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

孫承宗發威果然非同凡響,東林黨的言官們立馬集體收聲,連彈劾奏摺都不敢寫了。錢謙益縱有千般算計也只能偃旗息鼓等待下次機會了,他要是還敢攛掇這些人去鬧事,估計倒黴的就是他了。

言官們一退,各部工作馬上恢復正常,戶部的來道宗立馬開始撥付銀兩,工部的畢懋康也馬上開始組織人手修建軍工廠,禮部的徐光啓也記起了自己還是帝師,終於敢進皇宮了。

軍工廠的建設終於開始了,按原定的規劃,首先要修建一個小高爐,先煉幾爐上好的低碳鋼再說。不管是槍管還是鑽頭、刀具,都需要鋼材,沒鋼材什麼都造不了,所以必須把小高爐建起來。

小高爐費不了多少時間,也用不了多少人,主要的人員還是用來修建廠房的。在規劃裡面,首先修建的是機加工車間,因爲現在除了鑽牀已經‘研製’出來了,其他牀子還在朱慈炅的腦海裡裝着呢,連個模型都沒有。所以必須儘快將機加工車間建起來,全力研製其他機牀。不然,等軍工廠建好了還只有一臺鑽牀,根本就造不成燧發槍。

這個研製其實就是朱慈炅將腦海裡的機牀圖紙用引導的方式教給徐光啓他們,朱慈炅首先教的是車牀。這車牀有個外號叫“工業母機”,爲什麼這麼叫呢?因爲這車牀其實兼具很多機牀的功能,只要有一臺車牀,就能慢慢做出其他機牀,就像母親生小孩一樣。而且車牀的精度越高,加工出來的機牀精度就越高。

車牀其實也不復雜,將鑽牀左右兩邊互換一下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說鑽牀是鑽頭轉而零件不動,車牀是零件轉而車刀不動。當然,要讓零件轉起來不掉,還要有一個圓柱形的夾具,將零件牢牢夾住。還有,車牀一般都是能自動進刀的,這個也不難,只要在齒條上加一個活塞帶動的小齒輪就行了。

朱慈炅將思路整理了一下,儘量將車牀和鑽牀的共同點找出來,然後纔開始教授一衆親信。

徐光啓他們果然一聽就懂,有一臺現成的鑽牀在那裡擺着呢,就將左右兩邊調換一下,然後再加兩個零件誰不會啊!

機加工車間不是一兩天就能建好的,爲了節省時間,朱慈炅決定還是先在乾清宮的偏殿裡做個車牀模型出來,先車個木頭什麼的試試,看有沒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等車牀定型了,直接就在工部其他作坊開始加工零件,這樣機加工車間一建好,馬上就可以組裝正式的車牀了。有了車牀,其他機牀很快就能造出來。

徐光啓他們想的辦法更快,反正鑽牀他們已經摸熟了,有沒有模型都無所謂了,乾脆在鑽牀模型的基礎上改一下,這樣光加工夾具和小齒輪就行了。

朱慈炅自然是沒什麼意見,只要他們能把這些機牀吃透就行,至於怎麼做,他不會過多的干涉,他巴不得這些人多開動腦筋呢。

車牀模型很快就做好了,徐光啓他們見識了神奇的自動進刀,無不目瞪口呆,在純手工加工的時代,這種半自動的機械簡直顛覆的他們的認知,原來加工東西還可以這麼玩!人根本就不用動,把零件夾上去調準位置,然後一按開關,機牀就自動開始加工了!

雖然是第一次做車牀,但前面已經有鑽牀模型打底了,而且用的大部分都是原來鑽牀的零件,所以機牀模型的加工效果很好,車出來的木頭氣缸不管是內壁還是外延都比手工加工的光滑了不知道多少倍。

這可是個了不得的進步,內壁光滑了,密封性能就加強了,密封性一加強,活塞的力就更大了,動作也更平穩了,機牀的精度也會隨之提高。加上外壁也車了一圈,整個氣缸看上去才真正像是個正規的產品,不像手工加工出來的,那粗糙的外觀,怎麼看都不像是高科技產品。

看到車牀的神奇之處後徐光啓等人的熱情更高了,不用朱慈炅催促,他們都一門心思就撲在新車牀上,吃透原理以後就開始不斷的改進,不到兩個月時間車牀就基本定型了。等機加工車間建好,車牀和鑽牀的零件就已經全部加工出來了。

第一臺車牀和第一臺鑽牀組裝調試完畢以後,徐光啓他們興奮的都忘乎所以了,竟然邀請朱慈炅去軍工廠爲機牀第一次正式生產按動開機按鈕!

如果是在現代,一國元首出門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古代就不一樣了,皇上出宮光護衛就得上萬人,其他太監、宮女、隨行官員不知道多少。

雖然麻煩,朱慈炅還是想出宮去看看,他來明朝這麼久了,就連外面的平民長什麼樣都不知道,這個樣子,以後怎麼能治理好國家。

他原以爲孫承宗和信王朱由檢會反對,就算不反對也會勸阻一下,沒想到他把出宮的想法一說,那兩人一點反對的意思都沒有。孫承宗還在繼續批閱奏摺,朱由檢倒是回了一句,但不是勸阻的,而是讓他通知駱養性,安排好一路的護衛。

也不怪他們兩個沒什麼反應,明朝的皇帝愛出宮是有遺傳的,他這到京城裡面逛逛還是好的,很多皇帝都愛到蒙古草原去逛逛,結果逛着逛着就有兩個回不來了!

既然沒什麼人反對,朱慈炅自然是欣然答應前往了。

第二天辰時,剛下早朝,朱慈炅匆匆的換了一身輕便的龍袍,便迫不及待的拉着秦明月出發了。雖然他沒叫什麼官員隨行,但那場面還是駭人之極:

整個隊伍怕不有兩三裡廠,前面是五千錦衣衛開道,後面是五千神機營殿後,中間宮女太監一排又一排的都不知道有多少。自西長安街到王恭廠沿路排滿了錦衣衛,真可謂旌旗如雲,遮天蔽日。

朱慈炅坐在隊伍正中間三十二個太監擡的龍輦上,頭頂是巨大的華蓋,後面站着秦明月和曹化淳兩大高手,龍輦左右還有信王朱由檢、太傅孫承宗、忠貞侯秦良玉、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打馬相隨,那架勢,不用貼通告,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是皇上出巡了。

這下可不得了了,整個京城都炸鍋了,所有人都拼命的向站滿錦衣衛的街道趕去,要是能一睹皇上的龍顏,這輩子就有吹噓的資本了。

朱慈炅看着道路兩旁跪了一地的平民百姓,心裡那個自豪啊,到現在他才真切的體會到古代皇帝的尊貴。這些可都是他的子民啊,正所謂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就算道路兩旁密密麻麻都跪滿了人,最多也就十來萬,這場面已經壯觀無比了。整個大明朝可是有將近兩億人口,兩億子民啊!他就是這兩億子民的共主!

明朝的皇帝還是比較親民的,並沒有清朝那種平民在皇帝面前只能趴着,不能冒犯龍顏的臭規矩。所以道路兩邊的平民都直挺挺的跪在那裡,伸長脖子仰望着他們的皇上,嘴裡好像還在讚歎什麼。

朱慈炅很想聽聽他們的讚美之詞,奈何剛開始一段是西長安街,這街道有點寬,那些百姓又不敢高聲喧譁,所以他一直聽不清他們在讚歎什麼。

待走過西長安街,道路就開始變窄了,朱慈炅終於聽見百姓對他的讚歎了,基本上都是同一句話:“哇,皇上好可愛哦!”

原來這些老百姓‘讚美’的是這個!朱慈炅頓時滿臉黑線,後面的秦明月卻是忍不住掩嘴嬌笑起來。

呃,好吧,一個六歲的小正太穿着個龍袍正正經經的坐在龍輦上,的確蠻可愛的!

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九章 明爭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
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九章 明爭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