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

各個研究所、機械局、工廠大批量招募工程師和文士,並且根據招募的數目來看,有着極大的缺口。

這件事在京城傳開了以後,在酒館、酒樓裡喝酒的東林黨官員們,拿着酒杯手指全都僵在了半空。

整個人也是僵住了,他們實在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

東林黨在最擅長的風輿面前,敗給了渺小的工業派。

雖說工業派不是用硬碰硬的方式,以風輿擊潰風輿,只是用了一個投機取巧的手段。

再怎麼不屑是投機取巧,那也是勝了。

勝了便是勝了。

東林黨這些年因爲朱舜的原因,坑害的銀子本來就所剩無幾。

尤其是數目龐大的底層東林黨官員,剛剛因爲前些年的賭局,略微的迴轉了一些銀子。

家裡的日子勉強好了一些,這一次爲了抹黑工業派,他們都拿出了這點唯一的家底。

全是心甘情願的,就算是在過着落魄的生活,十天半月一個月都難能吃上一次肉。

東林黨這些底層官員,也是數量最龐大的官員們,心裡也是極其的高興。

誰能想到,花銀子買的那個高興,又變成了差點沒憋屈死。

相比較這些東林黨低層官員們,更爲悽慘的就要說是沉穩了一輩子,只搏了這一把的東林黨中樞重臣葉初春了。

葉府。

大堂內。

葉初春的府邸看似一片平靜,沒有家丁要逃跑,也沒有僕役要爭奪家裡的綢緞瓷器。

家丁僕役們知道了這些消息,也不會有任何的胡思亂想,做出強盜的行徑。

只要葉初春還在,葉府以後是官宦人家。

葉初春這一大家子不會有任何危險,照樣還是過着富貴的生活,照樣是衣食無憂。

這些最底層的家丁僕役們沒有那個眼界,看清這件事背後真正的影響,那些幕僚們可就不一樣了。

就在工業派放出那些消息的一天後,甚至還不到一天的時間。

消息傳到葉府以後,幕僚們基本都請辭了,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

大堂內還和以前一樣,花案、几案、官帽椅這些用具還在,名人字畫官窯花瓶這些擺設也在。

完全與得到那個消息以前一模一樣,卻平添了一絲冷清。

葉初春還是坐在大堂中間的正坐上,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的喝着一杯茶。

看似沒有任何變化,葉初春面前卻多了一樣東西,大堂內的樑頭上多了一樣東西。

白綾。

所有的幕僚們都已經離開了,唯有那名中年幕僚沒有離開,怔怔的看着那條白綾,聲音沙啞的說道:“東主,不就是敗給了工業派一次。”

“在這一次以前,已經敗給工業派無數次,不差這一次了。”

“何必如此。”

過去很少說話的葉初春,或許是知道自己沒多少時間了。

想要在這個世俗多留下自己的印記,不免想多說幾句話。

葉初春放下了手裡的茶杯:“中孚,你有尚書之才。”

“這些年來,卻在本官身邊當個不爲人所知的幕僚,委屈你了。”

這個名叫高爾儼的中年幕僚,輕輕搖頭:“東主這是說的哪裡話。”

“我本是一介貧寒書生,得到東主的垂青,纔在東主身邊呆了這麼多年。”

“這些年跟在東主的身邊,接觸了很多朝廷裡真正的高官顯貴,眼界開闊了太多。”

“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人的眼睛已經脫離了地面的泥潭,站在了雲端。”

這要是在平時,高爾儼肯定會繼續說下去,他知道今天會是個什麼結果,說到這裡也就不多說了。

希望把剩下爲數不多的時間,全都留給這位東林黨的中樞重臣。

葉初春靜靜的聽高爾儼說完,不言不語了片刻,繼續說道:“中孚,本官最後再說一句吧。”

“永遠不要低估政治的血腥,本官今日去了以後,你就去參加科舉正式邁入朝堂吧。”

“咱們倆的情分也就到今天爲止了,不要想着爲本官報仇,不要有那種愚蠢的念頭。”

“本官走到今天這一步,一切皆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

“只是……”

葉春最後還想交代一句什麼,卻突然又沉默了,沒有繼續說下去。

高爾儼卻明白葉初春的意思,希望他以後對葉初春的妻兒多多照顧一二。

葉初春今天爲何會自盡,正是因爲這一點。

希望他自盡了以後,其餘爲了坐上東林黨七君子的位置不遺餘力要剷除他的東林黨重臣,能夠放過葉初春的家人。

葉初春今天心甘情願的自盡,最大的目的也只有這一點,希望妻子兒女能夠活下來。

葉初春是經歷東林黨榮衰的老人了,很清楚對敵人狠對自己更狠的東林黨,對於失失勢的人會怎麼來處理。

斬草除根。

畢竟漢人和北方遊牧民族,還有現在的西洋人,在性情方面有着極大的地方。

那就是漢人的報復心很強,報復時間也很漫長。

葉春曾經親眼見過一個令他震動的例子,爲了給爺爺報仇,蟄伏了兩代自己都已經是一位老人了。

當時見到爺爺被害,還只有三四歲的孩子,一直牢牢記住爺爺被害的大仇。

前前後後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就算是過去了六十多年。

那位老人在得了勢以後,所做的第一件是,就是爲了給爺爺報仇,滅了當年的那個世仇全家。

不惜賠上自己的命。

葉初春這樣的東林黨重臣,已經看透了世道人心,不會留下這樣的禍根。

不過,葉初春如果自盡了,那就不一樣了。

葉初春這個最大的政敵已經死了,那些東林黨重臣已經達到了目的,還沒和葉初春的家人結仇。

就不需要斬草除根了。

只有這樣做,才能保住葉初春的一家老小。

唯一讓葉初春不放心的地方,就是工業派了。

所以說到最後,葉初春沒有說出那一句讓高爾儼照顧他一家老小。

不想因爲這件事,害了高爾儼這個人。

話已經說完了。

葉初春緩緩站了起來,踏上了白綾下面的几案。

緩緩閉上了雙眼。

一天後。

京城裡傳出了一個極爲震驚的消息。

東林黨中樞重臣葉春。

在家中自盡。

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八十章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十六章 衙蠹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
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五百八十章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十六章 衙蠹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