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

祖大壽發愁,朱忠禮同樣是在發愁,朱氏紡紗廠的水力紡紗機,生產力確實是很驚人。

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生產出來再多的東西,沒有人買也沒用啊,只能堆在倉庫裡面。

朱氏紡紗廠要是不缺錢,暫時堆些貨就堆了,如今還急等着付給周員外棉花錢,最重要的是三名女工等着錢買米下鍋。

三叔朱忠禮兩天來幾乎跑遍了京城附近的織布作坊,就是沒有一家買朱氏紡紗廠的紗線,三叔朱忠禮都把價格壓低了一分銀子了,還是沒有。

黔驢技窮的三叔朱忠禮,只能去王恭廠找了朱舜,希望當官的侄子能夠想到一個好辦法。

朱舜趁着這段時間的閒工夫,悶在公廨裡寫東西,聽說三叔找自己,放下手裡的兔毫毛筆,走到了王恭廠門口。

看見三叔像是遇見了什麼急事,不停的在門口走來走去:“三叔,發生什麼事了。”

侄兒那麼信任自己,把朱氏紡紗廠交給了自己,可是就連最簡單的銷路問題都解決不了,着實是讓朱忠禮有點難堪,支支吾吾的說道:“舜兒,這個。”

“這個,三叔把京城附近的織布作坊都跑遍了,就是沒有一家作坊買咱們的紗線,價格都降低一分銀子了,還是沒有。”

如果是一家兩家還好說,現在京城附近所有的織布作坊都不收,說明這裡面肯定有人作梗。

朱舜來的時候,看了一眼從舊王恭廠拿來的西洋自鳴鐘,距離四點鐘沒有幾分鐘了,略微等了一會兒說道:“三叔你先去紡紗廠看着,我出去一趟。”

打探這種事,最需要的就是人脈了,巧了,朱舜不僅和錦衣衛有交情,就連東廠番子也有交情。

朱舜擔心這件事是東林黨在搞鬼,就沒準備去找錦衣衛,明末的錦衣衛可是有不少人已經暗中和東林黨勾結在一起了。

這也是朱舜過去在看小說的時候,經常有人說崇禎是地獄難度的原因,東林黨把持朝政,李自成四處搞破壞,外面還有女真人隔三差五的過來進攻。

朝廷沒錢,商賈不用交稅,晉商還不停的給女真人送糧送錢,就連朝廷的耳目錦衣衛也腐敗了,東廠番子出不了北直隸等等。

簡直就是地獄難度中的地獄難度。

錦衣衛是找不了了,不過朱舜和東廠番子的檔頭王承恩,關係還不錯,就去了一趟琉璃廠附近的一座宅子。

王承恩的府邸是皇上賞賜給他的,還算是不錯,四進的院子,還帶有苑林。

只是王承恩這個人不貪腐,只靠那點俸祿養不了多少人,佔地面積極廣的府邸只要十幾個僕人,顯的冷冷清清。

門子坐在門口拿着一本《三國演義》,打法無聊的時間,心裡想着有錢了一定要去聽高雅的崑曲,聽到有腳步聲,趕緊放下手裡的話本。

門子瞧見來的那個人是個熟人,王恭廠的掌廠朱舜,趕緊弓着腰迎了過去:“朱爺來了,趕緊裡面請。”

朱舜剛領了這個月的俸祿,手裡總算有點閒錢了,就賞給了門子一分銀子,以後說不定還要麻煩他們。

門子點頭哈腰的感謝道:“謝朱爺賞賜。”

走到王府的正堂,那名長相絕美的菜戶,又是端着上好的蒙頂石花和幾樣茶食放在了朱舜面前。

今天因爲宮裡臨時有點事情要處理,王承恩回來的晚一些,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聽說朱舜在等他,就趕快換了一件衣服,走進了正堂:“朱先生對不住了,咱家臨時有些事情,來晚了。”

什麼時候回家,那是王承恩自己的事情,而且以王承恩的地位,能夠這麼說話,給足了朱舜面子。

朱舜拱手道:“王兄說的哪裡話,是我叨擾王兄了。”

就憑王承恩以死殉國的壯烈行爲,比很多有卵的人都有種,當得起朱舜一句王兄。

兩人寒暄了兩句,王承恩問道:“不知道朱先生過來有什麼事。”

這件事牽扯到公器私用的問題,朱舜不知道王承恩會不會回答,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沒什麼大事。”

“我家三叔開了一間紡紗作坊,王兄應該是知道的,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沒人敢收我家的紗線,所以就想問問王兄到底是怎麼回事。”

王承恩知道朱舜還沒有吃飯,就讓家裡的庖師做了五六菜,邀請道:“時間也不早了,咱們邊吃邊說。”

過來打攪王承恩就讓朱舜感到很是不好意思了,現在又要在這裡蹭吃蹭喝,以朱舜的厚臉皮還是覺的臉紅:“吃飯就不用了,我.......”

不等朱舜說完,王承恩一把拉住了朱舜的手臂,笑着說道:“朱先生要是給咱家面子,晚飯就在這裡吃了。”

“也沒有什麼好菜,幾樣簡單的家常菜而已。”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朱舜只能是跟着王承恩來到偏廳,坐在一張破舊的棗木八仙桌上吃飯。

王承恩又讓人取來一瓶好酒:“朱先生來嚐嚐這瓶酒,這可是皇上賞賜的椿齡益壽酒。”

朱舜聽到椿齡益壽酒的名字,愣了一下,這可是古代皇家的御酒,乾隆能夠活到將近九十歲,主要就是依靠這種用各種珍貴藥材釀製的椿齡益壽酒。

王承恩拿來兩個普通的白瓷酒杯,給朱舜倒了一杯說道:“咱家知道先生擔心這件事,會不會牽扯到公器私用。”

“先生放心,如果真是到了需要動用東廠番子的地步,就算是咱家的老爹來了,咱家也不會公器私用的。”

“其實這件事在京城的官宦人家之間,已經傳開了,就算先生不來,這兩天咱家也會派人去給先生提個醒。”

“就在前兩天,把家產輸光的黃永貴,就是那個八大晉商之一黃永發的族弟,動用人脈給京城附近所有的商賈員外打過招呼了。”

“不許用你家的紗線,要不然就是和黃家做對。”

“八大晉商曆來是很團結,得罪了黃家就相當於得罪了整個晉商,所以就沒人敢用朱氏紡紗廠的紗線了。”

朱舜只是點了點頭,沒有惱羞成怒,也沒有氣急敗壞,心平氣和的說道:“王兄能不能詳細說說這個黃永貴。”

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
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