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

那可是整整六千兩銀子,就算地方上的很多日子過得不錯的官僚鄉紳,每年也賺不來那麼多的銀子。

還只是念念書,就輕鬆得到了這麼一座銀山。

工業派似乎是不準備給東林黨留一條活路了,京師大學堂和八大學院宣佈完對於研究員的招募。

緊接着北平機械局、軍工機械局、焦氏造紙廠、宋氏麪粉廠等等所有的機械局和蒸汽工廠,也放出了一個消息。

招募京師大學堂評定的工程師。

初級工程師每個月十兩銀子,一年就是一百二十兩銀子。

中級工程師每個月三十兩銀子,每年就是三百六十兩銀子。

高級工程師每個月五十兩銀子,每年就是六百兩銀子。

特級工程師每個月是一百兩銀子,每年就是一千二百兩銀子。

京師大學堂和八大書院對於研究員的招募,只是針對在工業學堂求學的學子們,讓老百姓們挖空心思的想要把孩子送進工業學堂。

接下來對於工程師的招募,就讓北直隸北方五州府所有的老百姓徹底坐不住了。

因爲那些工程師的評定,可是對於學位沒有要求。

只要是在工廠裡做過幾年的熟工,就算是做了半年的熟工,只要覺得自己操作蒸汽機械的技術高超。

對於這些機械能有不小的改良,全都可以去京師大學堂申請工程師的策試。

初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這兩種工程師,只是對熟工的手藝有要求。

真正想要通過策試成爲高級工程師和特級工程師,就需要對蒸汽機械有一定的改良。

針對蒸汽機械的改良,並不是研發,不需要通過系統的學習,才能對蒸汽機械各項物理數據進行設計。

蒸汽機械的改良,反倒是這些常年和蒸汽機械打交道的工程師們,太過於熟悉蒸汽機械了纔會有切合實際的想法。

往往這些沒讀過什麼書,甚至是大字不識幾個的工程師們。

在蒸汽機械的改良方面,還要勝過那些按部就班拿到文士學位,甚至秀士學位的工業學子們。

工程師的招募出來以後,不僅徹底扭轉了工業派在老百姓心裡的地位,更是讓讀書人動了異樣的心思。

天下讀書人那麼多,官位就那麼一些,能夠做官沒有多少。

如今的朝堂被東林黨把持,只要不是東林黨的宗祠子弟,又沒拜過東林黨官員爲師。

考上了進士也只能坐冷板凳,何況是那些連進士都考不上的讀書人。

大明的讀書人裡貧寒學子佔了絕大一部分,聽到工業派多達幾千兩的豐厚銀子,很多都是動了成爲工業派一員的心思。

東林黨耗費大量的銀子和人脈,好不容易讓北方五個州府都知道了工業派的惡名,盡心盡力的宣揚。

甚至是不惜耗費大量的銀子,跑到很多山溝溝裡面去宣揚,宣揚工業派的惡名。

可誰能想到,就在東林黨在各個酒館酒樓慶祝的時候,工業派放出了這麼一個消息。

也難怪工業派一直沒有動靜,原來是一直把東林黨當成了免費的宣揚,宣揚工業派的名聲。

紫禁城內。

暖閣。

這段時間因爲東林黨大力打壓工業派,崇禎不免有些憂慮。

畢竟自從扶持工業派以後,工業派給大明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的。

不僅是逐漸的充盈了國庫,開辦紡紗廠、織布廠、宋氏麪粉廠、洗煤廠……這一樣樣的工廠,全都是讓老百姓漸漸的過上了有飯吃的好日子。

崇禎很清楚一件事,只要有口飯吃老百姓纔不會去造反。

那些流寇說到底也是大明的子民,他們爲什麼會跟着李自成起來造反,根源還是在於沒有飯吃。

已經活不下去了,還不如跟着李自成造反,說不定還能混一口飯吃。

現在的大明內憂外患,要想剷除外患,就先要把內憂給徹底解決了。

想要解決內憂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要讓老百姓有飯吃。

這些年在工業派的努力下,順天府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能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了,如今的天津府也是這樣。

如果整個天下都像順天府和天津府,李自成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拉攏不起來多少人馬。

朝廷就不要耗費大量的銀子再去剿匪,就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對付滿清。

已經立國的滿清,纔是大明真正的心腹大患。

但就因爲李自成在大明各地不停的造反,大明國庫收不上來的銀子,爲了剿滅李自成的流寇又不得不加徵課稅。

加徵課稅,又會造成大量的老百姓沒有飯吃起來造反,陷入了一個死局。

崇禎想到這裡,那張面色無情的臉龐,又是忍不住深深的嘆息。

東廠督公王承恩低眉順眼的站在旁邊,在心裡默默數了一個叄字。

自從他服侍大明天子以來,從沒見過大明天子像這段時間一樣,接二連三的嘆氣。

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工業派還不停的被抹黑這件事,甚至都影響到了處理朝政,以崇禎的勤政多次荒廢了朝政。

崇禎面無表情的坐着暖閣內,想着怎麼幫工業派破局。

想來想去,沒有半點的對策。

工業流這次可能真的要栽在東林黨手裡了。

崇禎嘆氣的這一幕,不僅東廠督公王承恩看見了,又來暖閣商討這件事的內閣首輔溫體仁等中樞重臣也是看見了。

以內閣首輔溫體仁的智慧,也是沒能想到一個好的破局辦法。

就算是他面對東林黨所掌控的風輿,只有一個感覺。

一個人,遠遠望向泰山。

泰山腳下的那個人,自然就是現在被碾壓的工業派,泰山就是東林黨了。

就在崇禎嘆息過後,內閣首輔溫體仁等中樞重臣們,也是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難道這個一心爲國爲民的工業派,努力了這麼多年的成果,就這麼被東林黨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給壓死了。

內閣首輔溫體仁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在黨爭面前,前面贏了無數次都不算贏。”

“只要贏了最後一次,纔算真正的贏。”

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
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