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

他孫承宗在遼東浴血奮戰,沒敗在滿清的長刀下,卻敗在了東林黨的嘴皮子下。

弟子袁崇煥一生都在抗擊建奴,沒死在滿清的刀下,也是死在了東林黨的嘴皮子下。

這些憋屈還只能埋在心裡不能給任何人說,還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東林黨在朝堂上的勢力越來越大,直到成爲世人所說滿朝君子。

闖賊已經去攻打長安了,攻打這座造就了幾朝君王的帝王之基,東林黨還在朝堂上吵來吵去。

最爲可笑的是有些東林黨官員在這種艱難時刻還說留着軍隊沒用,只是在白白消耗大明的糧餉,應該全部裁撤。

孫承宗差點拎着一把刀衝進紫禁城,衝上那座大殿,指着滿朝君子們說上一句。

沒有遼東邊軍的浴血奮戰,你們連給建奴當包衣奴才的機會都沒有,只是一堆大塊人心的頭顱。

但孫承宗不能。

只能,把這滿腔的憤懣憋屈在心裡。

今日。

一掃而空了!

不配上一壺烈酒,怎麼對得起這道放聲大笑,這滿腔的痛快。

朱舜就站在孫承宗旁邊,但他沒給這位大明帝師遞過去一壺烈酒,而是踢了一腳滿丹臣。

這個憨厚少年雖然是蒙古人,卻比東林黨和晉商更漢人,父親滿桂一生都在抗擊建奴,幾位兄長全部戰死於抗擊建奴的大戰裡。

滿丹臣像很多蒙古少年一樣,喜歡烈酒、大馬、利刀,腰間常年懸掛着一個羊皮囊,裡面裝着很烈的馬奶酒。

滿丹臣被一腳踹在屁股上,踹到了孫承宗旁邊,撓了撓腦袋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羊皮囊就被鼻子很尖的孫承宗搶走了。

滿桂幼子的脾氣和他爹滿桂一樣,恩怨分明,朱舜救了滿丹臣老爹的命,那他的命比滿丹臣自己的命還重要。

朱舜一刀宰了滿丹臣,他都不會眨一下眼,還會認爲是自己做錯了,不過眼前這個不相識的老頭子搶了馬奶酒,就沒那麼好脾氣了。

滿丹臣惱怒的像頭蠻牛一樣衝了過去,準備搶回來自己的馬奶酒,還沒等他衝過去就被鐵塔漢子給拖住了。

滿丹臣的年紀不大,力氣卻真的像頭牛一樣,拖着鐵塔漢子向前挪了半步。

鐵塔漢子護衛恩公這麼多年了,從來沒像今天這麼丟臉過,臉色一紅,暗中加大了力氣卻還是有向前挪的勢頭。

皇上還在不遠處看着,朱舜擔心這個蠻小子被火器營的火銃手當成搗亂的青手喇唬給宰了,說了一句話:“丹臣,在老督師面前不得無禮。”

孫承宗仰頭灌了一口烈酒,眼睛大亮,喝到了很久沒嚐到的邊疆味道。

這種馬奶酒只有邊疆纔有。

聽到一句丹臣,孫承宗的視線落在這名壯實少年身上:“好名字,看來令尊也是個飽讀詩書的儒將。”

朱舜的嘴角忍不住扯了扯,勉強認識幾個字的滿桂要是飽讀詩書,那天底下的大儒還不得氾濫成災。

滿丹臣沒有迴應孫承宗,只是兩眼放光的盯着喝酒的老者。

整個大明能被喊上一句老督師的只有一個人,從小在遼東長大的他,怎麼會猜不到面前這位老當益壯的老者是誰。

孫承宗看出這個壯實小子要說話,拍了一下他的腦袋,笑道:“好戲還沒結束,先別說話,回頭讓你嚐嚐老夫親手做的麪條。”

坐在簡陋木臺子上的崇禎,因爲別人痛快了三次,還是意猶未盡的他決定親自上陣,讓自己再痛快一次。

崇禎掃視了一圈,想要尋找宋老太爺的長孫和朱舜的幼弟,可惜不認識這兩個對大明有大功的功臣,只能先把朱舜叫來了:“工業伯何在。”

朱舜略微整理了一下緋色麒麟服,走到了簡陋的鑾駕前:“臣在。”

塞滿整個穀場的東林黨成員,瞧見真正氣宇軒昂走過去的朱舜,全部露出了痛心疾首的表情。

完了,工業派的工業革命要衝出順天府了,東林黨數年來的心血將要毀於一旦了。

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耗費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銀打造的壁壘,剛剛開始發揮封鎖工業革命的大用就這麼崩潰了。

幾名爲了立功掏了大把銀子的東林黨骨幹,也崩潰了,崩潰的差點掉眼淚。

簡陋鑾駕上的崇禎也是幾乎落淚,不過崇禎是激動的幾乎掉眼淚,那可是畝產千斤的稻穀。

畝產千斤!

什麼祥瑞也比不上五穀豐登,這都不是豐登了,而是五穀登天了。

簡直是祥瑞中的祥瑞的祥瑞。

崇禎激動的無以言表,都不知道用什麼言語來形容,不過看到東林黨死了親爹一樣的表情,心情又差了不少。

這要是放在漢武帝唐太宗年間,臣子們還不得激動的落淚,高呼天佑大漢,天佑大唐。

君臣一條心的祭拜祖宗,叩謝天地,大赦天下。

少說也要歡騰一個月,以漢武帝和唐太宗的英明神武都會感覺荒廢一個月的朝政也是值得的。

到了他崇禎這裡,滿朝的君子們見了有利於天下黎民百姓的畝產千斤稻穀,如同見了仇寇,臉上的表情比死了親爹還難看。

崇禎莫名的有些難受,面無表情的說道:“快把愛卿的弟子宋士慧請來,朕要好好看看宋老太爺的長孫到底有多麼的英俊瀟灑。”

朱舜朝着田野的方向招了招手。

崇禎、東廠督公王承恩、孫承宗等人全都看了過去,東林黨也是伸長脖子看了過去,看看立下這等豐功偉業的年輕人是誰。

同樣是豐功偉業。

在東林黨心裡頂多就是個精通農學的儒生,連個孔廟陪祀的七十二先賢都算不上。

在崇禎、東廠督公王承恩、孫承宗等人心裡,不僅超過七十二先賢,還超過了十二哲,達到了四聖的層次。

在朱舜心裡,就要離經叛道的多了。

比肩孔聖人。

朱舜招手的同時,想到七年來的沉默寡言,想到研究成功的不悲不喜,想到那座小小的種子基因庫。

多年的苦功和堅持。

崇禎八年。

誕生了一位。

大明農業之父。

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
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