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經過三年的整治,大明朝廷終於擺脫了內耗,不再爭權奪利,不再黨同伐異,現在所有官員都唯崇正皇帝朱慈炅馬首是瞻,大明中興,正當時也。

正月十六,元宵佳節剛過,朱慈炅便召開廷議,商討怎樣收拾農民起義軍和後金,參與人員有:

建極殿大學士、禮部尚書、新任內閣首輔徐光啓;

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來道宗;

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楊嗣昌;

工部尚書畢懋康;

刑部尚書喬允升;

京營提督、忠貞侯秦良玉;

五軍都督府左都督、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

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提督曹化淳;

另外由於兵部尚孫承宗和兵部左侍郎袁崇煥都遠在遼東,朱慈炅特意讓兵部右侍郎孫元化代表兵部參加了這次會議。

待衆人到齊,朱慈炅咳嗽了一聲,動議道:“西北匪患已持續三載,遼東建奴更是已欺我大明十餘年,以前朝廷內耗不止,國庫空虛,無力征討。現在朝廷的問題已經解決了,是時候收拾這些反賊了,具體該怎麼做,大家都議議吧。”

衆人用眼神相互謙讓了一番,最後新任首輔徐光啓抵不住大家催促的目光,第一個走出來,拱手道:“啓奏皇上,微臣認爲現在遼東兵精糧足,鎮國公孫承宗久經戰陣,手下袁可立、袁崇煥、滿貴、祖大壽、趙率教、何可剛、毛文龍、曹文詔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反攻建奴,正其時也,至於西北的匪患,一幫烏合之衆而已,只要收拾了後金,再回過頭來收拾他們易如反掌。”

衆人聞言,紛紛點頭附和,唯有新任吏部尚書楊嗣昌低頭不語。

朱慈炅見狀,鼓勵道:“楊愛卿,你有什麼不同的建議嗎?有什麼就說嘛,放心,不會有人記恨你的,現在已經不興黨同伐異了。”

衆人聞言都面露笑容,緊張的氣氛爲之一鬆,楊嗣昌這才鼓起勇氣上前拱手道:“啓奏皇上,微臣認爲建奴已然成勢,非十年八載不能下,現西北反賊方起,若朝廷大力圍剿快則一兩年,慢則三四年,必能剿滅。如若現在棄西北而攻建奴,等反賊成勢,大明必將兩面受敵,故微臣建議先剿反賊,後攻建奴。”

這楊嗣昌說的好像也有道理,朱慈炅爲難了,到底聽誰的呢?

正在此時,王承恩突然出現在大殿門口,他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道:“啓奏皇上,錦衣衛密探從遼東傳來八百里加急文書。”

駱養性聞言,滿臉通紅,尷尬不已,這下面人怎麼回事,密報就密報唄,不能等我回去再呈上來嗎?竟然送到皇宮裡來了,沒看見現在正商量軍國大事嗎!

朱慈炅倒是無所謂,反正這商議也不是一下兩下能商議完的,他淡淡的道:“既然是緊急文書,就呈上來吧。”

王承恩這才從懷裡掏出一個上了火漆的信封,貓着腰走進大殿,雙手呈到駱養性面前。

駱養性接過信封一看,大吃一驚,上面竟然寫着:“急急急急急,請速呈小駱大人親閱。”

一連五個急字,已經是最緊急的情報了,難怪一刻都不能等,都送到皇宮裡面來了,小駱大人的稱呼證明是他父親以前留下來的精銳,是什麼事情讓他們急成這樣呢?

他匆匆的檢查了一下封口,便迫不及待的撕開信封,取出裡面的信紙看起來,密報寫道:

稟告指揮使大人:建奴盛京突然安裝八門紅夷大炮,小人冒充建奴,潛上城牆查看,發現此炮竟爲建奴自制,炮身上鐫曰:天祐助威大將軍,並有鑄造年月,督造官員及鑄匠、鐵匠的姓名。另,此批八門大炮上面鐫刻的日期均爲建奴天聰五年正月。

建奴天聰五年就是大明崇正四年,正是這個月的事情,建奴竟然會造紅夷大炮了,而且一造就是八門!駱養性看完,臉色都變了,他小心翼翼的將密報呈給朱慈炅,看皇上怎麼說。

朱慈炅接過密報一看,我靠,紅夷大炮!這下麻煩了,後金也會造炮了,攻城難度直線上升,看樣子遼東暫時是不用指望了。

他將密報交還給駱養性,示意他傳閱一圈,等所有人都看完了,朱慈炅這才無奈的道:“看樣子遼東暫時是不能攻了,等我大明的新式火炮研製出來再做打算吧。現在只能先對付西北的反賊了,這反賊怎麼剿,大家議議吧。”

拿人肉去硬扛大炮,開玩笑呢,努爾哈赤就不信這個邪,結果他掛了。大明的官員自然不會冒這個傻氣,大家都認爲朱慈炅說的有道理,建奴還是放放吧,先把西北平定了再說。

衆人紛紛獻計獻策,有主張招撫的,有主張圍剿的,有主張放回原籍的,有主張殺光屠盡的,其中楊嗣昌的建議最爲中肯。

他的建議概括起來就八個字:“四正六偶,十面張網。”

四正指的是現在農民起義軍活動的四個省份,分別是:陝西、山西、河南、四川,這四個省的巡撫主剿,主動去圍剿境內的起義軍,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六偶指的是周邊的六個省份,分別是:北直隸、山東、南直隸、湖廣、江西、貴州,這六個省的巡撫協剿,嚴防死守,防止起義軍到處逃竄。

最後再設總督一名,領着朝廷大軍追剿起義軍的主力,讓他們無處可逃。

他這一招在崇禎朝的時候也用過,開始的時候的確起到了奇效,追的張獻忠沒有辦法,只有投降大明;剿的李自成潰不成軍,只剩下十八騎逃亡山林。但後面張獻忠出爾反爾,降而復判,並針對他的戰術和明軍主力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害的楊嗣昌疲於奔命。

最後李自成攻破洛陽,處死皇叔福王朱常詢;張獻忠攻破襄陽,殺了襄王朱翊銘,楊嗣昌在驚憂交加中自殺謝罪。

朱慈炅自然不會再犯崇禎皇帝的錯誤,他把衆人的建議綜合了一下,再結合崇禎朝失敗的教訓,提出了一個新的戰略,那就是:守株待兔,逐步蠶食。

總體意思就是要招撫也要圍剿,但不用去追剿,起義軍總要吃飯的,現在災區有糧的地方基本上都有城池,只要在各重要的州府派駐重兵把守就行了,一旦起義軍攻擊城池,臨近的朝廷軍隊立馬圍過去,願意投降的就繳了他們的械,不願意投降的就打到他們投降爲止。

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投降後的處理,崇禎朝敗就敗在這點上,包括李自成、張獻忠在內的起義軍其實都投降過,他們一投降崇禎皇帝就把他們發回原籍,結果他們回去不久又反了,有的甚至還沒到家,在半路上就反了!

這樣周而復始,等於一直在白做工。

朱慈炅針對這一點想了個絕妙的主意,這個主意是什麼呢?

殺當然不能殺,那可都是自己的子民。

具體怎麼處置,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九章 明爭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
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九章 明爭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