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

張希孟扶着太陽穴,腦殼很疼很疼。

錢用壬雖然很蠢,但是他很聽話,尤其是當他一心討好張希孟的時候,那就更不用多說了,對待高麗,絕不會客氣。

可問題是爲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覺得應該對待蠻夷懷柔,或者說他們覺得,只要對待別的國家好,就能換來同等回報?

這種想法毫無疑問是可笑的,可偏偏又有那麼多人深信不疑。

如果不弄清楚緣由,徹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會很麻煩的。

畢竟當下靠着他,靠着老朱坐鎮,下面人還不敢反駁,只會乖乖做事,但光靠着個人肯定不行的,多強大的個人,都會有扛不住的那一天。

唯有形成強大的社會共識,得到足夠的支持,興許纔有希望。

只是要怎麼講,才能把這事情說明白呢?

張希孟又開始了搜腸刮肚……他覺得自己需要乾的事情非常非常多,除了物理化學之外,還要關注外交,要努力寫書,要教育培養人才,改變天下人的腦殼,灌注進去全新的思想。

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就在張希孟思索的時候,有人登門了。

“張相,沒有打擾吧?”毛貴戰戰兢兢地問道。

張希孟看到了他,忍不住一笑,“毛將軍,你有什麼事?莫不是學業的事情?我看你通過了考試啊!”

毛貴的臉很黑,也很尷尬,“張相,在下確實通過了考試,只是,只是我家三個小子,考得都比我好。”

“那,那不是好事嗎!”張希孟不解道:“父子同考,全部通過,三個兒子,青出於藍。我說毛將軍,該你請客,我要吃席啊!”

毛貴哭了,“張相,我最初也是這麼想的,直到我家那三個小子跟我說……他們跟我說,讓我努力點,萬一在學堂還落到後面,可就不好了,會讓他們覺得很丟臉。”

張希孟翻了翻眼皮,突然笑道:“毛將軍,我恐怕你不是在意這幾句話,而是在乎這幾句話會真的應驗吧?”

瞬間,毛貴老臉漲紅,無言以對。

要是小孩子調皮,說兩句過分的話,毛貴不會在意,他對孩子還是很有耐心的。

現在的問題是這幾個小兔崽子,說的話很可能會變成真的。

畢竟三十不學藝,毛貴這個年紀,已經不適合當小鎮做題家了。他能通過考試,純粹是經驗所致。

如果繼續學下去,毛貴覺得自己未必能進步多少,倒是幾個兔崽子,會突飛猛進。

到時候很可能出現他這個當爹的,要讓孩子給他補課。

或者乾脆他不合格,留級了,兒子們在他前面畢業……要是那樣的話,毛貴覺得自己可以死了算了。

這日子沒法活了,他是怎麼想的,竟然要來讀書?

讀書也就罷了,不該讓那三個兔崽子也上學。

父親尊嚴,家長的臉面,迫使毛貴不得不來拜見張希孟,甚至希望張希孟能幫忙,走走後門……

“張相,你看這樣行不?我自會盡力讀書,但是到了考試的時候,對外宣佈一個成績,保證我能比那幾個小子好就行!”

張希孟直接給了毛貴一個大白眼,“雖然我很理解你爲了維護父親尊嚴的想法,但是這種歪門邪道,非常不合適,也會帶壞學堂風氣,我是無論如何,不會幫你作弊的……而且你要是沒有那麼本事,在分數造假,學堂的人提出挑戰,你會露餡的。”

毛貴面色悽苦,他對天發誓,當年指揮北伐,和元廷浴血奮戰,也沒有今天這麼艱難過。

“張相,你一定要幫幫我啊!”

張希孟深深吸口氣,努力想了想,低聲道:“毛將軍,事到如今,只能在專業上下手了。雖然學堂前幾年是基礎課,但是每個學科對基礎課的要求不一樣。你現在比較弱的,估計也就是算學一類的。其他能夠死記硬背的,應該問題不大吧?”

毛貴繃着臉,無奈道:“張相,你不知道,我們家那三個東西,還挺聰明的!好些文章,順兩三遍,就能背下來,我,我怕是不行啊!”

張希孟無語了,這恐怕是第一個發愁孩子太聰明的爹!而且連死記硬背都不行,估計毛貴是真不行。

他大概率是會被三個兒子壓在身後,父綱不振,臉面全無……回到家裡,兒子們就會問他,你有什麼不會的東西,快來問問我們,老師留的作業寫了沒?千萬別再罰站了……

那個畫面太美了,張希孟一想都忍不住想笑。

最後實在是憋不住了,當真捧腹大笑起來。

毛貴也挺不好意思,只能無奈乾笑。

過了一會兒,張希孟突然停下笑容,想起了一件事。

“毛將軍,其實吧,你也是有優勢的……我問你,爲什麼把一些驕兵悍將甩去高麗,就能放心了?”

毛貴略微沉吟,這是張希孟要乾的,他倒是沒這麼想,不過現在看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高麗人,不沐王化,又不是中原漢人,華夏子民。苦一苦他們,也沒有什麼不妥的。”

張希孟含笑點頭,“這就是了,由此是不是能得出一個結論……內外有別!”

毛貴道:“確實如此。”

“那既然內外有別,又該如何處理對外的事務?毛將軍有什麼想法沒有?”

毛貴略沉吟,試探道:“是要對蠻夷用武?讓他們知道上國的厲害?”

張希孟淡然一笑,“假如武力不夠,又或者耗費太大,承受不住呢?”

“這……這我就不知道了。”

張希孟笑道:“毛將軍,這事情不算複雜,說到底就是一句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這個一心,就是利益!”

“利益?”

“對!就是國家利益!”張希孟直接破題。

毛貴不由得打起精神,上身微傾,認真請教道:“張相,能不能說得更仔細一些?”

張希孟笑道:“我們喜歡說家國天下,以家比國……其實這是有嚴重缺陷的,這麼說會帶來很多問題。”

“家和國到底是不一樣的,原因就在於家人之間,畢竟有着血緣至親,彼此是自家人。所以在對待家庭的問題上,更應該傾向於德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尊重,家庭和睦。但是到了國家,彼此之間,就失去了親緣關係,變成了陌生人。既然是陌生人,就不可能隨便委屈自己,成全別人。因此發生了爭執,就會更多選擇打官司,靠着王法來解決問題,所以在國家治理上,更該看重律法!”

毛貴連連點頭,“的確是如此,張相見解高明。”

張希孟一笑,“既然如此,那跟外國又該如何打交道呢?就比如我們和蠻夷之間,該如何處理關係?我們之間,只怕連最基本律法都沒有,說話靠的是這個!”

張希孟舉起了拳頭,毛貴看在眼裡,突然心中一動,當真是明白了一些東西……其實張希孟講的並不複雜,邏輯也簡單明晰,但是卻長久以來,很容易被人忽視。

就像針對蠻夷,覺得要厚賞,要收服人心,這也不能說錯。但這是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你對我好,我對你好。

進而國家之間,往往不是這樣的。

國家追求的是利益。

既然是要利益最大化,那就應該是拼命讓你對我好,然後好處我全吃了,卻不付出任何代價,這樣才最划算。

事實上,許多小國,都是這樣的。

畢竟你和他們談禮尚往來,談尊嚴國格,都太奢侈了。誰知道國家明年還能存在不,趁機大撈一筆,就算到了國破家亡的那一天,口袋裡有錢,也可以想辦法。

歸結起來,儒家士大夫,用仁義這一套道德,指導對外交往,其實是大錯特錯,南轅北轍的。

這倒不是說對外面一定要疾言厲色,揮舞大棒,動不動就喊打喊殺。

而是說仁義道德,沒法真正約束國家和國家之間的行爲,必須靠着強大的武力做後盾才行。

張希孟和毛貴仔仔細細談了一個下午,總算是把他的想法,跟毛貴徹底溝通明白了。

“毛將軍,回頭你寫一篇文章,交給我修改一下,然後以咱們倆的名義,發表出去。算是我們對高麗問題的共同看法。”

毛貴大驚失色,慌忙擺手,急得紅了臉,“張相,我,我怎麼能和張相一起寫文章,我,我不配啊!”

張希孟擺手,“毛將軍,你能以國事爲重,配合山東紅巾整編,功在大明,天下仰德。你有心求學,更是讓人欽佩。但是要真的讓你和孩童們一起上學,在課堂裡背書。那就是我不知通融,不會做事了。”

張希孟又道:“毛將軍,你也別覺得跟我寫一篇文章,佔了我多大便宜,從今往後,你要留心研究四夷的情況,把他們琢磨透了,分析明白了。這樣才能協助朝廷決策,維護大明的利益。”

張希孟語重心長道:“下次再遇到這種事情,我不想聽到禮部那些蠢貨講什麼仁義待之,講什麼厚往薄來,咱們大明的家底兒不多,經不起他們這麼出賣!畢竟這都是民脂民膏啊!”

毛貴深深吸氣,終於點頭,“張相,學生明白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三十章 淮西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
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三十章 淮西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