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

這一條路是一條捷徑。

朱厚煌只要點點頭。他在東雍發展所需要的一切都有了。只是他卻覺得過不去自己的良心。他讓數萬人流離失所。作爲一個後世的小老百姓,他明白這種痛苦。

真要這樣子做嗎?

朱厚煌舉棋不定,難道成功的人都必須從泥澤之中走出來。好一陣子,朱厚煌長出一口氣,說道:“還有其他辦法嗎?”

“這是伍符的意思,但是殿下卻不是隻有伍符一個選擇。”唐寅說道。

一語驚醒夢中人。朱厚煌一拍腦袋,說道:“羅侖。”

唐寅說道:“殿下可以爲羅侖撐腰,讓羅侖快點解決了亂兵,也不必在乎伍符的意思了。”

“羅侖會聽孤的嗎?”朱厚煌有一點猶豫。“那就要看,殿下與陛下的關係怎麼樣了。”

皇帝怕文官,文官怕太監,太監怕皇帝,這是一個很奇妙的循環,朱厚煌與正德關係親厚,下面的太監自然不敢怠慢他。

“不過。”唐寅有一點遲疑,說道。

“不過什麼?”朱厚煌問道。

“不過,羅侖出手,福州三衛的下場,未必比伍符下手好。”唐寅說道。

朱厚煌想了想,說道:“舅舅,去見見羅侖,看看他什麼意思?”

吳鳳儀立即答應道:“是。”吳鳳儀停頓了一下,說道:“殿下,不必派人去找羅侖,臣以爲羅侖現在已經派人來了。”

“哦,”朱厚煌露出疑惑的表情。

“錦衣衛,福建錦衣衛是羅侖在掌管的。”吳鳳儀說道。

雖然現在錦衣衛大不如前,但是消息還是很靈通的。現在他們絕對知道朱厚煌已經來到了福州的事情。

“報,福州鎮守太監羅侖求見。”說曹操曹操到。朱厚煌與吳鳳儀對視一眼,說道:“讓他過來。”

一個白鬍子老頭,身穿太監服飾,一進門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奴婢羅侖見過雍王殿下。”

朱厚煌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在人們眼中橫行霸道,無法無天的羅侖見到自己居然這麼害怕。朱厚煌問道:“你爲什麼這麼害怕孤?”

“老祖宗吩咐奴婢要聽雍王殿下的。”羅侖說道。

“老祖宗是?”朱厚煌問道。

“是谷大用,谷公公。”羅侖說道。

朱厚煌心中明瞭幾分,對於羅侖爲什麼放在福建,也明瞭了。羅侖是來福建養老的。

不管太監的地位多高,在宮中都是一個奴婢,但是在外面卻是欽差的身份,作威作福,好不威風。這種強烈的反差,讓一些太監晚年都希望出宮養老,最好的位子,就是南京鎮守太監。但是這個位置不是皇帝親信,或者說是先皇的大伴。根本坐不上去。羅侖在宮中有谷大用當靠山,但是本質上並不得寵,能弄一個福建鎮守太監的位置,已經是他將北京的積蓄全部掏空,纔得到的。

到了福建可不是要撈夠本嗎?更不要說太監都是無後之人,人生在世沒有一點指望,唯一在乎的不過是錢財而已。黑眼珠見不得白銀子。所以他要狠狠的收拾覺得自己要高升,而不給他送孝敬銀子的伍符。但是他也知道,他的根子在哪?他的底氣在哪?絕對不敢得罪朱厚煌,特別是谷大用交代過的人。

收拾了文官,有上面大太監擋住,如今正德寵信宦官。並不在意文官的彈劾,但是如果正德想收拾他,就好像是收拾一條狗一樣輕鬆寫意。那頭輕那頭重,羅侖拎得清楚。至於面子什麼的,一個註定要斷子絕孫的太監,要什麼面子啊。

朱厚煌說道:“孤不想在福州久留,你快點將這場兵變給平息了。孤還有事的。”朱厚煌想要徑直去泉州,但是想想,現在的泉州並不是唐宋時候的刺桐城了。現在航海的力量,大部分在官府之中,雖然很快要被東海上的海商集團給超越了,但是還是保留着最後的餘暉。他想得到航海上的助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官府。

福州是他最好的選擇。

羅侖心中嘆息一下,這是佈置了不知道多久的局。眼看就將伍符弄進局中,讓他萬劫不復了,卻不想雍王來了。他心中一萬個十萬個不舒服,但是卻不敢說一個字,暗道:“算那老傢伙運氣好。”口中說道:“奴婢知道了,奴婢這就去辦。”

在朱厚煌大船外面,另一艘大船上,這艘船正是伍符的坐船。山羊鬍子的師爺來到五符身邊,說道:“恭喜東翁,羅太監上了雍王的船,這一關算是過去了。”

伍符已經弄清楚這位雍王殿下的意思了,雍王殿下很在意這一場兵變。看羅侖急急忙忙過來的樣子,就知道羅侖惹不起雍王。有雍王的意思,這場兵變很快就會平息了。而且羅侖想要儘快的平息兵變,就不能不找他伍符。這樣兵變的責任也不能往他一個人身上推了。他這一關算是過去了。

否則,這場兵變在羅侖的掣肘之下,久久不能平定,驚動京城,在羅侖的運作下,這個責任一定會落在他自己身上。

不管羅侖怎麼辦?已經與自己無關了。

”福建這個破地方,老夫總算是解脫了。”伍符長嘆道。

“報,羅公公來訪。”一個下人說道。

伍符先是一愣,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原來他也會向老夫低頭。”

“伍大人,在笑什麼啊?”一個陰柔的聲音響起,只讓人渾身汗毛豎起來,一個白頭太監站在船艙門口。不是別人,正是羅侖。

“原來是羅公公啊,失敬失敬。”伍符面不改色,說道:“羅公公駕到,有失遠迎,抱歉,抱歉。”伍符口中說着抱歉,但是身上一點抱歉的意思都沒有,坐在椅子上,連起身都欠奉。

羅侖也不客氣找一個椅子就坐下來,說道:“伍大人,您運氣真好,這時候京裡面的貴人路過,雜家也不多說了,把你的發動起來,今天晚上,雜家就要這福州城之中風平浪靜。”太監是最小氣不過了,今日雖然是朱厚煌破壞了他的計劃,但是他不敢恨朱厚煌,轉而恨伍符,心中暗道:“你以爲你高升浙江,就能跑出雜家的手掌心啊,等雜家騰出空來,修書一封到江南鎮守太監。即便是你到了浙江,也跑不出雜家的手掌心。”

雖然羅侖心中這樣想,但是也知道,他要請江南鎮守太監辦事,也需要打點關係的,絕不可能空口白話,就能讓江南鎮守太監幫忙,從品階上來說江南鎮守太監遠在福建鎮守太監之上。

“好說,只是下官只想要,公公一個保證。”伍符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羅侖已經下了決心,說道:“反正你在福建也就這幾日了,雜家就饒過你便是了。”

“多謝公公。”伍符說道:“事不宜遲,就今天晚上吧,我會讓福州左衛反正,其餘的羅公公自己能解決掉吧。”

羅侖想了想:“福州中衛之中,有雜家的人,福州左衛反正,再有福州中衛反正,聯繫一下福州三衛指揮使,這事情就瞭解。”

福州三衛兵變,本來就是兩個鬥法的結果。雖然也有欠餉的原因,但是並不是主要原因,正如唐寅所說,邊關欠餉半年,真正兵變的也不多。而且福州三衛都在福州城附近,做些零工也好做活。這些軍戶不逼道絕境是不會有造反的念頭的。

也是兩個人自己爭執不斷,讓下面的人無所適從,羅侖又順水推船,才釀成了今日的兵變。

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五十章 封賞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
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五十章 封賞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