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

暖暖的春風吹過來,路邊的野花競相開,朱慈炅坐在龍輦上,時不時用望遠鏡掃一掃遠處的美景,心裡愜意無比。

遼東的冰雪終於完全融化了,朱慈炅立即率領天雄軍和禁衛軍第一軍團押着十多萬俘虜推着一百多萬兩犒賞的銀子和一百多萬石糧食向遼東趕去,看着眼前望不到邊際的隊伍,再想想遼東的四十萬大軍,朱慈炅興奮的直想大喊:“皇太極,你死定了。”

這一次隨行的隊伍比上次還要龐大,文臣武將就不用說了,秦良玉、盧象升、秦翼明、秦拱明、孫元化等等,舉不勝舉,尤爲讓人不解的是這次朱慈炅竟然連鄭成功和施維拉都帶上了。

要說帶鄭成功還稍微有那麼一點點理由,他畢竟是明末最有名的將領之一,是朱慈炅刻意培養的左膀右臂,讓他早點出來見見戰場,熟悉一下血與火的感覺,更有利於他的成長。

帶上施維拉就有點怪異了,這嚴格意義上來說算是一場大明的內戰了,帶個洋人是爲了什麼呢?

其實,不是朱慈炅要帶上他,而是他自己強烈要求的,這貨自從被大明強大的軍隊震驚了兩次之後,腦子好像真的出了點問題。他竟然宛如忘了自己是澳門總督了,成天就待在京城,到處結交大明權貴,開口就是我是皇上親封的誠意伯,閉口就是我不但是葡萄牙的官員,也是大明的官員,搞得京城裡的官員真的以爲他是大明的官員了。

他真是大明的官員嗎?朱慈炅其實只是爲了拉攏他,而給了他個虛銜而已,又無職又無權,算個屁的大明官員啊!但這貨的想法就不一樣了,現在葡萄牙還沒復國呢,到大明當當官又怎麼樣,不說別的,起碼能和大明的權貴混個臉熟,以後誰要來跟他搶大明的官方獨家代理,基本上是想都不用想了。

這次他之所以強烈要求跟朱慈炅一起去遼東,倒不是想拍朱慈炅馬屁,用他那點可憐的衛隊‘幫’大明去消滅叛軍,而是純粹的就想看百萬人的大戰是什麼樣子的。那可是上百萬人的大戰啊,人類歷史上又有幾次這樣的大戰,想想都令人熱血沸騰,看一次能吹噓一輩子!

朱慈炅也是醉了,本來只是想好好拉攏拉攏這個列強中間的代言人,結果用力過猛,直接把這貨拉的黏身上了,甩都甩不掉。算了算了,看吧看吧,看完使勁給我去列強中間吹,最好吹的列強都心驚膽顫,不敢對大明有絲毫非分之想。

二十萬大軍加上十多萬俘虜再加上朱慈炅的隨行人員,還有糧車、銀車、火炮、輜重那隊伍連綿起碼有上百里,當天傍晚,朱慈炅隨着先頭的禁衛軍第一軍團都抵達山海關了,盧象升的天雄軍壓着一堆俘虜和物資纔剛過昌黎呢!

朱慈炅倒不着急,百萬人的大戰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雙方光調集軍隊和糧草都得幾天時間,趕的太快並沒有什麼好處,反而容易造成士兵過度疲勞,對後面的大戰不利。所以他早就定下了行程,從遵化到蓋州、三岔河堡一線,分三天走,第一天趕到山海關,第二天趕到廣寧,第三天趕到蓋州。

山海關,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是‘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關外是九邊之一的遼東鎮,關內就是北直隸永平府,關隘之重要可想而知。山海關並不是一個關口,而是一座周長將近八里的城池,朱慈炅這次御駕親征遼東的第一站就是山海關城。

龍輦離城尚有幾裡,鎮國公孫承宗便帶着一衆遼東將領打馬迎了上來,一番君臣禮節過後,唯餘孫承宗一人打馬伴龍輦前行,其餘將領只能遠遠跟在後面。

孫承宗雖然已有六十幾許,但長年的軍旅生涯讓他練就了一身良好的體魄,所以雖然他現在已經頭髮花白,但仍精神矍鑠,耳聰目明,手腳靈便,完全不像是個耄耋老人。特別是現在全遼有望,他更是意氣風發、滿臉潮紅,彷彿一轉眼間就年輕了十多歲。

兩人與其說是君臣倒不如說是祖孫,孫承宗因是先帝天啓帝師,對朱慈炅一直視如己出、呵護備至;朱慈炅更是感念孫承宗對自己的幫助和教導,一直對他親切異常,完全沒有君臣之間的生分,兩人有說有笑進了山海關城,來到城守府。

此時,山海關守將早已搬到他處,整個城守府打掃的一乾二淨,就等着崇正皇上駕臨。龍輦到達城守府時錦衣衛、太監和宮女早已全部到位,朱慈炅下了龍輦招呼了一聲後面不遠處的鄭成功,便跟着孫承宗往裡走去。

孫承宗似乎有要事和朱慈炅商量,一路不停,直接領着朱慈炅來到城守府的書房,他回頭正要招呼朱慈炅坐下,卻看見朱慈炅身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多出了一個身着袞龍袍的小孩,在那抓耳撓腮,興奮的跟只小猴子一樣!

他尷尬的看了朱慈炅一眼,一時之間竟然愣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

朱慈炅倒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直接走到書桌後面,一屁股坐下來,然後指了指身旁,讓鄭成功乖乖站好,這才微笑着解釋道:“太傅不必見外,這位是鎮南王世子,朕的御弟鄭成功,以後也是要爲朕獨擋一面的,這次帶他出來就是讓他長長見識,看看仗是怎麼打的,太傅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孫承宗這才幹咳了一聲,躬身行禮道:“皇上可曾想好屯糧之所?”

朱慈炅不由好奇的道:“噢,這還有什麼說法嗎?朕倒是想將糧草全部囤積到三岔河堡內,然後派重兵把守,不是是否妥當?”

孫承宗耐心的分析道:“這次以我大明六十萬天軍之威,建奴就算糾集了蒙古諸部所有人馬,怕也是難以抵擋,微臣認爲他們唯一的勝算就在這個糧草上,一旦斷糧,縱有百萬大軍也只能活活餓死,所以這屯糧之所必須慎之又慎。囤到哪裡暫且不說,敢問皇上這次帶了多少糧草,知道了具體的數量,微臣才能作具體安排。”

朱慈炅對這個倒是很清楚的,聞言不由脫口答道:“軍糧一百二十萬石,草料五十萬斤,後面還將陸續送過來。”

孫承宗聞言,略微點了點頭,繼續道:“恩,足夠大軍兩個月的用度,再加上遼東這兩年的積累,勉強夠三個月了,如此多的糧草絕對不能囤積一處,不然建奴要是捨命一擊,燒了我們的糧草,那這仗就沒法打了。微臣以爲這糧草要分三處囤積,分別囤在大淩河堡、三臺子堡和三岔河堡,這樣任何一處出了問題大軍都不至於斷糧,我們可以說是穩操勝券了。”

朱慈炅一聽倒是頗爲爲意動,但有個問題他不知道孫承宗考慮到了沒,不由問道:“那這守糧的軍隊怎麼安排,要確保三處安全,豈不是要安排三十萬大軍,那樣正面戰場人馬就不夠了。”

孫承宗搖頭道:“三十萬大軍倒是不必了,遼東軍善守,只要每個城池有三四萬人馬,建奴縱然是集結十萬大軍也無法攻破,微臣是想遼東軍十萬人馬主守,其餘五十萬大軍主攻,這樣攻守兼備,建奴必敗無疑。”

朱慈炅聞言一想,可不是嗎,祖大壽率三萬明軍守一座沒有修葺完成的城池,皇太極率十萬大軍都無可奈何,最後只能圍到他們斷糧,再去勸降,遼東軍的確是守城的行家。

想到這裡,朱慈炅不由點頭贊同道:“太傅高見,就這麼辦吧,正好這次朕還帶來了六萬把燧發槍和十萬顆手雷,全部配給遼東軍吧,這樣就更萬無一失了。”

孫承宗見朱慈炅已經同意了他的建議,這才從一旁的書架上取出遼東地圖,攤在桌子上,與朱慈炅商議起具體的***來。最後決定:

遼東軍主將,提督同知滿桂率四萬人馬守三臺子堡,保護糧草,同時保護糧道安全;

遼東軍副將,總兵何可綱率三萬人馬守大淩河堡,保護糧草,同時接應後續運糧隊伍;

遼東軍副將,總兵祖大壽率三萬人馬守三岔河堡,保護糧草,同時負責前線軍隊糧草調度。

這也算是朱慈炅氣運當頭,一般數十萬人的大戰糧草是不可能囤積在城池裡面的,因爲上了十萬大軍的糧草那就不是堆積如山那麼簡單了,能堆出幾十座甚至上百座小山,一般的城池裡都住滿了平民,糧食往哪裡堆,堆平民家裡嗎?不現實,那不知道要把多少平民的住宅給埋掉;堆街道上嗎?更不現實,街道上全是糧草,人都沒法走路了,絕對會亂成一鍋粥。所以,一般的數十萬人的大戰都要專門修建屯糧場所,倉促之間也不可能修建成城池,最多在四周圍一圈木欄柵,這就給了敵人可乘之機。

朱慈炅的氣運好就好在這裡,大淩河堡、三臺子堡、三岔河堡都是新建的城池,還沒來得及往裡面遷徙平民,所以三個城池基本上都是空的,正好做屯糧之所,城池比倉促之間修建起來的臨時屯糧之所自然要安全的多,再加上大明最擅守的遼東軍,皇太極那偷襲糧草的算盤怕是打不響了。

孫承宗和朱慈炅商議了近半個時辰才放心的告退了,這個時候憋了半天的鄭成功終於解放了,他邊打哈欠邊不解的問道:“皇上,我們不是去打仗嗎,怎麼說了半天盡說些糧草的問題,這跟打仗有什麼關係?”

朱慈炅聞言一愣,這小子就光想着打打殺殺,打仗那有這麼簡單,該怎麼跟他解釋呢?

他想了想,終於想到一個實例,這纔開口教導道:“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人不吃飯,馬不吃草,哪有力氣和敵人去戰鬥啊?《三國志》你看過沒,官渡之戰,曹操兵力如何,袁紹兵力又如何,曹操是怎麼打敗袁紹的?”

鄭成功聞言,立馬興奮的賣弄道:“看過啊,看過啊,曹操只有三萬兵力,袁紹至少有十二萬,最後曹操夜襲烏巢,燒了袁紹大軍的糧草,兵無糧自亂,袁紹大敗而逃。”

鄭成功越說聲音越小,一瞬間他就明白了,這糧草真是重中之重啊,重到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怎麼慎重都不爲過。

正好這時秦明月和柳如是來服侍他們去吃飯了,朱慈炅大笑道:“哈哈哈哈,走,吃飯去,餓着肚子可沒法去打仗。”

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
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