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

朱慈炅和徐光啓還有黃道周兩人商議了半天,終於定下了此次朝貢的接待流程和接待規格。

最後,朱慈炅通過電報做出了統一答覆,對於泥八刺、帕竹、渤泥和蘇祿的朝貢,大明表示歡迎,允許各國派出一個百人左右的使節團前來大明京城朝貢。

同時,還特別說明了一下,如果有意向大明稱臣,則需國王親自帶領使節團前來。

朱慈炅的意思很簡單:要麼你就接受《大明藩屬國令制》,服從大明;要麼你就當是普通的友好往來,你送大明幾車禮物,表示尊敬,大明回你幾十車禮物表示感謝。

但是,泥八刺、帕竹、渤泥和蘇祿的國王們接到回覆以後可不是這麼想的。

泥八刺和帕竹之所以想派使節前來朝貢,那是被大明給嚇壞了,莫臥兒帝國有多強大他們是清楚的,要不是西邊有波斯帝國牽制,莫臥兒帝國早就把他們給滅了,現在這麼一個強大的帝國都被大明給滅了,你說他們怕不怕。

兩國的國王都以爲大明這是在威脅他們呢,他們把朱慈炅的意思理解爲:要麼就國王親自帶隊去稱臣,不然就收拾你們!

所以,兩國國王猶豫了一陣之後都決定,還是親自帶隊去稱臣吧,要惹惱了大明,那就完蛋了。

渤泥和蘇祿的國王也被嚇壞了,不過他們不是被大明給嚇壞了,而是被荷蘭給嚇壞了,還好大明把荷蘭人給趕跑了,不然如果讓荷蘭人找到他們的藏身之處,他們就完蛋了!

至於向大明稱臣,無所謂了,他們可是連國土都沒了,還有什麼好失去的,稱臣就稱臣唄。

除了這四個國家,還有一個國家也被嚇壞了,這個國家就是與莫臥兒帝國打了幾十年的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準確的說現在應該叫波斯薩法維帝國,那也是一個很強大的帝國,整個中亞地區幾乎都是他們的天下,他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了後世的伊朗、伊拉克、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以及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區。

但是,正是因爲與莫臥兒帝國的戰爭,使他們走向了衰落。

並不是說莫臥兒帝國就一定比波斯薩法維帝國強,而是因爲他們的對手太多了,他們不但要應付西邊的奧斯曼帝國,還要應付東邊的莫臥兒帝國,兩邊都要兼顧,兵力不能集中,所以,在爭奪坎大哈的戰鬥中,他們敗給了莫臥兒帝國。

他們怎麼都想不到,才幾個月功夫,強大的莫臥兒帝國就被大明帝國給滅了!

這是一件相當恐怖的事情,要知道,在東線,他們甚至連莫臥兒帝國都幹不過,現在東邊竟然換成了一個能輕鬆滅掉莫臥兒帝國的大明帝國,要說不怕那是假的。

正當他們還在苦苦思索怎麼應對東邊的大明帝國時,一個更可怕的消息傳來了,西邊的奧斯曼帝國竟然在討論和大明帝國結盟的事情。

這個事情,如果從戰略的角度去分析,那再清楚不過了,兩國結盟以後,從東西兩面同時進攻,一舉滅掉波斯帝國!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無論是朱慈炅還是蘇伊曼都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兩國結盟壓根就不是爲了來對付波斯帝國。

正是因爲他們不知道,才嚇得不行了,一旦兩國聯合起來收拾他們,波斯帝國鐵定完蛋,所以,波斯帝國的皇帝阿巴斯二世坐不住了,他立刻派出使者趕往坎大哈,希望能與大明帝國取得聯繫。

至於爲什麼不去找奧斯曼帝國,很簡單,兩國都爲了爭奪中亞打了一百多年了,這樑子結的太大了,去找他們一點意義都沒有。

找大明帝國至少還有一點希望,畢竟大明帝國是出了名的禮儀之邦,他的要求並不高,不求能結盟,只求別打我!

當朱慈炅收到侯世祿的奏報時,簡直哭笑不得,誰說他要去打波斯帝國了,壓根就沒這回事啊!

大明收拾莫臥兒帝國那是有原因的,這個後世人都知道,莫臥兒帝國實在是太煩人了,不收拾他不行。

但是,波斯帝國就不一樣了,無怨無仇的,爲什麼要去打呢,大明可不是想獨霸天下!

不過,人家既然主動找上門來送菜,不叼兩口那是不行的,因爲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奇怪,當你表面上很強勢的時候,如果不佔點便宜,別人反而會以爲你怕了他。

這種便宜不佔白不佔,所以朱慈炅很慷慨的應允,允許波斯帝國派遣使節團前往大明帝國商討兩國之間的問題。

緊接着就有的他忙的了,這前前後後可是五個使節團,每一個他都必須親自接見。

第一個到達的是帕竹國的使節團,出乎朱慈炅的意料,他們的國王竟然真的隨團而來了。

對於《大明藩屬國令制》帕竹國王並沒有什麼意見,一路見識了大明帝國的強大之後,他哪裡還敢說半個不字,藩屬國就藩屬國吧,總比被滅國要好,大明帝國要碾死他們簡直就跟碾死一隻螞蟻一樣!

朱慈炅對於他們主動投誠的行爲還是很歡迎的,直接將他們定爲二等屬國,並親自爲帕竹國王加冕,授予印璽袍服,賞賜了一堆崇正通寶、龍幣、綢緞、布匹、瓷器及茶葉等。

至於軍隊,那麼小個地方也沒必要專門組建軍隊了,直接讓江南預備軍團派上一千人去意思一下就行了。

帕竹國這就算是完事了,緊接着,泥八刺和帕竹如出一轍,也是由國王親自帶隊,最後朱慈炅同樣將他們定爲二等屬國,賜下大批物資。

接下來渤泥和蘇祿使節團聯袂而來,他們都是由南洋水師的戰艦送過來的,這兩位國王更奇葩,見識了大明京城的繁華之後,他們竟然要求常住下來,朱慈炅也準了,直接封了他們每人一個世襲罔替的大明伯爵,並賜下龐大的府邸,讓他們安心的在京城生活。

最後,就剩下波斯使節團了,由於南亞的鐵路還沒有修到坎大哈,所以他們還要趕十幾天的路,趕到最近的車站,才能坐上火車。

到底訛他們一點什麼好呢?請看下章分解。

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
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