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

崇禎起駕回宮了,文武百官們再怎麼不捨得大明蒸汽機,只能老老實實的跟着一起回去。

東林黨人想到煮熟的水力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就這麼沒了,心情都不怎麼好,尤其是考功司的魏郎中,更是面無人色。

來的時候身邊還圍着一大圈官員的他,現在只剩下孤零零一個人,內定的那個侍郎別想了,仕途也徹底完了。

朱舜把這裡的收尾工作交給張燾,帶上三名弟子回京師大學堂了,旱災的事情暫時結束了。

蒸汽機已經造出來了,是時候建立一家機械局了。

朱舜和三名弟子吃過丫鬟送來的晚飯,天色已經徹底黑下來了,卻沒回自己的那間茅草屋,坐在了大弟子種的一株柿子樹下。

沒過多久,籬笆牆外面停了幾匹遼東大馬,王承恩揹着一支燧發線膛槍跳下了戰馬,帶着幾名東廠番子走了過去。

推開柴門,王承恩讓那幾名東廠番子守在門口,獨自一人走了進去。

月光皎皎。

朱舜坐着一張官帽椅,面前擺着一張雲紋茶几,茶几上擺着一壺熱茶,給王承恩倒了一杯。

王承恩坐在對面的官帽椅上,象徵性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朱先生說吧,到底怎麼才能讓朝廷不費一分銀子,得到一百臺大明蒸汽機。”

朱舜搖了搖頭,平靜道:“我也沒有辦法。”

王承恩的手指快速敲擊了幾下官帽椅的扶手,沉默了一盞茶功夫,繼續說道:“先生就不要打啞謎了,一定還有別的辦法。”

“要不然以先生的性子,肯定不會冒冒失失的就給咱家使眼色。”

朱舜點了點頭,說出了另外的辦法:“免費得到是不可能,不過可以讓朝廷不花一分銀子,使用一段時間。”

王承恩放下了茶杯,手指也停止了輕敲的動作,認真的看向了朱舜。

朱舜沒有繼續說那個辦法怎麼施行,反問了一句:“大明的宗室和勳貴,應該有不少的礦山,這些礦山開發的情況怎麼樣?”

王承恩作爲腦子裡裝着一間文館的六眼秉筆,對於大明各地的黃冊礦稅,張嘴就來:“確實有很多礦山,只可惜那些埋在地下........”

說到一半,王承恩突然不說話了,看着朱舜的目光多了幾分慎重:“先生的意思是.......”

朱舜拿出一張地圖交給了王承恩,看來是要用這個勝負手,捆綁王承恩:“接下來我要建立一家機械局,負責打造這些蒸汽機。”

“蒸汽機能從十幾丈深的地方把水給抽上來,對於那些礦井來說意味着什麼,王公公應該清楚。”

王承恩又開始輕敲官帽椅扶手,敲的極快:“變廢爲寶。”

“只要朱先生放出消息,估計整個京城的達官顯貴都會坐不住,想盡辦法也要從先生這裡買走一臺大明蒸汽機。”

朱舜等到王承恩拿起來那張地圖,也沒解釋,相信這位六眼秉筆只要看一眼上面的標記,應該就會明白自己的意思:“不錯。”

“這種蒸汽機只有我能打造,整個天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我說賣給誰就賣給誰,說不賣給誰,跪下磕頭也沒用,死死的卡住了他們的脖子。”

“到時候附加一條借給朝廷使用半年的條件,王公公你說他們會答應嗎。”

王承恩掃了一眼地圖,猛然握緊了地圖邊緣,只不過動作很輕,很難讓人察覺:“別說是半年了,就算是一年時間,他們也會巴不得答應。”

“先生還真是福星,任何難題到了先生手裡,都會迎刃而解了。”

王承恩把地圖疊起來放進懷裡,拱手道:“請先生儘快辦成這件事,畢竟距離立夏不遠了,田裡的種子可等不了太長的時間。”

朱舜親自送到大門口,拱手道:“王公公放心,最多三天就能辦好這件事。”

送走了王承恩,累了一天的朱舜躺在牀上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

朱舜用宋家送來的牙刷一樣的東西,還有白芷、沉香、茯苓等藥材熬成的牙膏,洗漱完畢,隨手拿着一個木蜜金毛面,走出了京師大學堂。

騎着小毛驢來到對岸,一直向北前行,沒在朱氏紡紗廠停下來,停在了北面的一處新廠房。

青磚黑瓦,門口放着兩隻鎮宅狻猊,沒有懸山式的屋脊,只有高大的廠房。

朱舜推開青黑色木門,邁過門檻走了進去,空蕩蕩的大院裡站着一羣打着補丁的匠人。

掌廠朱玉昨天得到了馬伕的傳話,今天一大早立刻帶着一羣王恭局匠人,走進了這處一個月前就已經完工的廠房。

爲了建造這處廠房,花了足足一千兩銀子,不過朱家只掏了一百兩銀子的小頭,剩下的大頭全是兩名弟子孝敬恩師的。

永定河旁邊的土地很快就要漲價了,朱舜索性從王恭局一直買到了煤礦區,有的是地方建造廠房,便把這間新廠房建造的很大。

王恭局的匠人和大明其他地方的匠人不一樣,已經能熟練的使用遊標卡尺和千分尺,測量單位也改成了毫米、釐米、分米。

這些都是西方用了幾百年時間,一點一點積累的心血成果,朱舜拿來變成大明的東西,從來沒覺得不好意思。

朱舜走到匠人們面前,指着一個個臨時搭建的匠作間說道:“現在開始打造燧發槍的機心制動器。”

決定建立機械局了,首先要把最重要的匠人問題給解決了。

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體制問題,要想把一個工廠變成世界級的工廠,最關鍵的也是體制。

爲了規範化,以後這些匠人也不叫匠人了,全部改成鉗工。

分爲五個等級,初級、中級、高級這前三個稱呼不變,後面的兩個技師和高級技師,改成更爲唬人的大匠和大家。

初級、中級、高級、大匠、大家五個等級,以後每年考覈一次,按照等級給月俸。

朱舜看着這羣開始打磨機心制動器的匠人,真的很希望裡面能出一位傳說中的八級鉗工,也就是大家級別的鉗工。

八級鉗工是建國初期特設的一種稱呼,那時候國家一窮二白,很多精密的機械都是依靠傳說中的八級鉗工,手工車出來的。

威懾世界的蘑菇雲,就是八級鉗工用一雙手車出來的,到了這種等級的鉗工,車出來的東西比機器還要精密。

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
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