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

五十萬明軍兵臨盛京城下,可以說既在皇太極的算計之中,又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之所以說是在他的算計之中,那是因爲他本來就打算誘敵深入,讓明軍分兵去把守佔領的城池,然後在盛京一舉擊潰明軍主力。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小皇帝竟然發了瘋一樣到處調集人馬,硬是又多調來二十萬人馬守城,到達盛京城下的明軍竟然達到五十萬之巨!

再退嗎?再退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旦丟失盛京就意味着整個遼東已無險可守,他後金只能退回建州,重新開始。面對大明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他不知道退回建州以後還有沒有希望再重頭來過,而且建州附近的複雜地形只能阻擋明軍一時,誰又能保證明軍會永遠被擋在建州之外呢?

所以,都已經到這份上了,不打已然是不行了。還好,他並不是一點勝算都沒有,首先,他這幾個月瘋狂鑄造紅衣大炮,已經造出了兩百多門,都隱藏在盛京城內,就在城牆後面兩百多步遠處,而且都調好了準星,炮彈的落點正好在城牆外兩百步左右,那裡,是明軍攻城的時候井闌停留的位置。

明軍現在的攻城戰術他已經研究了很久了,他們無非就是用火槍和火炮的射程優勢壓制城牆上的弓箭手,火炮他夠不着,再說那玩意一旦攻城士兵衝到城牆下面就必須停火,不然就會誤傷到自己人,只有火槍可以配合攻城士兵,一直衝到城牆上。

總得來說還是火槍的作用比火炮強,因爲爬城牆那段時間是正是最危險的時候,只要上面滾石檑木不斷,要爬上去很難,他故意丟掉海州和定遼中左衛,就是爲了麻痹明軍,至於現在嘛,嘿嘿,他倒要看看是明軍的火槍打得遠還是他的火炮打得遠!

這是防禦方面,在進攻方面他也想出了相應的對策,那就是給騎兵鑄造簡易的板甲、頭盔和盾牌,板甲是一塊很厚的胸甲,幾乎將騎兵的胸部和腹部全部護住了,他已經測試過了,火槍根本就打不動,火炮的散彈也很難擊碎,只有實心彈才砸的爛;而頭盔則分兩種,一種給人帶的,一種給馬帶的,強度和胸甲差不多,主要是護住人和馬的頭部,以免遭受致命的傷害;盾牌則是綁在左臂上的圓盾,可以護住人臉和馬臉。有了這套東西,火槍和火炮對騎兵造成的威脅就小了,到時候,趁他們攻城,一舉從側面或者後面衝過去,嘿嘿。

如果明軍只來二三十萬,皇太極可以保證讓他們有來無回,如果只來三四十萬,皇太極還有把握將他們擊潰,但是,現在來了五十萬,他這心裡就沒底了,這勝負還真不好說。

如果輸了怎麼辦?這點他也想到了,所以,明軍還沒來之前,他就將蒙古各部的頭領帶去看了他在城裡隱藏的大炮,將大部分蒙古兵全騙進盛京城裡給他守城;而且還以騰地方爲名,讓十五弟多鐸將盛京城內所有的女真族人全部帶回建州去了,也就是說盛京現在就是一座兵營,除了將近三十萬大軍,平民一個都沒了,而且絕大部分都是蒙古兵,他後金的兵只有兩三萬。

城外他也安排好了,他和多爾袞率十萬後金鐵騎隱藏在左側,代善和阿濟格則領着十萬蒙古和後金混編的騎兵隱藏在右側,全部配上了板甲、頭盔和盾牌,只等明軍一攻城,馬上從左右兩側偷襲。如果偷襲不成,他就會率後金騎兵迅速逃往建州,至於盛京,就留給蒙古兵和明軍去爭吧!

皇太極這兩個後手隱藏的很好,朱慈炅沒猜出來,孫承宗也沒猜出來,不過不管有沒有猜出來,這盛京必須打下來,所以,五十萬大軍抵達盛京城下以後,朱慈炅便下旨,開始造攻城器械,造好後立刻攻城。

話說在海州不都造過攻城器械了嗎,定遼中左衛都用的現成的,怎麼到了盛京又造呢?這個還真沒辦法,因爲盛京比海州和定遼中左衛的城牆高一大截,原來的井闌和雲梯高度就不夠了,那東西要鋸短還可以,要加長的話,比做新的還麻煩,而且還不能保證強度,所以還不如造新的。

明軍總共有五十萬大軍,直接攻城的卻只有二十萬人,五十萬人造二十萬人的攻城器械還是很快的,五天時間基本上就造好了。

第六天,天氣晴朗,碧空萬里無雲,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明軍卯時就開始集結,到辰時已經擺好陣型,目標直指盛京城,一場決定大明和後金國運的大戰即將拉開序幕。這是一場註定要載入史冊的大戰,雙方投入的直接參戰兵力都將近百萬,在世界歷史上都相當罕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將是一場曠世大戰!

明軍還和攻擊海州的時候陣型差不多,最前面時三百門六一八式榴彈炮一字排開,左右兩邊是秦軍和東江軍推着井闌和攻城車隨時準備發起衝鋒,中間是禁衛軍第一軍團的五萬火槍兵嚴陣以待,再後面則是一衆禁衛軍護衛的崇正皇帝朱慈炅,至於天雄軍和關寧軍則在左右後側的大營外列陣,並沒有參與攻城。

辰時一到,明軍火炮開始轟鳴,“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一排排實心彈砸向盛京南面的城牆,城牆上的箭垛慢慢變的殘缺不全。

詭異的一幕出現了,明軍持續轟擊了將近兩個時辰,轟的熱火朝天,後金那邊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沒有騎兵偷襲,沒有火炮還擊,甚至連個罵陣的都沒有,他們好像放棄治療了一樣,隨你怎麼轟,就是不動彈!

眼看着城牆上的箭垛就要被削平了,朱慈炅的臉上卻露出了猶豫的神色,到底要不要直接攻城呢,這一開始攻城,皇太極絕對會來偷襲,兩側的關寧軍和天雄軍擋的住嗎?

發現朱慈炅在那猶疑不定,孫承宗走上前來鼓勁道:“皇上放心,在絕對實力面前再多的陰謀詭計都沒有用,皇太極這次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使計誘敵,卻忽略了戰鬥的根本是要殺傷敵人,現在我大明五十萬大軍毫髮無損的集結在此,他縱有千般算計也沒用了。”

朱慈炅還是有點猶豫的問道:“真的嗎?”

孫承宗自信的回道:“只要我們不自亂陣腳,皇太極必敗無疑!”

朱慈炅聞言,想了想,果斷的下旨道:“傳朕口諭,讓盧象升、孫傳庭、曹文詔、毛文龍都謹記自己的職責,不要管其他軍團,如果那路出了問題,朕自然會派中軍前去支援,他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四個錦衣衛的傳令兵迅速出列,向四個軍團的大陣奔去。

半個時辰後,城牆上的箭垛終於被削平了,朱慈炅慢慢的放下望遠鏡,站起身來,深吸了一口氣,隨後朗聲道:“擊鼓,進軍,開始攻城。”

“咚咚咚咚”低沉的鼓聲響遍整個戰場,秦軍和東江軍的攻城部隊推着井闌和攻城車從兩側涌出來,不一會兒就排好了陣型,隨後,孫傳庭和毛文龍幾乎同時把手向前一揮,大喝道:“衝。”“衝。”

令旗揮舞,前排的明軍隨即爆發出沖天的吶喊聲:“衝......啊......”

一排排井闌和攻城車快速向前推進,很快井闌達到攻擊位置,一隊隊火槍手開始向井闌上爬去。

就在此時,盛京城內突然響起火炮的轟鳴聲,“轟轟轟轟”,一排散彈準確的罩嚮明軍的井闌,“啊啊啊”正向井闌上爬去的火槍手頓時死傷無數。

緊接着,明軍的左右兩側響起滾雷般的馬蹄聲,兩邊出現無數的騎兵,瘋狂的嚮明軍大陣衝來。

朱慈炅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嚇的渾身一顫,手裡的望遠鏡都差點掉地上了,他臉上露出驚慌的表情,不停的掃視四周,冷汗都流出來了。此時,孫承宗再次出列,來到朱慈炅跟前,沉着的道:“皇上,不必驚慌,相信他們,沒事的。”

果然,孫承宗話才落音,攻城的部隊首先做出了反應,孫傳庭和毛文龍幾乎同時下令,讓後續的火槍手衝上前去,將井闌向前推了二三十步,“轟轟轟轟”盛京城內再次響起火炮的轟鳴聲,但是這次,全部落在了井闌原來的位置,明軍的火槍兵一點事都沒有,繼續向井闌上爬去。

明軍兩側大營的火炮也開始轟鳴了,兩邊衝過來的後金騎兵開始一排排倒下,板甲和頭盔的防禦效果並沒有皇太極想象的好,人畢竟不是隻有肚子和腦袋,其他部位被重創,照樣能致命。

在一陣陣火炮的轟鳴聲中,朱慈炅終於回過神來,他站起來大喝道:“孫元化,敵人的火炮大概在什麼位置?”

孫元化趕緊跑上前來躬身道:“回皇上,建奴的火炮大概在城牆後面兩百步左右。”

朱慈炅隨即下旨道:“傳朕口諭,前排的六一八式榴彈炮全部停止射擊,向前移兩百步,再保持現角度發射一輪實心彈。”

錦衣衛的傳令兵立刻飛奔而去,朱慈炅又對孫元化道:“初陽,注意落點,看偏差有多少,到時候再通知他們調整角度。”

戰場情況瞬時萬變,朱慈炅也只能盯住火炮這塊,其他地方的情況他根本無暇去管。

此時兩邊的騎兵都已經衝過火炮的攻擊區域,衝到距離兩側明軍大概兩百步遠的地方,明軍的火槍手開始了波浪式不間斷射擊,詭異的是,後金騎兵竟然沒有倒下幾個!

盧象升這邊很快就從望遠鏡裡面看出問題了,後金騎兵胸前都有板甲,自然打不死,他果斷下令道:“半跪射擊,打馬腿。”

令旗揮舞,一排排火槍兵都開始半跪在地上射擊,後金騎兵終於亂了,一排排戰馬倒下去,衝鋒速度爲止一緩。

曹文詔這邊卻是慢了半拍,關寧軍的燧發槍是上個月才配備的,還沒有參加過實戰,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敵人的騎兵距離前排的槍兵已經不到百步遠了。他果斷的下令道:“火槍兵上刺刀,長槍兵上前保護,騎兵從左右兩側抄上去。”

一陣令旗揮舞,“轟”兩軍撞在一起,頓時火星四濺,鮮血亂飆。

他們面對的正是十萬後金鐵騎,這十萬騎兵可以說是皇太極手中的王牌,此時讓他們衝過了炮陣和槍陣殺到跟前,關寧軍自然是倒了大黴了,無數火槍兵慘死在鐵蹄下,後面的槍兵也漸漸露出不支之態。

曹文詔見狀立即率領最後一萬後備騎兵衝上去,與後金鐵騎拼死力戰,這才堪堪頂住了敵軍瘋狂的攻勢。

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
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