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

烏山山脈雖將歐亞大6一分爲而二,海拔高度卻不是很高,山脈北部算是最高的,卻也沒有過六百丈的高山,山脈中南部更是低矮,連過四百丈的高山都很少,一般也就是三百餘丈,有的地方甚至還不到兩百丈,跟大明境內的名山大川比起來那是差遠了。

烏山山脈也不是一條連綿不斷的山脈,而是分爲好幾段,每段之間都有巨大的豁口,通行還是比較方便的,像曹文詔所率的南路大軍現在紮營的地方就是烏山中段與烏山南段的連接部,這裡的豁口相當的大,中間甚至有一條大河直接穿過了烏山山脈,進入歐6境內。

南路明軍大營旁這條河是流向歐6境內的,自然不是鄂畢河的支流,這裡離鄂畢河最近的支流還有兩百餘里,所以盧象升來的並不是很快。

由於鐵路沒有修過來,盧象升只能率東路明軍從葉泥河向北進入北極冰洋,然後再轉入鄂畢河主幹,逆流而上,往這邊趕,光是船上的時間就要花去十多天,而從最近的鄂畢河支流下了船之後,他還要率軍走兩百餘里的6路。

所以,曹文詔在烏山腳下紮營半月有餘纔等到盧象升的東路大軍,不過此時那沙俄和談使者科佩洛夫纔剛被他頂回去幾天,或許還沒回到沙俄帝都呢,關於和談的問題倒不是很急。

盧象升是來主持和談的嗎?貌似不像,要是來主持和談,他就不用將東路三十萬明軍全帶過來了,而且他見到曹文詔第一句話就是:”皇上有旨,齊集所有俘虜,修通鄂畢河支流到烏山一線的鐵路,並在烏山以東修築烏山城作爲整個烏山防線的核心。“

這意思倒像是要和談了,不然就不用建立烏山防線了,直接打過去就得了。

不過,這和談卻不是由盧象升來負責了,朱慈炅早有安排,鎮南王鄭芝龍已經奉旨從南洋星城港出,前來主持和談,倒不是他不相信盧象升的能力,主要這次大明將提出一個史無前例的巨大賠款要求,他怕盧象升會說不出口。

盧象升這會兒還不知道皇上要獅子開大口,他只知道按皇上的旨意烏山城要儘快建立起來。

要建城自然需要很多材料,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是很難建城的,因爲材料運輸很困難,所以,第一步就是要修通鄂畢河支流到烏山的鐵路,這樣物資就可以通過西域鐵路運到雷姆城,再從雷姆河運送到附近的鄂畢河支流,然後通過鐵路運送到烏山腳下。

修鐵路對明軍來說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大多數明軍將士都有過修鐵路的經驗,兩百來裡的鐵路對於六十萬明軍將士來說也只是小菜一碟,再加上有開山車開山碎石,路基很快就鋪好了,枕木現在都無需去砍了,直接用鋼筋混凝土澆築出來就可以了,只等雷姆城的物資一到,這段鐵路很快就可以完工。

不過,火車卻是一個問題,因爲這段鐵路暫時還是單獨一段,並沒有和其他鐵路相連,火車壓根就開不過來,只能將火車拆成一截一截,用船運過來。

好在雷姆城離這裡並不是很遠,從雷姆河順流而下,再從鄂畢河主幹逆流而上進入離此處最近的支流,前後也用不了十天時間,而且現在東南兩路明軍都彙集在這裡,也就是說大明皇家海運公司的兩千艘福船戰艦全部在附近,運力也是相當充足的。

盧象升分析了一下當前形勢,便通過電報出一大堆調令:

令毛文龍率東江軍接收葉泥河流域所有棱堡和雷姆城防禦;

令馬祥麟率邊防軍第二軍團接收鄂畢河流域所有棱堡,加強防務;

令孫傳庭率秦軍押解二十萬西域各國俘虜前來匯合;

令令滿桂率遼東軍將各處棱堡將分散看押的沙俄俘虜全部押解過來匯合等等。

現在明軍已經拿下整個西伯利亞平原,西域和葉泥河一線不再是邊防第一線,所以,盧象升將整個防線前移到烏山一線,這樣,整個烏山一線就集結了明軍九個6軍正規軍團和三個海軍正規軍團,就算歐6列強傾力來攻都無濟於事。

明軍的運輸能力的確不是蓋的,不到半個月,孫傳庭便率秦軍押解二十萬西域各國俘虜趕到,同時還帶來了無數的物資,有修築城池用的,也有修建鐵路用的。

大明帝國6軍三大元帥再次聚,鐵路和城池的修建同時展開,烏山腳下頓時變的熱鬧非凡。

不久滿桂也率領遼東軍押解沙俄俘虜過來了,這次俘虜的人數更多,由於明軍武器裝備太過先進,先進的令人絕望,所以各處棱堡的沙俄守軍都沒有拼死抵抗,拼命躲避炮彈然後投降的倒是佔了絕大多數,所以,這次俘虜的沙俄守軍竟然達到了恐怖的三十餘萬!

至此,明軍已經在烏山腳下集結了八十萬正規軍和五十萬俘虜,連營都過了百里,那陣勢簡直龐大的嚇人。

正在這個時候,科佩洛夫又跑過來了,此時歐6列強的使者都已經到齊了,各**隊也在向北歐海域集結,所以他比上次還要趾高氣昂,什麼你若不服便來戰,他很想告訴那個姓曹的,你若不退兵,就真的幹你了。

但是,他還沒抵達明軍大營就被嚇到了,這裡竟然有城牆,而且是一眼看不到邊的城牆,雖然城牆還未完工,但那規模已經夠嚇人的了,明軍竟然要在這裡建一個大城市!

他再一看城牆上密密麻麻的人影,竟然有很多穿着沙俄製服,見鬼,明軍竟然讓沙俄的俘虜修築城牆來對付沙俄。

由於明軍的封鎖,沙俄的探子根本無法抵近明軍大營附近,要不是他親眼所見,沙俄和歐6列強都不知道明軍正在這裡建城。

這是擺明了不撤兵啊,尤其還用沙俄俘虜修築城牆,科佩洛夫感覺自己已經忍無可忍了,他氣急敗壞的來到明軍大營,結果又被嚇了一跳,明軍大營竟然擴大了三四倍,這他嗎到底來了多少明軍!

不過一想到有五個列強在後面支持,他那傲氣又上來了,大明帝國畢竟只是一個國家,他敢同時跟六個列強開戰嗎,量他們也不敢。

當他趾高氣昂的跟在明軍翻譯官後面進入一個偏帳的時候,錯點沒把鼻子都氣歪,那個姓曹的副元帥竟然沒坐在主位,而是和一個同樣身着元帥服的明軍將領陪坐左側,那中間那個穿元帥服的明軍將領肯定就是大明帝國6軍大元帥了。

說好了收到上級指示就派人來告知的,現在他的頂頭上司都到了,自己還被矇在鼓裡,他終於明白了,這個姓曹的從頭到尾都在敷衍他,壓根就沒把他當回事!

他氣呼呼的坐下來,很不客氣的問道:”你們大明帝國到底什麼意思?“

盧象升可不是曹文詔,他雖然不負責和談,但卻是大明6軍的老大,手下上將一堆,一個小小的沙俄上將竟然敢用這種口氣跟他說話,他毫不客氣的反問道:”你們沙俄又是什麼意思?“

科佩洛夫仗着有列強撐腰,趾高氣昂的道:”我們的意思就是讓你們立刻退出整個西伯利亞。“

盧象升哼了一聲,冷冷的道:”做夢。“

科佩洛夫這個氣啊,他立馬威脅道:”你們可要考慮清楚,我們沙俄的盟國已經開始集結大軍了,你們將要面對的是六國聯軍。“

盧象升可是最清楚大明6軍戰力的,六國聯軍又如何,他面不改色的道:”打就打,怕你們不成?“

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六章 班底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
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六章 班底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