銀去換上一些。

可見到自己的商品在倭國賣的並不好,這些紅毛商人居然直接明晃晃的在整個倭國四處賣起了兵器。

甚至連火炮都直接擺了出來,用來對外售賣。

要知道,武力可是如今德川幕府家掌控整個倭國的關鍵,如果各地大名都有了相對強大的軍事實力。

且不說會威脅到周邊其他大名的統治,最關鍵的是,德川家光明白,這一定會威脅到未來德川幕府家的統治。

於是,倭國史無前例的禁海令被頒佈了出來。

所有商船一律被禁止在所有大名領土上進行貿易,所有商船隻允許在長崎和平戶進行貿易。

當然了,對於倭國有着強大影響力的大明商船並不在此列。

畢竟大明商品在所有倭國人看來都是質量上乘的代名詞,更何況如今的大明可是德川幕府眼中真正的天朝上國。

所以,大明的商船長時間在倭國都一直處於一種暢通無阻的姿態,以至於在崇禎登基前已經有了不少海外商人利用走私機會,僱傭大量的大明水手來冒充大明商船,前往倭國做生意。

從這裡就能夠看得出來,對於如今海上的那些泰西商人。

倭國是打心眼裡看不起的,只有大明的商船、大明的商品才能夠在倭國擁有自由貿易的權利。

如今大明一改原本對海外貿易謹慎禁止的態度。

轉變成爲鼓勵、支持的態度,這讓不少倭國商人都感到歡欣鼓舞,幾乎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裝載着自己能夠找到的最多的白銀。

拉去大明購買商品。

大明和倭國距離不遠,只需要帶着銀子用不長的時間去那邊轉悠一圈,買到大明的商品再重新回到倭國。

就可以在這其中獲得數倍的收益。

讓不少人心動不已,其中最爲興奮的自然也就是如今倭國實際上的統治者,德川家光了。

“喂!快點來人啊!今天有沒有來自明國的食材和美食呢?天天吃生魚肉配稻米,真的讓人頭疼啊!”

德川家光的性格可能受到幼年受乳母養大的影響。

一直比較嬌慣軟糯,但這種性格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對待威脅到自己統治的任何事情,他都可以在第一時間讓對方知道應該早一些後悔。

“來了來了!大將軍今天府中已經準備好了吃食,今天吃來自明國的八珍鴨子,是用八種不同的食材一起將鴨子烹製熟透的美食!”

“好啊!好啊!”

德川家光收起剛剛到手的新玩具,轉過頭唸叨道:“大明國終於解除了海禁,這對德川家真的是最好不過的消息了...”

但在吃飯的同時。

德川家光還是有些憂慮的,只聽他衝着一旁的一位被他邀請而來的偏將說道:“後金的那些傢伙還是一直盤踞在朝鮮嗎?”

“是的,大將軍,他們還在圍困朝鮮,朝鮮國王..可能..”

德川家光微微一嘆:“這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了,朝鮮王註定抵擋不住那些野蠻人的,不過好消息是不是也有呢?”

“大將軍,好消息當然有,據探獲悉,如今大明的天虎天軍已經聯合皮島東江軍近三十萬餘人對後金進行了進攻,如今已經攻破數城池,後金在朝鮮的兵力已經開始逐步回撤。”

德川家光沒有停下手中的筷子,大聲叫嚷般的說道:“他們當然不可能打得過大明朝的軍隊!”

倭國與朝鮮太近了。

近到德川家光甚至抽調了不少幕府的兵力防備從朝鮮漂洋過海而來的後金軍隊,只不過後金人沒等到。

收攏了朝鮮逃亡的百姓倒是不少。

對於這些百姓,德川家光只能笑着收到懷中,畢竟誰能夠嫌棄爲自己勞作的農民太多呢?

更何況..石見銀山那邊還需要大量的人手用來開採銀礦。

如今對大明貿易的重啓,讓整個倭國都沉浸在一股瘋狂的購物潮流之中,就連漂洋過海而來的大明龍元都受到了人們追捧。

德川家光並不會認爲這些白銀流出對自己能夠帶來什麼不一樣的影響。

反而十分關注另外一件事情。

“大明皇帝陛下還是不允許售賣批量化的兵器和鐵製農器具嗎?”德川家光的面色如常,依舊在保持坐姿繼續吃着飯。

“是的..大將軍,大明朝那邊對這件事情的態度依舊不是很好,可能因爲這段時間有不少我們倭國的武士在...”

德川家光面色一挑,說道:“在什麼?”

“在大明通商的港口上與大明發生了一些小摩擦和一些誤會..”

“該死!”

這句話一出,德川家光連飯都不想吃了,開口說道:“都是一羣蠢貨!蠢貨!”

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
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