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

坎大哈以西不到百里,波斯薩法維帝國大營。

帝**務大臣蘇爾坦正在帥帳中來回踱步,臉上充滿焦慮。

他怕,他真的很怕,大明帝國可是當今世上有數的強國,像莫臥兒帝國那麼龐大的國家,在他們面前甚至沒撐過一年,說滅就滅了!

波斯薩法維帝國是比莫臥兒帝國強,但是還沒強到足以碾壓他們的地步,甚至,莫臥兒帝國還曾經利用人數上的優勢,擊敗過波斯薩法維帝國幾次。

可以說波斯薩法維帝國和莫臥兒帝國完全是同一個等級的對手,面對能輕鬆滅掉莫臥兒帝國的大明帝國,蘇爾坦怎能不怕。

他真的很想撤兵,但又不敢這麼快回去,因爲他爲了這次出兵找了個很爛的藉口。

那就是,據探報,大明帝國在坎大哈一線集結了二十多萬大軍,準備進攻波斯薩法維帝國,佔領鹹海沿岸,打通歐亞鐵路。

這是典型的謊報軍情,爲了圓謊,他必須把樣子做出來,如果他剛跑過來幾天就撤回去了,相蹋奇絕對會起疑心。

那個老東西可不好糊弄,要讓他知道自己是收了特拉福德伯爵的賄賂而出兵來挑釁大明帝國,特拉福德伯爵是沒事,他絕對死定了!

所以,不管怎麼說,他也要裝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在這裡駐守個把月,然後才能回去說,大明帝國覺得無機可乘,退兵了。

這樣的話,他不但不會被蹋奇收拾,還能騙來點小功勞。

俗話說,怕什麼就來什麼,他一天到晚都在提心吊膽,生怕大明帝國集結大軍來收拾他,大明帝國卻真的集結了大軍,準備來收拾他呢。

而且,不但大明帝國集結了大軍,他們的老對手奧斯曼帝國同樣集結了大軍。

正當他在帥帳中來回踱步時,帳外想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不久一騎偵騎出現在帥帳外,馬上的斥候直接翻身下馬,跑進帥帳,單膝跪地喘息道:”報,蘇爾坦大人,坎大哈城外突然出現兩座明軍大營。“

蘇爾坦心裡咯噔一下,追問道:”以前沒有?“

那斥候回道:”昨天還沒有。“

蘇爾坦驚問道:”多大規模?“

那斥候回道:”規模太大,一眼望不到頭,不過營中都豎起了日月龍旗,月盈日缺,應該是兩個三等軍團。“

大明帝國的三等軍團那也比自己手下的軍隊強啊,蘇爾坦嚇的冷汗都冒出來了。

坎大哈原來就駐紮着一個大明帝國的一等軍團,現在有來了兩個三等軍團,這樣豈不是說坎大哈的明軍已達到恐怖的三十萬!

這下麻煩大了,自己謊報軍情的罪名是可以免掉了,但明軍如果衝過來,那可比謊報軍情還嚴重。

正當他惶恐不安時,帳外又想起一陣馬蹄聲,不過,這次馬蹄聲更密集了,明顯不是一兩騎。

不久,一個蘇杜爾急匆匆的走進來,拱手道:”蘇爾坦大人,大不里士遭遇奧斯曼帝國大軍圍攻,蹋奇大人讓我來問您,您這裡能不能抽調一部分兵力前去支援?“

www• TTkan• c o

這蘇杜爾是波斯薩法維帝國的一個職位,大致也就相當於大明帝國司禮監秉筆太監一類人,他們並不是太監,但同樣負責傳達皇帝旨意。

現在老皇帝薩非去世,小皇帝阿巴斯還不能理政,軍政大權都歸大維齊爾也就是相蹋奇統管,所以這蘇杜爾現在是給相蹋奇來傳話的。

要是這蘇杜爾再早幾天來問,蘇爾坦還真不知道怎麼回答。

如果輕易同意調兵支援,很有可能會被相蹋奇懷疑,你傢伙說大明帝國集結了二十多萬大軍準備進攻我們,現在你竟然還能抽調出軍隊來支援,難道你認爲我們的軍隊比大明帝國的軍隊還強嗎?

如果不同意調兵支援,那他還真有點不敢,要是因爲他的謊言而導致大不里士失守,那相蹋奇非扒了他皮不可。

現在他倒不用撒謊了,因爲明軍在坎大哈集結的兵力都不止二十多萬,而是三十萬。

他心情複雜的道:”我這裡現在沒法抽調兵力支援大不里士啊,據最新的探報,明軍在坎大哈集結的兵力都過三十萬了,我還想蹋奇大人抽調兵力來支援我呢。“

那蘇杜爾聞言,惶恐的道:”蘇爾坦大人,那怎麼辦,奧斯曼帝國這次集結了二十萬大軍猛攻大不里士,如果沒有援軍,大不里士很有可能會守不住啊!“

蘇爾坦聞言,腿一軟,差點跌坐在地上,奧斯曼帝國這是瘋了嗎?竟然集結了二十萬大軍猛攻大不里士!

奧斯曼帝國能集結多少兵力他還是清楚的,這等於是傾力來攻啊。

他還真猜對了,蘇萊曼的確有點傾力來攻的意思,他在詳細瞭解了大明帝國的意圖之後,立馬現,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一個表現自己軍事才能的機會!

他雖然假假是個帕夏,但還從來沒有領軍打過仗呢,要說軍事才能,他的確不怎麼樣,但是,他把握機會的能力卻是強的,這麼大好的表現機會他怎麼會放過。

所以,他直接動用所有人脈,緊急召集了二十萬大軍,親自率軍,一路直撲波斯薩法維帝國的西部重鎮大不里士。

來到大不里士,他什麼都沒管,直接下令:圍起來,猛攻!

他的想法很簡單,反正波斯薩維法帝國的二十萬主力正在坎大哈與明軍對峙,他們不可能再組織二十萬大軍到大不里士來支援,這大不里士能攻下來就攻下來,攻不下來也沒事,只要大明帝國看到自己出力了就行了。

反正這次是贏定了,自己表現的這麼積極,以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慷慨的脾性,絕對能撈到不少好處。

波斯薩法維帝國這場莫名其妙的大戰,對於蘇萊曼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表現機會,對於蘇爾坦來說卻是一場災難。

蘇爾坦這個時候還沒意識到,正是因爲他被特拉福德伯爵誘惑,率軍來撩大明帝國虎鬚,導致大明帝國崇正皇帝大怒,才造成了波斯薩法維帝國今日的危局。

這完全是黎塞留在利用他們分散大明帝國的兵力,他像一個小丑一樣被人耍了還不自知。

本來波斯薩法維帝國如果老老實實同意大明帝國修築的歐亞鐵路過境,他們不但沒有一點事,還將從中獲得巨大的好處。

現在好了,一件好事,被他演成了一場鬧劇,大明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出手了,這場鬧劇,恐怕最終將演變成一場慘劇,一場滅國的慘劇!

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八章 鑽牀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
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八章 鑽牀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