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

單單是這份嚴謹態度就值回炮價了,這一份嚴謹可是形成了一整套的標準化體系,不僅大大提高了火炮的發火率,還能讓福王世子實現了絕密的炮表。

大明的匠人們在鑄造火炮的過程中看心情也就罷了,還把這些落後於西洋的火炮技術視作秘法,當做家傳之密。

技術的革新在於交流兩個字,匠人們別說與旁人交流了,就算自家人也秉承着傳男不傳女的態度。

只要是沒有兒子或者侄子,情願這門家傳秘法失傳了也不會傳給女婿,在匠人們眼裡女婿終究是外姓人。

朱舜面前的這門千斤紅夷大炮不湊巧的是個殘次品,只能拉回去熔鍊成鐵汁重鑄了,爲了給他演示接下來的步驟,一名老實巴交不愛說話的鑄炮匠頭拉來了他那門合格的火炮。

在行吊的吊動下,纏着粗大鐵鏈的紅夷大炮,在刺耳的‘吱呀’作響聲音中落在了朱舜面前的混凝土平臺上。

這時,外面隱隱約約傳來了鐘聲。

老百姓家裡連吃的都吃不上,更沒有錢採買日冕和滴漏了,基本上沒有時間的觀念,秉承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習慣。

在田地裡做活沒有時間觀念可以,但在蒸汽工廠裡做工,時間觀念就很重要了。

工業時代緊張生活和農業時代的散漫有很大區別,蒸汽工廠講究效率,需要養成息刻必爭的新風俗,改變過去在田間的得過且過。

爲了讓工人們養成息刻必爭的新風俗,每個蒸汽工廠裡都配備了西洋自鳴鐘,還修築了一座鐘臺,專門有工人根據時辰撞擊銅鐘。

大明的繁華城池在時辰觀念方面,與鄉野有很大的區別,一般比較繁華的城池都有晨鐘暮鼓的規矩。

每個繁華城池的晨鐘暮鼓還各有特色。

杭州晨鐘是前三十六下,後三十六下,中三十六下。

紹興晨鐘是緊打十八下,慢打十八下,一共六遍。

到了浙江沿海的台州又不一樣了,先七,再八,中間十八,最後三,一共三遍。

各地不同的晨鐘造就了各具特色的風俗,這也造就了很多喜歡聽不同晨鐘暮鼓的名士,時常遠遊各個繁華城池就爲了聽當地十分有特色的鐘聲。

蒸汽工廠沒有搞那麼複雜,使用二十四時制,這樣就能更加高效的利用時間了。

一點到二十四點,幾點了就撞幾下鍾,工人們剛開始還有些不習慣幾年過去了已經逐漸習慣了。

工人們的做活效率明顯也比十二時辰制高了很多,二十四小時制不僅讓他們有了緊迫感,還讓他們有了地域觀念的改變。

只要聽到蒸汽工廠的鐘聲就想到了自己在蒸汽工廠,不是在閒散的田間,多做一樣工業品就多掙一分的銀子。

忙活了大半天了,這道鐘聲就是中午吃飯的聲音,隨着工人協會的待遇不斷提高,中午提供一餐飯。

朱舜也不搞特例,排隊領了四個饅頭,一份六必居的醬菜,坐在長條木桌上和趙鬥米師徒二人一起吃了午飯。

其他槍炮車間的熟工們在食舍瞧見了朱舜這才知道工業侯來軍火公司了,驚喜萬分,紛紛去找相熟的鑄炮車間熟工打聽情況。

關於賠償的事宜,很快就在熟工們之間傳開了。

吃過午飯,朱舜在所有熟工的目送下離開了食舍,熟工們眼裡的敬仰比見了皇帝還要更甚。

回到鑄炮車間,那名老實巴交的鑄炮匠頭早就在紅夷大炮旁邊等着,瞧見朱舜過來了也沒去說些虛頭巴腦的奉承話,也沒有貶低學徒擡高自己。

鑄炮匠頭開始目測紅夷大炮的身管,觀測有沒有明顯的缺陷,這門紅夷大炮的身管並沒有凹痕或者不平整的地方。

鑄炮匠頭又拿出了一個小鐵錘,不停的敲擊在紅夷大炮身管上,伴隨着‘叮叮呤呤’的清脆聲響,勘察身管上有沒有裂紋或者其他瑕疵。

直到勘察完所有部位,沒有發現任何的裂紋,肉眼觀測就結束了。

鑄炮匠頭拿來木塞堵住了炮尾用來插入火繩的火門,紅夷大炮在粗大鐵鏈的拉扯下豎了起來。

幾名學徒提着水桶從炮口往裡面灌水,進行最後的裂紋勘察,灌滿了以後並沒有發現漏水的地方。

操縱行吊把紅夷大炮給放倒,裡面的水通過地面的下水道排了出去,一根炮管就算是正式製造完成了,接下來就是進行實彈測試了。

朱舜從頭看到尾,土法鑄炮看似簡單,只需要澆鑄出來一個身管,再安裝一個木架子就可以了。

但只是一個合格並且標準化的身管想要出廠,就需要這麼多的步驟,很多事情知易行難了。

朱舜等人一起來到了空曠的靶場,紅夷大炮用行吊放在了一個騾車上,由騾子拉到了靶場。

靶場裡同樣有一個用來吊起沉重紅夷大炮的行吊,還有很多鑄炮匠頭帶着學徒們進行實彈測試。

朱舜等人的耳邊不停傳出來火炮的轟鳴,耀眼的火光從一排水泥炮臺上噴射出來,儼然就是正在大戰的遼東戰場。

鑄炮匠頭使用行吊把千斤紅夷大炮落在如一線堤壩的混凝土炮臺上,找到一個坑位落在了炮坑裡面。

直到這時正在測試火炮的鑄炮匠頭和學徒,還有一些正在修補混凝土炮臺的基建工人們,才發現朱舜來靶場了,全部停下了手裡的活計望了過去。

實彈測試不能着急,需要一步一步的慢慢來,鑄炮匠頭首先裝了少部分火藥,進行引爆。

一步步的增加火藥的份量,增加到可以放置炮彈的份量,放入了一顆熟鐵炮彈,繼續進行測試,直到用紅夷大炮所能承受的最大火藥份量測試過後。

鑄炮匠頭停下了測試,觀察紅衣大炮是否出現了裂紋,沒有任何的裂紋,這門紅夷大炮裝上炮架就可以出廠販賣了。

朱舜看完大明的鑄炮法,從技術上而言,確實找不到增加火炮使用壽命的辦法,除非七弟子徐積薪研究出來特種鋼材,用更爲耐用的特種鋼材進行鑄炮。

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
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