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

張庶寧到底是離開了學堂,前往夏河寨千戶所。

臨走的時候,他的老師足足和他談了一整夜,都在勸說他,不要去幹這種註定不會成功的事情。

“孩子,你天資很高,又很努力,將來前途不可限量。以現在的大明來看,無非南濟民,北復旦,兩家三七而分。孩子,你要是真想有成就,就該讓咱們學堂勝過濟民,成爲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學堂纔是。”

張庶寧只是低着頭,“那北平大學堂呢?算什麼?”

“算投機取巧,算學堂的恥辱!現在孫相就是起自山東,我們的機會到了。先生我主持清查人口田畝,如果接下來朝廷能在這一塊用到我的主張,你們的機會都能到來。再過幾年,通過門下省考試,入朝爲官,光宗耀祖,這是多好的事情!伱又何必跟自己的前程作對?你幫那些窮苦子弟,不過是異想天開。”

老師苦口婆心,“我見了太多這種孩子了,他們普遍遲鈍,愚蠢,懶惰……別說什麼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其實他們根本不行。沒有見識,沒有擔當,更不知道努力上進,總而言之,這個天下,讓他們讀書認字,已經是天恩浩蕩了。他們能當個工匠,做個賬房,在鄉下幹體面的事情就挺好的,登堂入室,他們不配的。”

……

行走在路上,張庶寧的腦袋裡,不斷閃過老師的話,從調查人口田畝起,張庶寧就非常欽佩這位老師,甚至跟朱棣寫信,讚美過自己的老師。

可這一次的交談,讓張庶寧嚴重懷疑,自己老師到底是怎麼樣的人?

他的確是把自己看成了很重要的門人弟子,不然他不會這麼肆無忌憚,把心裡話都說出來了。

但這番心裡話,又讓張庶寧很不舒服,身爲復旦學堂的名師,確實可以瞧不起窮苦人,他們不一樣。

那自己這個宰相之子,是不是可以瞧不起大多數人?

爲什麼老師會對窮苦子弟那麼鄙夷?

他講的究竟是不是事實?有沒有道理?

就算沒有道理,又錯在哪裡?

張庶寧依舊沒有什麼思路,不過這一次,他不想去請教老爹了,他希望自己尋找答案。

夏河寨千戶所,臨近海邊,本是爲了防備海寇設置的。

千戶所的成員,多數是當初山東紅巾,算不得明軍嫡系,條件並不好。

算上週圍,一共五所蒙學,一所小學,一所中學。

按照現在大明的學制,蒙學和小學,都算是義務教育範疇,到了中學之後,就需要自己花錢了。

這就有些類似歷史上的縣學、州學、府學。

等中學結束之後,對於學生來說,大致有這麼幾個去路……沒法繼續讀書的,自然就要工作,憑着中學學歷,讀書識字,大致能找個賬房一類的活兒,勉強可以衣食無憂。

情況好的,可以選擇進入布政使司學堂,這是各省設置的學堂,能針對性培養一部分人才。

比如安排他們,進入本省學堂,擔任教師等等,有些也能僥倖通過考試,直接進入衙門做事,只不過要從最低級的開始。

相比之下,只有最頂級的那些,通過考試,才能進入濟民學堂,復旦學堂。

只要進入這兩個學堂,基本上一隻腳踏入了官場,就算不願意邁進來,如張桓一般,前去經商,坐擁人脈,也是前途無量。

總而言之,立國十年的大明,雖然在教化上面的投入很驚人,但整個體系還很粗糙,頂尖兒的學堂太少,好的教師更少,各級學堂,良莠不齊,成材率也十分參差。

張庶寧回想自己的經歷,他大約在七歲之前,就學完了蒙學和小學課程,隨後讀了一段時間中學課程。

然後就去參加了濟民學堂的考試,很順利通過考覈……如果不是遇到了黃觀,夏知鳳幾個天才到不行的傢伙,張庶寧就是妥妥的學霸,神童。

毫無疑問的那種。

現在想想,真的是自己多厲害嗎?

似乎也未必……畢竟自己穿開襠褲的時候,就坐在老爹的書桌上。

很多教材就是老爹編撰的,多少人想得到老爹的指點而不可得,自己卻是輕而易舉,還有點聽得厭煩了。

不算老爹,自己的母親也是朝廷尚書,度支局提舉,還有那些往來的人,隨便拿出一個,誰不是名動天下的人物。

這麼好的條件灌注在自己身上,侄兒張桓跟自己比,那纔是天差地遠呢!

張庶寧詢問老爹,是否公平,其實更應該問問自己,公平嗎?

你享受了那麼好的一切,你又準備怎麼做呢?

很早的時候,張庶寧就想當一名老師,後來他漸漸覺得,功名利祿對自己來說太容易了,幾乎是唾手可得。

只有成全別人,造就更多人的成功,纔是自己的快樂。

但是到了今天,張庶寧又有了新的感悟,或許不僅是自己的快樂,也是自己的職責所在。

“這是我給你們準備的一百二十篇文章,你們必須讀熟,其中關鍵的語句,我已經圈好了,必須背誦下來。一個字都不許錯!”

“還有,這是三百道算學題目,必須吃透,刻在心裡,不管怎麼變幻,都要掌握!”

“再有,就是這一千條常識,也都給我背下來!”

……

張庶寧面對着五十幾名夏河寨的學生,發出了自己的命令。

“我已經和你們的父輩談過了,我給他們立下了軍令狀,我要至少送十個人,進入復旦學堂!他們也答應我,只要能送進復旦學堂,他們都會聽我的安排,你們誰不聽話,立刻拖出去打手板。哪怕打死,他們也不會管的!”

從這天開始,夏河寨中學,就進入了軍營的狀態。

甚至有家長主動過來,幫着在外面站班。

有哪個學生逃課,有誰不聽話,立刻抓起來,不用老師動手,直接就往死裡打。

當真是沒有半點客氣,其中最皮的一個小子,他逃出去,下河摸魚,結果讓他爹抓到,直接吊在了河邊的柳樹上,扯下衣服,直接拿柳條抽打,等張庶寧趕來的時候,渾身上下,已經沒有一塊好肉了。

然後爺倆抱在一起哭!

“你咋那麼不知道好歹!能進復旦學堂,就跟考上進士差不多了,那是改換門庭,光宗耀祖的大事啊!就算拼了這條命,那也值了!再有一次,我就打死你,你死我也死!讓咱爺倆,成十里八鄉的笑話!”

漸漸的,夏河寨中學的孩子們,沒誰敢偷懶。

他們每天只睡兩個時辰,沒有休息,沒有娛樂,天不亮就爬起來,去外面跑操,背書,然後上午做算學題,下午背文章。

到了晚上,再練習考試用的館閣體字跡。

張庶寧發現,有些他覺得很平常的東西,這些學生都不知道。比如應試的字體,這一點他在很小的時候,就一清二楚,可是這幫學生,竟然連規規整整寫字都做不到,彷彿從來沒人告訴過他們。

還有怎麼寫文章,如何用例子,這更是張庶寧早就爛熟於心的東西,畢竟他爹講什麼,張庶寧還能不知道!

但是很可惜,這些學生真的不知道,原來的老師,甚至還拿論語來當寶貝。

張庶寧看得頭皮發麻,你們寫論語的句子,就算是對的,也會扣分的。張庶寧只得又訂購了一批報紙。

每天安排人專門朗讀報紙,然後讓學生做筆記。

“你們記住,考試從來考的不是才華,尤其是文章詩詞的比例越來越低之後。很多時候,考的就是技巧,經驗。最後的一個半月,我會帶着你們做各種考卷,你們可以不懂這些題目,但是務必給我記在心裡頭。多記住一道題,多答對一個字,你們就多一分進入復旦學堂的機會!”

到了最後一個半月,試卷還真送來了。

這些卷子,有幾套是胡儼出的,還有十幾套是黃觀出的,其中出的最多的是夏知鳳,她從應天送來了足足二十套。

這幾個人,都堪稱學神級別,他們雖然不在復旦學堂,但是卻很瞭解復旦學堂的風格,尤其是夏知鳳,她甚至把每一道分解開,告訴做到哪裡,可以得多少分數。

對於學生來說,只需要廢寢忘食地玩命就是了。

幾個月下來,這些千戶所子弟,從最初的頑劣迷茫,到現在信心滿滿,鬥志昂揚,他們很清楚自己的進步有多大。

這裡面不乏比張庶寧大好幾歲的年輕人,但他們對這位小先生,無比尊重,甚至敬若神明,簡直比他們的父母還重要。

轉眼之間,考試的日子就臨近了,張庶寧親自帶領這一批學生,趕到了曲阜。

很顯然,他們應該算是一大堆前來應試的學生中,最狼狽的那一批,不少人還穿着草鞋,打着綁腿。

這是哪來的一羣放牛娃?

你們走錯地方了吧!

牲口市場在那邊呢?

張庶寧倒是很坦然,“去吧,對得起自己就好!”

學生們用力頷首,邁着堅定步伐進入了考場。

兩天考試下來,剩下的就是等待。

張庶寧陪着他們,一起等着。

足足過了七天,考試結果出來了。

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有多達十八人,通過了考覈,雖然他們排名普遍偏後,但到底是通過了。只不過出了點小問題,學堂方面臨時決定,需要增加一場考試。

得到消息之後的學生們都傻了,他們從房間裡衝出來,大家聚集在一起,滿腔悲憤,切齒咬牙。

學堂什麼意思,還不明白嗎?

這麼多年,都沒有加試之說,爲什麼今年要加試?

說沒有針對,誰能相信?

“先生,你讓我們玩命學,讓我們加倍苦讀。我們都聽先生的。可現在呢?先生能不能告訴我們,苦讀還有用嗎?”那個被吊在柳樹枝的皮小子,哭着問張庶寧。

他這一次很走運,排在倒數第二名通過。可如果加試一場,估計就要落榜了。

張庶寧伸出手臂,拍了拍學生的肩頭,沉聲道:“別怕,這是大明朝,不會允許那些人爲所欲爲的!”

學生們漸漸平靜下來,只是滿腹的悲憤還在,他們只覺得小先生不過是安慰大家罷了,難道還能真的扭轉乾坤?

可就在下午的時候,又傳來了消息,新任布政使高啓,前來曲阜,查看學堂錄取情況……希望的火焰,又燃燒了起來。

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
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