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

澳洲是一片新興的土地,直到公元1606年,也就是大明萬曆三十四年,它才第一次出現於正規的文獻記載中。

到底是誰發現了澳洲呢?

這個是頗有點爭議的,因爲就在1606年,有兩個國家的航海家先後經過這裡。

按時間先後算,應該是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先發現了澳洲,但是,他只是在澳洲和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海峽經過,做了一下記錄,並沒有真正登陸澳洲。

而緊接着荷蘭的航海家威廉姆.簡士則登上了澳洲大陸,並把這裡命名爲新荷蘭。

這澳洲離南洋羣島其實並不遠,南洋羣島的新幾內亞島甚至離澳洲北部都不到三百里,爲什麼發現它的反而是遠在歐陸的西班牙人和荷蘭人,而不是南洋諸國,又或中原王朝呢?

這的確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偏偏事實就是這樣的。

其實,並不能說南洋諸國沒有發現澳洲,澳洲本土的土著就是南洋諸島遷移過去的。

只是千百年來南洋諸島都沒有出現過比較發達的文明,他們甚至連羅盤都沒有,在海上根本就分不清方向,去探索什麼新大陸,那純粹就是找死行爲,所以,他們從來沒有主動去探索過。

至於被迫漂移到澳洲大陸的人,基本上都是遭遇了颱風,又或在海上迷失了方向,他們連自己在哪兒都不知,自然就不存在發不發現的問題了,甚至最後,他們都因爲遠離文明,而變成當地土著。

不過發現和殖民又是兩碼事,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發現這裡之後,並沒有展開殖民,或許,他們嫌這裡太遠了,又或許他們發現的澳洲北部大陸乾旱少雨並不適合耕種,所以他們一直沒有佔據這裡。

直到一百多年之後的1770年,英國纔開始佔領澳洲,並宣佈這裡爲英國的殖民地。

當然,這都是後世的歷史了,這一世,朱慈炅穿越而來,自然不會將這麼一塊廣闊而又富饒的土地拱手讓給別人,他已經將這裡定名爲東勝神州,並且準備將這裡作爲將來養老的地方。

歐陸大戰結束以後,澳洲大陸便相繼出現了大明艦隊的身影,首先抵達這裡的是北海艦隊和史可法率領的禁衛軍第二軍團,隨行的還有錦衣衛指揮使王徵南和數百名錦衣衛密探,還有兩百艘滿載禁衛軍第二軍團將士和各種物資的武裝福船。

他們來這裡,主要是進行勘察的。

這次勘察行動自然是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朱慈炅安排的,由於是皇上的旨意,楊耿、史可法和王徵南都沒有懷疑過南洋的南邊會不會有這麼一塊大陸,他們直接從東大營出發,一路向南,經過東番,經過呂宋,又經過舊港承宣布政使司,就這麼直直的向南,向南,再向南。

如果沒有澳洲這片土地,他們甚至航行到南極洲都不會回頭。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船隊剛穿過舊港承宣布政使司不到三天,前面便出現一片巨大的陸地,這片陸地之寬廣,遠遠的用最新型的望遠鏡都望不到邊際!

這裡,應該就是皇上所說的東勝神州了,楊耿、史可法和王徵南一直都不曾懷疑。

看到東勝神州的海岸線之後,艦隊立刻一分爲二,兩邊都是五十艘超級戰列艦和一百艘武裝福船。

他們就這麼傍着東勝神州的海岸線,慢慢往兩邊探索而去,每隔一百里就會有一艘武裝福船脫離船隊,靠近海岸,緊接着便會有五百名禁衛軍第二軍團的將士和幾名錦衣衛密探乘坐小型手搖划槳船登上陸地,四散開始探測。

這些人都帶有專用的望遠鏡和繪圖工具,他們的任務就是將百里內縱深的地形探查清楚,並畫成標準的地圖,至於這個縱深,初步定下來是五百里。

當然,五百里定的其實有點長了,澳洲的東西長度和南北寬度其實後只有三百多公里,也就是六七百里的樣子,他們不斷深入探測的時候,就會遇到同樣從對面探測過來的隊伍。

從未開發過的土地探測過程之艱辛無需多說,好在明軍都配備的最先進的武器,倒不怕土著和野獸的襲擊。

一個多月後,整個探測終於在有驚無險中完成了,楊耿和王徵南帶着探測好的地圖,率北海艦隊迴轉東大營,而史可法則率禁衛軍第二軍團和兩百艘福船戰艦留了下來,等待皇上派人前來開發。

王徵南帶着地圖回到京城之後,朱慈炅立刻召集工部和兵部相關官員商討東勝神州的開發問題。

經過商議,初步定下了東勝神州的開發方案,

首先,在東勝神州的東部、南部和西部各建立一個大型港口城市,至於北部就算了,那裡的確氣候乾燥不適宜開發

然後,修建鐵路溝通各個港口城市,並在鐵路沿線勘探礦藏,修築屯衛棱堡

最後,派駐一百萬戶屯衛進行開發,先將主要精力放在糧食生產上,待糧食生產做到自給自足,再開採各種礦藏。

方案確定之後,朱慈炅立刻派出了建設軍團,帶着相關物資,趕往東勝神州開始修建港口和鐵路。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又到了崇正十八年年末,年節又要到了。

這一年,大明帝國奪取了北美大陸的控制權,並幫助盟國西班牙和葡萄牙趕走英軍,進而掌控整個美洲

這一年,大明帝國帶領盟國擊敗了反哈布斯堡聯盟,從此稱霸全球,再無敵手

這一年,大明帝國幫助神聖羅馬帝國擊敗了德意志聯盟的各路諸侯,使得德意志聯盟重歸一統,變成了德意志王國,而國王正是大明帝國的二皇子朱和埈。

這一年,有太多太多的喜事值得慶賀,年節自然過的熱鬧非凡,正可謂普天同慶,喜迎新春。

年節過後,朱慈炅立刻頒旨,冊立大皇子朱和堭爲大明帝國皇太子,大明再次陷入一片歡慶中。

冊立太子的重要性無需多說,歷朝歷代爲了爭奪皇位而上演的悲劇不知凡幾,可以說,太子的冊立,關乎着整個王朝的穩定。

其實,朱慈炅早就有意冊立太子了,因爲朱和堭這會兒都快六歲了,要知道他六歲的時候都已經登基爲帝了。

只是,反哈布斯堡聯盟的突然發難打亂了他的計劃,以致太子的冊立一拖再拖。

現在,反哈布斯堡聯盟已被擊敗,大明可以說四海昇平,獨霸宇內,冊立太子的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

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
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