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

張希孟道:“陛下,臣可以來教書,但是請陛下務必不要進入武學,僅僅擔任名譽山長即可!”

“咱是大明皇帝!沒有不能當的!”朱元章氣吼吼道。

“大明皇帝自然沒有限制,但是學員的父親就要受到限制。臣以爲陛下還是不要干擾正常教學纔是。”

張希孟毫不相讓,而且還振振有詞。

朱元章很顯然不甘心,咱作爲洪武皇帝,權力是無限的,你們要是胡亂教導咱的孩子怎麼辦,咱必須盯着!

可張希孟卻有另外的看法,這個所謂學堂,真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地方,別看是培養皇子的,但是從這個學堂畢業出來,最多最多,也就是個試百戶。

這是張希孟的底限。

這也是他對所有學堂的底限,不管標榜多高的學堂,濟民書院,復旦學堂,全都一樣……你裝了一肚子風雷,也給我乖乖去地方當書吏,寫公文,跑鄉村。

不用個十年八年,把冷板凳坐熱,我就不提拔你。

換成武將,不管多大的天才,你也從試百戶,總旗做起,先了解士兵的基本訓練,吃喝拉撒,把這些基礎學會了,然後再談別的。

張希孟不否認有天才,但是他弄得這一套教育方式,更多的卻是預防飯桶。

換句話說,這個武學,教的也就是最基本的內務隊列,讀書識字……幾個皇子進去,學了幾年下來,也就能當個基層軍人,絕對成不了人才,當不成獨當一面的大將。

什麼徵西大將軍,那更是做夢呢!

你想想,這麼一所學堂,朱元章當山長,張希孟跑去教書,這是幹什麼啊?

其實張希孟沒有直說,你姓朱的就別做夢了,你家那幾個娃,不是什麼天才,也別期望太高,先學着做個老實巴交的合格武人就是了,別琢磨着一步登天的事情。

朱元章顯得有些遲鈍,還真沒跟上張希孟的思路。倒是馬皇后,還真比老朱敏銳,她酌量道:“陛下,前些時候,精挑細選翰林官教導皇子,在他們身邊安排宦官……結果如何,陛下也都看見了。現在把他們送入武學,就安排普通人來教導,也別有什麼特殊。要的不是他們如何如何上天入地,只要能學着當個忠臣孝子就好。若是陛下一定要插手,又把張先生叫來,那就失去了這事情的本意,反而不美。”

朱元章眉頭挑動,思忖再三,沉聲道:“既然如此,那,那就讓耿炳文負責教導吧!等,等他們學成之後,咱,咱再想辦法。”

說實話,朱元章有點意興闌珊,他是苦出身,對待幾個孩子,還真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給他們。

對待太子如此,對待其他孩子雖然差了一點,但大概也是一個思路。

耿炳文在淮西諸將當中,非常不顯眼。

像徐達,常遇春這些人,全都是以勇勐善戰着稱,到了戰場上,屬於殺神附體,橫衝直撞。

可耿炳文不一樣,他這些年最大的功勞,就是朱元章領兵討伐陳友諒,決戰中原之時,他在後方戒備,主要對付張士誠。

你說這不算功勞,肯定不能夠!

甚至徐達在私下裡都說,耿炳文治軍嚴謹,一絲不苟。他練出來的兵,當爲大明諸將第一。

很顯然,老朱也放低了對皇子們的要求,僅僅先讓他們當個好兵罷了。

不過朱元章思量再三,還是決定把一個義子派到了武學,這人就是指揮同知平安,也就是這一次朱棣撞去的軍營的頂頭上司。

朱元章還特別把義子叫到了宮裡,跟他說了好一會兒話,這纔派他過去,看顧皇子。

看到這個組合配置,張希孟一陣恍忽,他甚至覺得靖難之役要提前開打了。

要不要把李景隆也派來,那就完美了。

還真別說,很快老朱就彌補了這個遺憾,李景隆竟然通過了選拔,被塞到了武學,跟朱棣成了同窗。

李文忠因爲他爹李貞的關心,成親很早,李景隆雖然比朱棣低一輩,但卻比朱棣還要大幾個月。

這小子隨他爹,長得驢高馬大,人模狗樣的。

對待師長,還彬彬有禮,說話一套一套的,頗受長輩喜歡,屬於別人家的孩子那種。

事情的發展,正在超出張希孟的控制,他覺得這麼下去,很有可能不會爆發靖難之役,或者直接點,這幫人都會倒戈卸甲,以禮來降。

然後是應天歡迎你,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對於這個結果,張希孟也沒啥好主意,他反對老朱插手,朱元章就選了幾個平庸的人,來管理武學,又從勳貴家中,挑了個老實巴交的李景隆來伴讀,張希孟還能說出什麼來?

要不然把你家的孩子送進來?

咱們再把徐達和常遇春的公子也安排過來?

來一個羣英薈萃?

張希孟乾脆搖頭了,或許這就是天生的緣分,他也沒有辦法。

愛咋咋地,有自己在,還真能翻了天不成?

張希孟沒有料到,有些人或許天生就是惹事的。朱棣這混小子,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弄到了一方假的徵西大將軍印。

然後就又出事了,這貨竟然在學堂裡,公然發告身,委任官吏了。

作爲朱棣的好玩伴,雖然張庶寧還沒有到入學的年紀,朱棣提前給他發了個軍師祭酒的官職。

字寫得歪歪扭扭不說,紙也是皺皺巴巴,倒是上面的大印,通紅通紅的。

“四,四殿下殺了叔叔家的雞,用雞血按的。”張庶寧低聲說道,滿臉嫌棄。

張希孟卻也無可奈何,心說你嫌棄啊,別人還求之不得呢!

事情還真讓張希孟猜對了。

朱棣這混小子,竟然靠着濫發告身,拉攏了一批手下。

裡面有指揮使,指揮同知,還有千戶,百戶,呼啦啦地湊了好幾十人。

一羣十來歲的孩子湊在一起,還能幹什麼?

尤其是這種尚武的地方……此前朱院長也辦過武學,但那都是針對軍中孤兒,還有些將門子弟,而且也不是連續的。

像這種皇子大舉參加的,還是第一次。

別的且不說,伙食是相當不錯的。

有魚有肉,小傢伙們吃飽喝足,一個個精力爆棚。

朱棣有兩大絕學,除了濫用大印,籠絡人心之外,他還會講故事,哪怕說話一套一套的李景隆也比不過他。

很快朱棣就籠絡住了一大堆的文武羣臣,讓他們老實聽從自己的調遣,唯命是從了屬於是。

朱棣這麼幹,當然不是光顧着好玩。

他要報復,結結實實報復老二和老三。

你們在宮裡,弄了一堆人,靠着人多勢衆來欺負我。

現在出來了,我也籠絡一羣人,我就要打回去!

雖然單挑我也不怕你們,但是人多勢衆,仗勢欺人,那感覺是真好!

不出意外,就在武學成立不到半個月,一場大規模的內戰爆發了。

朱棣籠絡了五十多人,分成了六個小隊,有人主動吸引敵人,有人擔任主攻,有人圍追堵截,有人負責支開老師……咱也不知道跟誰學的,朱棣還真安排得妥妥當當,滴水不漏。

朱樉和朱棡卻也不是孤家寡人,他們倆都是皇子,腰裡有錢,經常買些零食,卻也籠絡了十幾個人,平時呼啦啦的,還挺威風。

可是這一羣乾飯人站腳助威還行,指望他們衝鋒陷陣,那是想也不要想。

朱棣領着好幾倍的人殺出來,這些小子撒腿就跑。

朱樉和朱棡見勢不妙,也想逃跑。

哪知道朱棣一個縱身,直接撲了過來。

“還想跑啊!做夢去吧!給我打!”

這兩位算是倒了黴,被朱棣一夥圍着打。

“朱老四,你,你無恥,你偷襲!以多勝寡,這不公平!”

“呸!”朱棣冷笑道:“你們欺負我的時候,怎麼不說了?那時候你們不是說嘛,有本事也讓我找人啊!現在我找來了,如你所願,給我狠狠打!”

這一場大規模的戰鬥,一直持續了一刻鐘,直到耿炳文甩開了幾個小崽子,趕了過來,這纔算制止了戰鬥,其他人一鬨而散。

只餘下朱老四一個,還有鼻青臉腫的老二和老三。

“你怎麼不跑?”耿炳文憤怒問道。

“跑什麼?人是我打的,一人做事一人當,想怎麼罰就怎麼罰吧!不過有一點,二哥三哥,要是我捱打了,下一次,我加十倍,算到你們頭上!”

朱棣咬牙切齒,簡直就像個小惡魔。

朱樉和朱棡都傻了,他們氣鼓鼓的,想要靠着老師報仇,結果朱棣這麼一句話,弄得他倆不會了,朱棣這個兔崽子,他是真的幹得出來。

萬一他下一次召集更多人,打得更狠該怎麼辦?

面對朱老四的威脅,這倆貨慫了。

“只,只要你別欺負我們,過去,過去的事,可以一筆勾銷。”朱棡結結巴巴說着。

朱棣又看向了朱樉,“二哥怎麼說?”

朱樉的臉色一變再變,終於無可奈何,“我,我是二哥,不,不會跟你一般見識。”

這一刻的朱棣,萬分得意,徵西大將軍打贏了人生中的第一場大戰,必須要慶祝一下!

隨後朱棣就被抓走了,抓走他的罪名可不是欺負兄長,而是僞造公文!

“你給咱聽清楚了,這回打你,可不許找二哥三哥報復,不然咱給你加一百倍!”

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六章 論守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
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六章 論守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