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

除了士兵的軍銜體系以外,還有大明的軍隊的軍官體系。

大明天虎軍包括之後要進行改制的平南軍、各地天豹軍兵團。

乃至最後承擔了皇家御林軍也就是大明禁衛的天龍軍都將按照這個方式進行軍隊改革。

改革的看似只不過是軍銜,但實際上的影響要更加深遠。

在軍隊的軍官軍銜規則中。

以尉官、校官、將官爲三個等級,其中每一個等級又分爲了上中下三個小等級,而校官之中又設立大校等級。

軍銜制度,其實在天虎軍剛剛開始設立的時候就已經推行過一段時間,但是軍中的接受度不高。

並且在民間的認同感更是低的離譜。

.....

京城駐地,天虎軍大營內。

校場當中,蒙脫一臉肅穆的接過自己少將軍銜的肩章裝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卡好之後開口說道:“蒙脫定當不負陛下所望!振興大明,日月永照!”

“振興大明,日月永照,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招展的天虎軍軍旗再一次隨着朝陽緩緩在營地中升起,金屬製成的旗杆和滾輪與旗繩將軍旗牢牢的固定在旗杆的頂端。

大明天虎軍包括原本歸屬於大明天虎軍的戍邊師成爲了第一批開始軍銜改革的軍隊,而在這中間駐守在京城附近的更是如此。

營房裡,趙德貴一臉興奮的看着身旁的小李子李全友說道:“我都說了我是大哥,這會我可是上等兵,你還是個列兵...”

誰知道,李全友激動的看着自己的肩章,隨後卻開口說道:“大哥..你就別裝了,人家三年兵都已經轉了軍官了,你怎麼還在這裡和我一個班房啊...”

這句話一出,說的趙德貴的臉上瞬間一陣白一陣紅的。

梗着脖子,過了好一會才說道:“我..我要是能夠讀明白那些培訓的書籍,我早也都是軍官了...”

“哥,你就快點抽空看看書吧..聽說馬上就要有上等兵轉軍官考試了,到時候只要能夠考上去皇家陸軍學院進修完,可就真的是軍官了!”

...

軍銜制度的推行,最重要的是能夠在戰鬥指揮的前線,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不同層次的軍銜,來判斷誰來擔負起臨時指揮權。

一線戰場上的傷亡有時候是很慘烈的,儘管是熱武器針對冷兵器,可一旦雙方接觸在一起之後進入到殘酷的白刃戰之中。

軍官的傷亡也是常有的事。

軍銜制度就能夠讓士兵的直屬軍官犧牲之後,乃至不同的大明軍隊相遇的時候能夠迅速的通過肩膀上的軍銜來判斷到底是誰來指揮軍隊。

一般來說,天虎軍連排大多爲尉官。

營團旅一般爲校官。

師級軍官一般爲將官。

....

攻略朝鮮和倭國、安南、東番這樣的地方都有着本質的區別。

與倭國、安南在歷史上不斷的跳脫找事不同,與東番這樣一直以來都是穩定的大明所屬國土勢力範圍也不同。

朝鮮,可以說一直都是一個老實且本分的乖孩子。

與大明之間一直保持着千絲萬縷般的聯繫,並且日漸緊密。

朱由檢更是在與後金之戰的時候利用朝鮮給後金專門設了個局,但如今朝鮮人口急劇下降。

大明也需要在海外尋找更多的移民區的時候。

就只能再委屈委屈這個小弟了,不然恐怕大明就要出現問題了,人口增長當然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以現在的生產力水平,一場天災人禍都容易讓天下大亂。

“傳朕的口諭吧,朝鮮之事...先行商議,而後再使用軍事手段,不管怎麼來說...朝鮮王室雖然昏庸不堪,但朝鮮還是..唉!!”

朱由檢的話傳下去之後。

不少人其實內心都是一愣..什麼?

陛下不準備打了?

消息一出,不少人有些驚愕,但不少文官打內心認爲不打還是最好的...大明武備的擴充速度太快,整個沿海大明甚至已經又一次開建了五所造船廠。

之前來到大明京城的造船工匠們大多都被朝廷所用。

地方的小船廠老闆,也都由朝廷出面花錢將整個船廠給買下來...主要爲的都是那些較爲熟練的造船工人,能夠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轉而修建鐵甲艦。

造船,共計有北方造船集團和南方造船集團兩個,北方造船集團以蓬萊爲中心,在旅順(新建)、青島(新建)、天津(新建)三處設立造船廠。

南方造船集團以泉州爲中心,分設福州、廣州(新建)、瓊州(新建)。

這樣龐大的開支,讓不少文官都爲之咋舌。

現在能夠避免一場即將發動的戰爭,在很多朝廷的文官羣體之中看來,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野心勃勃的朱由檢並沒有拘泥於此的意思,海外的世界之中大明一定要佔據最好的一部分。

....

後金之戰以後,大明擬定天津衛爲各國在大明修建領館之處,只不過現在的領館區基本上是門可羅雀。

平日裡也沒什麼人,當然主要在這裡也沒幾個國家能駐紮的起,開辦領館大明是要收費的。

土地要錢吧?修建領館要錢吧?派駐使臣還要開銷吧?

算上繳納給大明的稅費、管理費、保護費..咳咳,總之現如今這塊地方基本上只有荷蘭、帶英、西班牙這傳統意義上的三家老牌帝國,以及朝鮮這樣的小弟能夠花費重金在此修建領館。

朝鮮領館外,作爲使臣而來的張倫(前文有誤,在此修正)下了馬車,邁步走了進去。

朝鮮王室在這裡駐紮的領館主事是朝鮮使臣金志煥,見張倫來了連忙出來相迎。

嫺熟的動作和較爲地道的漢語讓不知道的人還以爲面見的是哪個地方的大明官員呢。

“張大人前來,小臣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作爲大明屬國,金志煥可以自稱小臣,這也是朝鮮國地位的一種體現,也就是所謂的都是狗腿子,但地位有高低!

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
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