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

如何形容高門,在不同的文學作品裡,會有不同的寫法。比如有些人認爲高門就是渾身上下,全都是名牌,珠寶首飾,價值連城,就差把我很有錢寫在臉上。

但是表面的財富,並不能真正擡高門第,相反,只會讓人感覺一種暴發戶的俗氣。

就拿張庶寧的這場婚禮來說,花費多少,有多少排場,什麼十里紅妝,全都在其次,僅僅說一點,作爲大明最好學府的山長,劉三吾剛剛進京,前往教化部述職。

這麼一位堪稱大明高等教育執牛耳者,在來客的名單上,也僅僅排在了第三桌……而且還是看他教導過張庶寧,算是昔日的老師,不然就要弄到十桌開外去了。

在今天的太師府,什麼公侯勳貴,都是最不值錢的。

畢竟光是公主,就有十幾個,皇子更多,你們這些人,還是靠邊站吧!

對不起,當真上不得檯面。

不過很顯然,在這場婚禮上,光憑着身份地位,還是沒法排在前面。

張庶寧發現劉三吾在第三桌,立刻就給張承天一個眼色,小胖子心領神會,忙不迭告訴老爹。隨後劉三吾就被請到了第一桌。

等他一過來,立刻就腿軟了。

在這一桌,有大宗正李貞,御史大夫徐達,太子朱標,中書首輔孫炎,都給事中宋廉。另外還有提督大明銀行江楠,太師張希孟,空着的兩個座位,是給馬皇后和朱元章的。

沒錯,整個大明朝,能說了算的人,全都在這一桌上了。

劉三吾進京,想的是多給濟民學堂爭取些經費。

毫無疑問,他們這裡面,有一個人點頭,劉三吾的事情立刻就有了着落。

可劉三吾是真的不敢多說一句話,生怕給自己惹禍。

等他見禮問好之後,正巧朱元章兩口子也來了。

來賓見禮之後,老朱到了位置,坐了下來。

先是和張希孟兩口子說了會兒吉祥話,隨後又看了一圈,把目光落在了劉三吾身上。

“庶寧這孩子,是咱看着長大的。孩子着實是好孩子,他對咱大明朝有功啊!徐達……你說朝廷幾時,纔算拿下了西南?”

徐達立刻道:“上位,國初的時候,湯和經略西南,朱英領兵收復雲南,彼時西南就算是大明疆土。”

朱元章點了點頭,可又搖了搖頭,“你說得對,但又不全對。收攏一個地方,貴在收拾人心。只要上下通暢,各按其所,纔算是真正深入人心,掌握了疆土。庶寧在龍場辦學,送數十名學生,進入濟民學堂,成爲大明棟樑之材。直到此刻,纔算是收拾了西南之地,你意下如何?”

徐達立刻笑道:“上位明鑑,如此看來,兵馬所致,還要教化所致,這二者是同樣重要,或許教化更重要!”

這時候張希孟笑道:“軍事掌控,是推行教化的前提,沒有軍事掌控,就不可能順利推行教化。而順利推行教化,又能降低掌控成本,長久安全地控制疆土。這二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不分彼此!”

朱元章忍不住大笑,“聽見沒有,太師真是會說話,二者確實不相伯仲,不分彼此。這麼說來,庶寧他們也算是將軍,功績可以和魏國公不相伯仲啊!”

徐達笑道:“確實如此。上位看得真切。”

他們聊了幾句,朱元章才道:“打仗固然要主將神勇,可也要後面跟得上,輜重糧草,餉銀軍械,一樣少不得……劉卿,你們這些學堂,就相當於戶部國庫,是負責後勤輜重的,你們可要心裡有數。”

劉三吾一怔,就要站起,旁邊的張希孟擺擺手,“上位尋常問話,用不着太過在意,就是閒聊罷了。”

劉三吾心裡發苦,他哪敢真的當成閒聊啊,不過他到底沒有站起來。

“太師說的是,我琢磨着,應該用心培養,凡是考入學堂的西南學生,都要給予扶助,提供學費,幫助安頓。再調派最好的老師,確保成才。”

張希孟突然一笑,“劉山長,按你這麼說,是不是往後應天的學子,應該去西南,讀龍場中學啊?”

劉三吾頓時大驚,忙道:“太師,我沒有這個意思,請太師萬萬不要誤會……”

張希孟擺手,“不必如此,我想說的是,對學生務必要一碗水端平,有困難,不管是哪裡的學生,都是一樣。或許西南多一些,或許其他地方少一些,但總之只要是有難處,就要一視同仁,不可區別對待。”

朱元章也頷首笑道:“太師所講,正是咱心裡所想,說到底,還是公平!教化學生,等同於開疆拓土,如果拿捏不好分寸,主事之人可是要背上千古罵名的。”

劉三吾又是渾身一振!

能躋身這一桌,固然是給足了自己臉面。

但是這些話卻和刀子差不多,全都往自己身上招呼,刀刀見血,直戳要害,確實是有點疼啊!

而且他們提出的要求,也着實難辦。

你說要優待西南的學生,人家跟你講別的地方也有處境不好的學生。

要求公平對待學生,又把教化看得這麼重。

毫無疑問,西南,西北,偏遠的地方,任務更重!

這要是不拿出一點對策,自己這個山長,就成了罪人了。

“啓奏陛下,臣,臣竊以爲在分配名額的時候,可以更加公允一些……我就在想,沒有足夠學生考進來,就不設考點,是不是合適?就,就拿這一次來說,如果沒有庶寧前往貴州辦學,西南三省,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設立考點。同樣的情況,還有西北幾省,秦王和晉王都打算設立一所學堂,西域方向,教化任務,更加繁重,甚至還要面對帖木兒勢力……我以爲能不能選派一批優秀的老師過去,並且派遣學生,互相往來交流……畢竟總不能再靠着庶寧去西北辦學,解決這事情吧?”

聽他這麼說,張希孟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就是這個意思,公平是我們的理念,壯大國朝,推行教化,鞏固疆土,又是我們的實際需要……應該怎麼權衡,正是你們的使命所在!”

劉三吾連連點頭,“多謝太師教誨,下官明白了。”

老朱笑了笑,“太師的話,你明白最好,不過咱要看到效果,立竿見影的效果……江西的水平確實高,這點咱也知道,但是江西學子在濟民學堂的比例太高了,要壓縮。同樣的,還有山東學子在復旦的比例,北平學生在北平大學堂的比例……都要往下壓。不要覺得不公平,咱拿着大明的財稅,養了這麼幾所學堂,要是還不滿意,那就有些貪心不足了。”

劉三吾苦兮兮點頭,說到底,還是要割肉啊!

不過他也沒有辦法,事情到了今天,也只好如此了。

相比起幾年前,大明的條件又好了很多。

除了三所頂尖兒學堂,以北平師範學堂爲首的十家師範學校,已經陸續招生,並且已經產生了畢業生。

比如張庶寧在龍場辦學,即吸引了一些師範學生過去。

他們對於考入濟民學堂也是鬥志昂揚。

或許他們不行,但他們的學生一定能行!

此時正是師範學生大批量畢業的前夜……過去推行興學令,最多也就是識字罷了,到了這一次,卻是可以進行分科教學,推行新的知識。

冥冥之中,張庶寧的舉動,都推動了大明的教育事業往前走。

上一次,是打破富貴高門對學堂名額的壟斷。

這一次卻是推動教育資源向全國平均。

而且很明顯,這一次是往西平均。

西南,西北,這些地區,將得大批投資,同時還有一大批的優秀教師加入。

整個局面,絕對會大爲改觀。

就在他們聊天的時候,張庶寧已經騎在馬背上,一身喜慶的大紅,將新娘子的三十二擡大轎,迎接了回來。

很難得,這一次他沒有拒絕。

畢竟這是他認準要牽手一輩子的人。

此外,以夏知鳳現在的科學成就,她的確當得起。

夏知鳳不光提出了地圓學說,而且在力學上面,也很有建樹……她現在正在鼓搗微積分和萬有引力。

如果不出意外,在二十四五歲之前,覺得有希望拿出成績。

而且夏知鳳可不是那種會把餘生拿來尋找神明的人,更何況又有張希孟的指點,今後這丫頭,註定是科學史上的豐碑!

有些待遇,也是理所當然。

張庶寧將新娘子送進了洞房,回過來,各處敬酒。

不用擔心,體貼的張老二已經把張庶寧的酒水都換成了白開水。

唯獨到了劉三吾這裡,張庶寧換回了正兒八經的烈酒。

“老山長,過去學生給你添亂了。”

劉三吾慌忙道:“可不能這麼說啊!你的苦心我都明白,說起來能有你這個學生,是我面子有光!”

張庶寧連忙點頭,隨後很認真道:“多謝老山長體諒,今後孩子們就要拜託先生了!”

劉三吾慌忙道:“放心,我明白,這是關乎大明前途的大事,我又怎麼會湖塗!回頭我就聯合其他各個學堂山長,共同上書,針對考試名額,進行重新分配!”

張庶寧連連道謝,他又陸續到了其他的桌子,最後他纔去了位於東跨院的學生區,自己的學生們都等在這裡。

《從斗羅開始的浪人》

“山長,你好帥氣啊!”

張庶寧臉色微微漲紅,“我能教你們的就這麼多了,記住了,往後成親的時候,一定不要請太多人!”

說完這話,張庶寧一扭頭,直奔着茅房就走,身背後是學生們瘋狂的爆笑……

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一章 元末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
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一章 元末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