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

“什麼?”朱厚煌說道:“怎麼這麼快啊?”

此刻朱厚煌已經在馬六甲城中了。

馬六甲與南都是朱厚煌在南洋經營的兩個要點,互爲犄角之勢。馬六甲更是南都西方門戶,兵精糧足,火藥什麼早有儲備。

本來朱厚煌來想等亞齊大破蘇門答臘上面的各路小國之後,再出手相救。只是聽說亞齊大肆屠殺中國人的消息之後,再也坐不住了,立即出征,帶着東雍主力艦隊,來到了馬六甲。

只是剛剛來到馬六甲,還沒有休息,就已經得到了消息,蘇門答臘國被屠,所有小國望風而降。水師直接衝馬六甲而來。

因爲陸上道路困難,軍隊走海運比較方便。

只是這樣一來,亞齊一方就必須面對,馬六甲這個絆腳石了。

“殿下。我們在蘇門答臘城之中的暗探根本沒有活着出來,只是在外圍有人聽到了炮聲,所以說,這一次亞齊之所以能迅速攻下蘇門答臘,是因爲動用的火炮,大量的火炮。”吳鳳儀說道。

吳鳳儀現在很煩躁。

本來繡衣衛在蘇門答臘島上面的暗樁就不多,亞齊人的瘋狂屠殺,更是將很多繡衣衛暗樁都屠殺殆盡了。

這樣一來,更是讓吳鳳儀感到苦惱,亞齊所站之地,所有消息幾乎斷絕來了。而正在打仗的時候,正是需要情報的時候,他卻根本弄不出來情報,如何不讓吳鳳儀苦惱萬分。

“火炮,哪裡來的火炮?”朱厚煌問道。

不是朱厚煌小看亞齊,而火炮生產在這個時代,是整個時代的高科技武器,亞齊區區小國,即便是能夠製造火炮,但也絕對不會有大量的火炮,這火炮一定是外來的,在南洋一帶,能夠大批量生產火炮的勢力,只有兩個,一個是東雍,一個佛郎機。

朱厚煌已經有所猜測了。

吳鳳儀的情報,立即驗證了他的猜測。

吳鳳儀說道:“果阿那邊的消息,在果阿炮廠有很多火炮出產。”

“這一起,並不是,或者不僅僅是亞齊,身後還有佛郎機。”朱厚煌說道:“只是沒有想到,只是沒有想到,他們雙方死對頭居然聯手起來。”

“報。西方發現敵人船隻。”一個人說道。

朱厚煌在沿岸設置烽火臺,所有當敵軍軍艦順流而下的時候,人還沒有來到,一道道烽煙已經讓他們暴漏了目標。

朱厚煌說道:“黃士龍。”

“臣在。”黃士龍心情激動之極。

他來到東雍之後,被朱厚煌提拔重用,壓過了很多老人,自然被軍中很多人看不起。黃士龍一直憋着一口氣,想要證明自己。

雖然黃士龍在訓練之上,將水師訓練規範了起來,甚至正在着手編寫《水師操典》。但是軍人真正證明自己的場所,永遠是在戰場之上。

只是他來到東雍之後,就是處於和平期,水師的任務更多是訓練,打打海盜,根本沒有勢均力敵的大戰。

而此刻大戰來了。讓他如何不歡喜。

這是證明他的時間到了。

朱厚煌看着黃士龍說道:“出兵,截擊敵軍艦隊。要慎重以待,水師不筆陸軍,陸軍一敗,孤還能給你補充,但是水師大敗,一時間孤不能夠給你任何補充,你自己要清楚。”

“臣明白,此次出戰,慎重爲先,寧可不勝,絕不大敗。”黃士龍雖然心中壓着一股取勝之心,但是還是如是說道。

朱厚煌嘆息一聲,說道:“你去吧。”

這一兩年之內,水師的戰鬥力在黃士龍與麥哲倫的訓練之下,已經有肉眼可見的提升,這也證明了黃士龍的能力。

但是朱厚煌還是有一點不放心。不過,黃士龍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黃士龍立即出海。

他全力以赴,東雍型戰艦列隊,大概有五十艘戰艦,列隊向西而去,沒有多久,就看見了西方的船隻。

黃士龍用望遠鏡看去,只覺得這些船隻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亞齊人自己造的船隻。這些船隻有大有小,很多都是拼湊出來的,甚至還有些船隻是中國船型。

另一隊就規矩多了,是西洋船型,雖然船型大,火炮多,但是數量未免少了一點。

黃士龍在看對方的時候,對方也在看着黃士龍。

這些西洋戰艦上面的水手大部分是由佛郎機人提供的,因爲亞齊人可以提供一些水手,但是不能夠提供炮手,舵手,船長,這樣的職位人選。

甚至這些船,都是佛郎機商船裝上大炮改出來的戰船,雙方看上去勢均力敵。

黃士龍遠遠的看見,一面新月旗升出,這一面新月旗有一點奇怪,上面的新月與一顆星星相對,下面又有柄阿拉伯式的長刀。

正是亞齊國旗。

而佛郎機的旗幟是,上面有一面王冠下面有面盾牌,盾牌之上還有其他圖案,看上去比較複雜。

黃士龍看到敵人的陣容,立即傳令下去:“一字長蛇陣,衝過去。”

黃士龍看見了他們雙方的間隙,不知道是不是他們雙方配合並不好,中間有一道不大不小的間隙,正好讓黃士龍衝過去。

黃士龍的艦隊,全部是數年之間積累的東雍型戰艦,完全除卻了裝貨的用處,船上每一處設計都是爲了作戰。總共分爲大中小三型。

是以中型爲主,大型戰艦,只有一艘,就是朱厚煌的座艦。

朱厚煌的座艦是東雍建造過的最大的船隻,足足有五千料,幾乎是也明清時代,所能造的最大的船隻了。

只是此刻這艘船,被黃士龍調用,成爲了他座艦。

其實東雍並不是不想建造這樣的大艦。第一是威力過剩。

東雍的實力在東海之上,是不需要這樣的戰艦的,朱厚煌面對的佛郎機艦隊,也沒有這一的大艦。

第二,就是成本太高,一艘這樣的大艦,在成本上勝過三艘中型艦。東雍新式戰艦數量不足,還是想補足數量爲先。

第三,工藝也不成熟。

這一艘大艦,幾乎就是一個試驗艦,畢竟大明工匠已經很久沒有修建這樣大的戰艦了。即便是朱厚煌的座艦,也出個不少大大小小的毛病。所以在工藝成熟之前,朱厚煌不想大量建造了。

即便是如此,這一艘戰艦的威力,的確絕倫。

當一艘五千料戰艦,幾乎有一千多噸的戰艦,衝出來的時候,亞齊海軍就爲之震動,很多東西聽別人說,與自己看到,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就好像是現在一樣,亞齊未必不知道東雍有這樣大的戰艦,但是戰艦真正在他們眼前的時候,他們還是無法承受。

一名佛郎機海軍軍官,說道:“我確信這大明是我們的敵人了,居然能建造如此大船隻,而且能建造如此多的火炮。不全力應對的,他們不僅僅是南洋的威脅,也將是印度洋上的威脅。”

“只要這一次海戰勝利,他們就不足爲懼了。對方的指揮官已經落入了我們的陷阱。”託梅說道:“按計劃行事。”

這一次戰鬥,託梅與亞齊蘇丹不知道費了多少口舌,終於讓對方答應了,這一場海戰,由佛郎機一方指揮。

而託梅更是爲東雍水師設下了陷阱。想要將東雍水師一網打進。這是託梅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有時候他不得不承認一點,佛郎機與東雍之間最大的差距在於人力不足,佛郎機往東方投放的軍隊,水陸加起來,能有萬人就是一場很了不起的遠征了,但是實際情況,很難有這麼多。有數千人已經不錯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五章 演武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四十七章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五章 演武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四十七章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