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

蒙元瓦刺部,又名衛特拉聯盟,起源於葉泥河上游的一個遊牧部落,成吉思汗立國時歸附蒙元,其領忽都合別乞雖非黃金家族後裔,但卻和成吉思汗有姻親關係,所以在蒙元的地位比較特殊,幾乎等同於蒙元的親王級別。

蒙元式微後,瓦刺部逐漸壯大,明成祖永樂年間,瓦刺一統西蒙諸部,大有鯨吞天下之勢,但很快便敗於成祖之手,不得不暫時臣服於大明。

明英宗正統年間,瓦刺部進入全盛時期,曾一統漠南蒙元諸部,大明北方從東邊的奴兒干都司到西邊的亦力把裡的廣袤區域幾乎盡歸其統治,連女真諸部都被其征服。

當時瓦刺部的領脫歡由於並非黃金家族後裔,得不到蒙元諸部認可,無法自立爲汗,只得迎立蒙元正統元昭宗的曾孫脫脫不花爲汗,而他自己則以太師之位攝政,自此瓦刺部成爲蒙元政權的實際控制者。

脫歡去世後,其子也先繼承蒙元太師之位,也先繼位以後,以大明拒絕互市之由進攻大明宣府、大同等邊防重鎮,明英宗朱祁鎮被宦官王振慫恿,只准備了幾天,便倉促御駕親征,明軍前鋒因軍糧不繼,軍心不穩,被也先輕鬆擊敗,王振嚇得慌忙撤退,而且還帶着明英宗朱祁鎮往他的家鄉蔚州跑!

這一路王振胡亂指揮,帶着明英宗到處亂竄,結果被也先率數十萬大軍追了上來,恭順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率十萬步兵斷後,戰死沙場,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又率騎五萬前去阻擋,也中了也先的埋伏,全軍覆沒。

後來明英宗逃到土木堡,離懷來城僅2o裡,王振以爲1ooo餘輛輜重車沒能到達爲由,下令就地宿營,結果被也先率軍包圍,隨駕的二十多萬明軍傷亡殆盡,數十位朝廷大員全部戰死,明英宗不久也被也先俘虜,這就是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後,也先趁大明京城兵力空虛,挾持明英宗圍攻大明京城,但因京城軍民英勇奮戰,也先不得已撤兵回了大漠。

而後也先欲立子侄爲太子與蒙元大汗脫脫不花爭奪汗位,脫脫不花奮起反擊,但終因勢單力薄,戰敗身亡,自此也先自稱天聖大可汗。

不久,也先被暗殺,瓦刺開始衰落,韃靼逐漸興起,到大明萬曆年間。漠南草原逐漸被韃靼佔領,而瓦刺部卻被趕到了西北荒漠。

後面朱慈炅與滿蒙聯軍在漠南草原決戰,直接滅了滿清和韃靼,蒙元和多小部落都開始向西北遷移,瓦刺部又開始逐漸崛起。

此時的瓦刺分爲綽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大部,四部聯盟佔領了東起哈密衛,西到撒馬爾罕,南抵烏思藏,北達貝加爾湖的大片疆域,實力幾乎已經回覆也先當政時期的水平!

沙俄在擊敗西伯利亞汗國以後,也曾與瓦刺諸部進行了幾場小規模的戰鬥,但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由於當時沙俄還沒有佔領西伯利亞汗國全境,無力征討瓦刺,所以選擇了與瓦刺簽訂合約,雙方互不侵犯,並開通互市,和平共處。

當然,沙俄並不是真的怕了瓦刺,只是當時的情況下,拿下西伯利亞汗國剩餘的領地比跟瓦刺開戰要輕鬆的多,所以沙俄選擇了繼續東進,至於南邊的瓦刺部,他們是準備佔領西伯利亞汗國全境再來慢慢收拾。

不過,事不湊巧,沙俄剛佔領西伯利亞全境沒幾年,羅佐夫便被黎塞留忽悠的去捅了大明帝國這個馬蜂窩,結果,剛到手的領地,立馬又丟了將近一半!

在這種情況下,羅佐夫哪裡還有心思去收拾強大的瓦刺部,他滿腦子就想着怎麼擊退明軍,將西伯利亞高原奪回來。

不過,黎塞留一提點,他立馬想起來了,瓦刺部這會兒的確很強大,而且,沙俄爲了麻痹他們,採取的是懷柔政策,不但停止了向南擴張,還開通了互市,雙方現在的關係貌似還不錯,要忽悠他們去進攻大明帝國還真有可能成功。

羅佐夫和黎塞留密議了一晚上,便匆匆趕回了沙俄帝都。

按雙方達成的秘密協議,半年之內英法荷將再向沙俄提供二十五萬把火槍,而且黎塞留還將想辦法讓波斯薩法維帝國在坎大哈附近集結二十萬大軍,擺出進攻南亞的架勢。

而羅佐夫則負責去策動瓦刺部向大明起進攻,那二十五萬把火槍中有五萬把就是提供給他的籌碼,具體需要多少火槍才能打動瓦刺部,那就要看羅佐夫的本事了,低於五萬把就算他賺了,如果高於五萬把,那也是他自己賠。

羅佐夫回到沙俄帝都之後,一改去巴黎之前惱羞成怒的樣子,又變的信心滿滿,雄心勃勃!

如果說去巴黎之前什麼戰略撤退,什麼來年要把西伯利亞高原奪回來,什麼要聯合列強,打敗大明帝國,打到大明帝國本土去都是他硬着頭皮胡吹的,那麼,現在,他心裡,還真是這麼想的。

他能在沙俄萬千貴族中脫穎而出,掌握實權,當上內閣相,自然不是泛泛之輩,回到帝都之後,他立馬將反對他的大貴族一一叫到跟前狠狠教訓了一番,先將他們奪權的想法壓下去,然後又下令在歐6再徵二十萬大軍,同時,他還派出了使節團,趕往蒙元瓦刺部,去打探他們的口風,看要多少東西才能打動他們,向大明帝國起進攻!

此時瓦刺四部的領是固始汗,本名孛兒只斤.圖魯拜琥,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的十九世孫,他本身英勇善戰,又是黃金家族的後裔,所以,在瓦刺部的威望很高,瓦刺部在他的帶領下已有越也先統治時期的架勢。

本來,他是想向南邊的烏思藏展的,因爲自大明衰落以後,烏思藏那些土司和法王漸漸停止了向大明稱臣納貢,而且還開始相互征戰,亂的一塌糊塗,正是下手的好機會。

但是,這幾年,大明帝國瘋狂展,又回覆了天朝上國的威勢,烏思藏的那些土司和法王也不敢打了,又老老實實的跑去大明稱臣納貢去了,以致他的計劃也完全落空了。

這會兒,固始汗正氣的咬牙切齒呢,要不是大明帝國太強大,他真想學也先的,來個土木堡之變!

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序章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九章 明爭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
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序章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九章 明爭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