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

《里斯本停戰條約》簽訂,大明哈布斯堡聯盟與反哈布斯堡聯盟的大戰宣告結束,大明帝國舉國歡騰,散佈在各處的明軍也開始接收勝利的果實。

在歐陸東北部的烏河流域,大明帝國陸軍副元帥孫傳庭直接率軍跨過烏河,就地解除了沙俄、瑞典和丹麥三十萬大軍的武器裝備。

隨即,曹變蛟率邊防軍第一軍團趕往沙俄帝都,監督沙俄裁減軍隊;

馬祥麟率邊防軍第二軍團趕往瑞典,監督瑞典裁減軍隊;

侯拱極率邊防軍第四軍團趕往丹麥,監督丹麥裁減軍隊;

祖大弼率邊防軍第三軍團撤回烏山一線,以烏山城爲中心駐防;

而孫傳庭則率領秦軍陝西行都司,駐紮休整;

在歐陸中部的維斯特**地區,大明帝國陸軍副元帥侯世祿直接率遠征軍第一軍團奔赴鹿特丹,監督荷蘭裁減軍隊。

秦拱明率定遼軍留在明斯特,就地駐防;

而史可法則率領禁衛軍第二軍團,直接坐火車趕回大明;

在歐陸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脈附近,大明帝國陸軍副元帥曹文詔率天雄軍趕到後,立刻就地解除了法國南部所有法軍的裝備,隨後便率軍趕往巴黎,監督法國裁減軍隊;

而原本在里斯本駐防的毛文龍則直接率領東江軍趕往英國,監督英國裁減軍隊;

海軍方面,鄭成功直接率大明帝國海軍禁衛軍團、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北海艦隊移師敦刻爾克,坐鎮北海,以防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出爾反爾,不遵守合約裁減軍隊。

而西班牙和葡萄牙艦隊則分赴多佛爾港和加來港接收英國和法國割讓的土地。

在大明帝國強大的武力威壓下,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都不敢有絲毫異動,紛紛配合前來監督的明軍裁減軍隊,建立明軍駐地。

三個月後,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裁軍如期完成,從此各國都只剩下維持國內治安的少量軍隊,對大明帝國及其盟國再也構不成一絲威脅。

戰爭好像就這樣結束了,整個世界貌似都和平了,是不是該考慮點別的事情了呢?

這天,朱慈炅正坐在乾清宮御書房中考慮下一步該乾點什麼呢,王承恩突然在外面尖聲道:”啓稟皇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陛下來電。“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陛下,也就是他的大舅哥,這會兒發電報過來會有什麼事呢?

朱慈炅隨即朗聲道:”呈上來。“

很快,王承恩便舉着封電報恭恭敬敬的來到他面前。

朱慈炅隨手接過電報一看,原來是他大舅哥請他幫忙去收拾一下德意志聯盟那些大大小小的諸侯,讓他們乖乖的聽命。

說實話,他大舅哥的破事他還真不大想管,因爲對他來說這純屬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耗費大量錢財,耗費大量武器彈藥,甚至是耗費大量明軍將士的生命,去做這種沒有什麼利益的事情,他一開始是拒絕的。

但是,正好,前段時間他在皇貴妃安娜公主那裡臨幸的時候,安娜公主跟他說起了兒子朱和埈的事情。

大概意思就是想請他跟費迪南德三世或者腓力四世打個招呼,在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疆域中劃塊領地給朱和埈,這樣,朱和埈長大以後就可以去當一個無憂無慮的小貴族了。

自己的兒子,尤其是二皇子,自然不能太委屈了,最起碼也得整塊奧地利公國那麼大的領地不是,不然以後怎麼能無憂無慮的生活呢!

但是,跟費迪南德三世又或腓力四世要這麼大塊領地,他一時半會兒還真開不出這個口,畢竟他們並不像大明帝國這樣疆域遼闊。

實在不行就在大明境內劃出一塊領地給二皇子朱和埈吧,但是這又與他當初不在給皇室分封土地的想法不符。

二皇子朱和埈如果有了封地,其他皇子自然也要有封地,到時候不知道要封出去多少封地。

他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後代都會是愛民如子的大好人,如果出幾個像福王朱常洵那樣的混蛋,那大明又要出亂子了。

他爲這事都猶豫很久了,看到自己大舅哥的電報,他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

把德意志聯盟給打下來,給自己的兒子朱和埈當領地貌似不錯啊,反正費迪南德三世只想他下面的諸侯聽話而已,朱和埈能不聽他親舅舅的話嗎!

想到這裡,他立馬屁顛屁顛的跑到安娜公主的寢宮,獻寶去了。

安娜公主自然是高興的不行了,德意志聯盟那是多大塊地方他當然清楚,西班牙也就比那兒大一點而已。

於是乎,沒過幾天,安娜公主便抱着二皇子朱和堭,坐着朱慈炅的專列,在一大幫錦衣衛和東廠高手的護衛下,趕往神聖羅馬帝國。

名義上她是回去探親,實際上她是去和費迪南德三世商量,看把德意志聯盟打下來給自己的寶貝兒子當領地行不行。

費迪南德三世對這個還真沒什麼意見,他的確只是想讓那幫諸侯聽話而已,因爲那幫傢伙一天天的老是試圖利用選帝侯的身份來搶奪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搞得他都不得安寧。

現在,換上自己的外甥管着自然更好,畢竟他身後可是強大的大明帝國,有這個身份鎮着,那些個什麼選帝侯家族肯定會服服帖帖,不服,試試,整個反哈布斯堡聯盟都被大明帝國幹翻了,一個小小的德意志聯盟算什麼!

得了費迪南德三世的許諾,安娜公主歡天喜地的跑回來,求朱慈炅出兵,去幫她寶貝兒子把那塊領地給打下來。

給自己的兒子搶地盤,這個理由已經足夠朱慈炅出手了,再說,把朱和埈送到歐陸去,也有利於大明帝國的穩定,畢竟除了大皇子朱和堭,也就二皇子朱和埈後臺強硬點,其他皇子都沒多大後臺,根本就掀不起什麼風浪。

於是乎,朱慈炅直接下旨,命駐紮在歐陸的六個軍團各派出五萬人馬,前往維也納集結,又命孫傳庭率秦軍趕往維也納主持大局,同時還命秦拱明率定遼軍也趕往維也納集結。

這一下,明軍很快便集結了五十萬大軍,加上神聖羅馬帝國的二十萬大軍,總共就是七十萬大軍。

在武器方面,孫傳庭不但帶來了大量裝甲戰車,爲了加快推進速度,減少傷亡,他甚至還帶來了最新型的高爆手雷!

接下來的戰鬥不用多說,在裝甲戰車和高爆手雷面前,什麼棱堡城池都不堪一擊,明軍一路摧枯拉朽,很快便將各路諸侯和選帝侯家族打得服服帖帖。

緊接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費迪南德三世便宣佈,成立德意志王國,國王正是大明帝國的二皇子,他的親外甥朱和埈。

至於還在安娜公主懷裡牙牙學語的朱和埈怎麼管理德意志王國,自然無需人操心,大明帝國有的是治國人才,隨便拉過來幾個,比歐陸任何國家的高官權臣都強。

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序章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
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序章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