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

若是以往大明有什麼重大的軍事行動,最多也就是抓緊時間準備糧草,然後通知相關領兵將領,檢查武器裝備,勤加操練士卒,等出征日期一到,將大軍一集結,再鼓舞一下士氣,就可以出發了。

現在就不一樣了,朱慈炅有太多的準備工作要做,像火炮,雖然在不久前的遼東大捷中出力不少,但暴露出的問題也不少。

首先就是數量太少了,這會的炮彈可沒有後世那麼大的威力,黑火藥跟黃色火藥的爆炸力比起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根本就不要指望一炮下去,炸出個幾米範圍的大坑,黑火藥做的開花彈也就能讓幾米範圍內的敵軍受點傷而已,要說破壞力,比散彈都不如。

按現在火炮的射程和射速,當對面騎兵發起衝鋒時最多也就有一輪炮擊的機會,所以,要想讓火炮在與騎兵的對陣中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就必須把數量堆上去,幾十門火炮也就能壓制幾千騎兵而已,面對十萬後金鐵騎,最少要準備五百門火炮,才能壓的他們擡不起頭來。

當然,火炮過後還有燧發槍,但現在的燧發槍同樣因爲火藥的原因而在穿透力上遠遠達不到後世步槍的標準,如果對面全部穿上盔甲,燧發槍基本就只能打馬了。

獅子博兔亦要用全力,可千萬不能小看敵人,裝備的發展一般都是根據實戰情況而選擇側重點的,如果皇太極看到了新式火槍和火炮的威力還使勁發展輕騎兵,那他就是頭豬。話說,他可能是頭豬嗎?

從後金現在的火炮射程和數量可以看出來,其實他們的冶煉技術已經相當不錯了,只是崇禎朝的時候他們光靠輕騎兵就可以打的大明還不了手了,再加上明軍火藥武器的拙劣質量,讓他們打心眼裡就看不起火槍和火銃,所以纔沒有注重重騎兵和火藥武器的發展。

現在戰場形勢已經完全不同了,朱慈炅可以肯定,後金吃了這次虧以後,一定會重視火藥武器,至於他們往哪個方向發展,是側重進攻發展重騎兵還是側重防禦發展火炮,那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說野戰要靠數量,那攻城戰就要靠射程了,畢竟後金也有火炮,而且還是4寸的榴彈炮,大明的五一八式榴彈炮在平地上還可以欺負欺負他們,攻城的時候優勢就沒了,除非造土臺,但每次攻城都造那麼多土臺,浪費時間不說,你就能肯定後金完全沒有辦法來拆你臺嗎?

結合野戰和攻城的需要,朱慈炅決定,明年揮軍去收復遼東的時候,最少要帶上三一七式榴彈炮,四一七式榴彈炮和五一八式榴彈炮各兩百門,而且還要試製射程更遠的五二零式榴彈炮或者六一八式榴彈炮,數量最好也能達到兩百門。

現在已經快十一月了,除去過年半個月休息時間,到遼東三月份解凍,中間總共就三個多月了,差不多正好一百天左右,按照現在平均每七天三十門大炮的生產速度,一百天最多能生產三百五十門大炮,這還不包括難度更高的五二零式榴彈炮或者六一八式榴彈炮,也就是說,大炮的生產速度最少要提高一倍才能達到要求。

至於新型燧發槍倒是沒什麼問題,從六月份裝備完天雄軍和秦軍之後,到現在,京營的新兵已經裝備了快十萬了,到年底基本上就可以把十五萬京營新兵全部裝備上燧發槍了,年後生產的那都是給其他部隊預備的。

關於火炮生產速度的問題,朱慈炅現在還真沒孫元化他們熟悉了,正好很久都沒和幾個親信聚聚了,朱慈炅乾脆直接把他們全部召來乾清宮,主要是商量火炮生產的事情,同時也可以藉機聚一聚。

現在他最初那幾個親信可不得了了,個個都是大忙人,朱慈炅如果不召他們入宮,也就早朝的時候能見個面,平時連說句話的機會都沒有。

像徐光啓,他要處理內閣的事務,還要主持禮部衙門的工作,還要教導鄭成功,還要研製望遠鏡,一天到晚忙的要死,他這個大弟子基本上已經被他給遺忘了。

像孫元化,他要主持兵部衙門的工作,還要主持火炮的生產和試射,還要訓練京營的炮兵,哪有空來宮裡和皇上閒聊。

還有畢懋康和王徵,一天也是忙的很,不但要處理公務,還要幫宋應星管理軍工廠的日常運轉,王恭廠那規模,放在現代那也是一個大型企業了,日常的採購,生產,實驗,財物,人事等等如果都壓在宋應星一個人身上,那他就算劈成兩半也管不過來。

當然,這五個人就算再忙,皇上召見他們還是不敢耽擱的,不到半個時辰他們就全部趕到了乾清宮。

朱慈炅特意找了個寬敞點的偏殿,擺了兩溜太師椅和茶几,讓他們分坐左右,邊喝茶邊回話。

現在時間沒那麼緊迫,朱慈炅倒不急於說正事,而是撿着他們比較感興趣的事情隨意問了幾句。

他首先問徐光啓道:“恩師,那個燧發槍用的瞄準鏡做的怎麼樣了?”

徐光啓摸着鬍子饒有興趣的回道:“這個鏡筒倒是簡單,用沙模一鑄,再夾車牀上車幾刀就出來了,這個鏡片就有點麻煩了,太小,手工研磨很困難,我正和王大人商量,設計個專用的磨牀來磨鏡片呢。”

朱慈炅點頭道:“嗯,這個瞄準鏡要是真做出來了,那用量就大了,是該設計個牀子來磨鏡片了。”

他又轉頭問畢懋康道:“孟候,那個左輪手槍做的怎麼樣了啊?”

畢懋康由衷的讚歎道:“皇上真是厲害,連那麼精巧的手槍都能想出來,樣品已經做出來了,還真能連發,只是那個轉輪有點太難加工了,如果要量產的話,怕是得設計個專門的車牀來加工轉輪。”

閒聊幾句融洽一下氣氛,差不多就該說正事了,朱慈炅把臉色一正,略帶嚴肅的道:“恩,這事先等等吧,朕這次找你們來主要是想說說火炮的事情,朕決定明年開春就率大軍去收復遼東,到時候起碼需要八百門各式火炮,依現在這個產量肯定做不出來,你們有什麼好辦法,都提出來議議吧。”

衆人一聽說要收復遼東了,都面露激動之色,但一聽說要八百門火炮,衆人不由都吃了一驚,然後都不約而同的看向孫元化,因爲這個火炮的生產一直都是他在負責的。

孫元化略微思索了一下,有條不紊的回答道:“三個多月做八百門火炮,這加工的牀子倒是夠用,但鑄造卻是有點拖後腿了,好在現在做粘土模的工匠都操練熟了,只要再招百來個人給他們打下手就行了。還有一個問題,鑄炮太耗材料了,這鐵礦石怕是供不及了。”

朱慈炅一聽,不由面露喜色,這鐵礦石對他來說壓根就不是什麼問題,只要鑄造進度能趕上就行了。他一拍巴掌興奮的問道:“現在還有多少鐵礦石,缺多少?招人的問題就不用說了,招兩百個都行,”

孫元化聞言,開口就算起來:“一門大炮如果按一千斤算,八百門大炮就是八十萬斤,鐵礦石對半算,就需要一百六十萬斤,現在王恭廠大概還有五十萬斤鐵礦石,做到過年就沒有了,採礦那邊一個月最多能採二十萬斤,三個月就是六十萬斤,還差大概五十萬斤。”

五十萬斤才二十多噸,對現代來說實在不算個事,不要說鐵礦石了,就算是鋼材,隨便一個鋼材店老闆都能馬上給你送來,但大明那會兒不行啊,採礦還是純手工作業,除非又用人去堆。

但朱慈炅卻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他自信的道:“恩,這個沒問題,不要按一千斤算,按兩千斤算,朕給你買兩百萬斤鐵礦石來,過完年就能到。”

孫元化不由好奇的問道:“請恕微臣斗膽,大明還有哪能買到鐵礦石嗎?”

朱慈炅奸笑道:“大明肯定是沒地方買了,我們不是還有個友好的盟國嗎,他們那鐵礦石多着呢,正好他們還欠朕幾千萬兩,讓他們送點鐵礦石過來抵點帳應該是沒問題的。”

這時徐光啓忍不住開口道:“皇上說的是佛郎機?”

朱慈炅點頭道:“恩,朕還是比較喜歡叫他們葡萄牙,以後就不要叫佛郎機了,他們不是佛郎機,佛郎機是另外一個國家。”

徐光啓趕緊拱手道:“微臣口誤,口誤,叫習慣了,請皇上恕罪。”

朱慈炅一揮手,示意他沒關係,然後又繼續對孫元化道:“初陽,我們現在能造五二零式榴彈炮或者六一八式榴彈炮嗎?”

孫元化面露難色道:“這個,造是都能造,但成功率太低了,六一八式榴彈炮微臣估計能強點,但五十門裡面最多能有十門合格的,五二零式榴彈炮估計成功率更低,這兩種炮微臣都試過了,太重了,澆築的時候稍不注意就廢了。”

朱慈炅一咬牙,拍板道:“能成就好,不行再多招點人,就做六一八式榴彈炮榴彈炮吧,做兩百門,三一七式,四一七式和五一八式也每樣做兩百門。在家裡多費點事沒關係,如果火炮太少,怕是壓不住建奴的兇性。建奴一向兇殘無比,發起狠來一個個都是不要命的主,如果不用火炮把他們壓住,前方將士的傷亡就慘重了。”

孫元化聞言,鄭重的點頭道:“請皇上放心,就算五十門裡面只能成幾門,微臣也會按時把火炮全做出來。”

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
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