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

朱慈炅對內閣的管理十分上心,因爲內閣負責制就是《大明崇正律》的核心,內閣也將是未來大明的行政中樞,可以說內閣的管理直接關係到《大明崇正律》的成敗。

其實,在這方面,他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以借鑑,因爲他所推行的君主制憲是後世沒有出現過的一種政體,他只能結合自己的設想和後世一些相關的管理方法來引導自己的五叔朱由檢,讓他慢慢去摸索,去實踐。

反正他還年輕,來日方長,有的是時間來實踐,來改進,他相信經過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的摸索,總能整理出一套適合現在大明形勢的管理模式。

他是講的津津有味,一會兒一個想法,一會兒一個新鮮名詞,什麼崗位責任制,什麼少數服從多數,什麼施政綱領,什麼工作總結報告,什麼監督機制等等等等,講的不亦樂乎。

朱由檢就難受了,因爲這些都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東西,讓他一下就理解,那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囫圇吞棗,先記住再說。

好不容易捱了將近一個時辰,在他腦袋都快要記炸的時候,皇上終於說完了,他連忙告辭道:”皇上,微臣先行告退了,今天的奏摺微臣還沒開始批閱呢。“

朱慈炅聞言,意猶未盡的道:”嗯,那就先到這裡吧,五叔以後經常來啊,我們好好商議一下改組後的內閣該怎麼管。“

朱由檢差點沒一下摔桌子底下,還來啊,這奏摺還要不要批閱了,他一天可忙的很,像今天這樣耽誤一個時辰,晚上還不知道要熬到什麼時候才能把奏摺批閱完呢,一次兩次還可以,要天天這樣搞,非得把人累垮了。

他略帶爲難的道:”皇上,這個,您也知道微臣每天都要批閱那麼多奏摺,實在是沒時間來聽您的教誨啊!“

這個簡單啊,朱慈炅提議道:”要不這樣吧,朕明天召集內閣大學士和各部尚書開個會,以後內閣票擬的時候直接將奏摺分成兩半,比較重要的由你和恩師批紅,一般的就讓孟侯和文弱批紅,這樣你不就有空了?反正以後也要分權,正好實驗一下!“

朱由檢這會兒正雲裡霧裡呢,他本來是來勸阻皇上改制的,卻反被皇上給勸服了,再加上皇上一通教誨,他只感覺暈的厲害,皇上說什麼就是什麼吧,他忙不迭拱手道:”但憑皇上做主。“

說罷,恭身退了出去,一溜煙走了。

第二天,早朝過後,朱慈炅準備了一下,便命人通知各部尚書和相關人員,開會。

這次與會人員比較多,他特意讓太監把乾清宮專門開會的偏殿收拾了一下,讓一衆官員在那裡就坐。

很快,各部尚書和相關人員便齊聚會議室,一一就坐。

左坐的是內閣總理大臣信王朱由檢;

接下來是吏部尚書楊嗣昌;

兵部尚書孫元化;

教育部尚書黃道周;

通政使司通政使吳建業;

右坐的是內閣輔禮部尚書徐光啓;

接下來是工部尚書畢懋康;

戶部尚書程國祥;

刑部尚書蔡國用;

商務部尚書張採。

這裡面最莫名其妙的當屬通政使司通政吳建業,在座的可都是二品以上的衙門大佬,而且《大明崇正律》開始實施之後,這些大佬都將升至正一品,而他只是個正三品的小衙門負責人,皇上爲什麼要將他也招過來呢,這裡也沒見其他什麼大理寺、鴻臚寺、詹事府等小衙門的負責人啊。

吳建業正疑惑不解呢,外面太監通傳,皇上駕到,他連忙隨一衆大佬一起站起來,恭候皇上大駕。

朱慈炅龍行虎步的走進會議室,來到主位。

衆人連忙拱手齊聲道:”微臣參見皇上。“

朱慈炅點了點頭,擡手道:”衆位愛卿免禮,坐,都坐。“

說罷,他率先坐下來,衆人這纔跟着他坐下來。

朱慈炅也不嗦,直接開門見山道:”《大明崇正律》明年就要正式實施了,作爲未來施政核心的內閣必須早做準備,所以,朕決定,從現在開始慢慢改組內閣,第一步,先從奏摺批閱開始。“

衆人聞言,激動、迷茫、彷徨皆有之,新政實施的後果暫時還無法預料,但是,伴隨着新政的實施,他們必將有更大的權力,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朱慈炅停了停繼續道:”朕決定,從今天開始,內閣票擬後的奏摺直接分成兩半,一般日常事務,交由工部尚書畢懋康和吏部尚書楊嗣昌批紅,較重要的事務交由內閣總理大臣朱由檢和內閣輔徐光啓批紅。“

這下可是來真的了,皇上是真要放權了,以前奏摺全部由信王朱由檢批示還不能說是放權,因爲信王畢竟是皇室成員,而且還是皇上的親叔叔,他肯定是站在皇室那邊的,現在直接把徐光啓、畢懋康、楊嗣昌加上就不一樣了,雖說他們都是皇上的親信,但他們也是文官的代表啊!

朱慈炅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上耗費太多的時間,要一一詳述,那一天都講不完,他只能通過朱由檢慢慢去改組內閣,以達到他心目中的要求,緊接着,他繼續道:”內閣改組只是新政的一部分,還有一個問題也不容忽視,那就是隨着大明的展,各種事務不斷增多,原有的衙門已經不能很好的處理各方面的事務了,所以,必須增添新的衙門,上次就增添了教育部和商務部,這次朕決定再改組和增添三個衙門。“

衆人還沒從皇上開始放權的震撼中清醒過來,這又來了一顆重磅炸彈,三個衙門啊,聽皇上的口氣,應該都是相當於六部的大衙門,這一下又要多出多少職位啊!

很多人都開始考慮怎麼讓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是熟人搭上這趟順風車,這是人之常情,倒跟貪腐沒多大關係。

朱慈炅停下來,讓衆人消化了一下,然後又繼續道:”第一個,是將原來的通政使司改組,成立通信部,下設郵政、報紙、電報、宣傳四個清吏司,通信部尚書就由通政使吳建業擔任。“

吳建業這個時候才搞明白,原來皇上招他來是要將通政使司升級成與六部平級的大衙門,而他,也跟着水漲船高,直接成爲通信部尚書,現在的正二品,將來的正一品大員!

幸福來的太突然了,他的官途真的跟坐火箭一樣,崇正四年他還只是個新科狀元,緊接着便被任命爲正五品的左通政使,然後又直接晉級正三品的通政使,現在直接就被提拔爲正二品的尚書,明年他就將成爲正一品的尚書,短短十二年,從一個官場新丁,直接官居一品,這升官度簡直是前無古人啊!

皇上爲什麼會這麼寵信他呢?他想不明白,在座的大佬也想不明白。

其實,朱慈炅重用他的原因很簡單,因爲他叫吳梅村啊!

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
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