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

一席扁舟,從穆西河而上。

羅軒看這兩岸大部分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沼澤地。沼澤地與河道幾乎聯繫在一起。似乎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江面,還有無數水生植物,茂盛的長着,幾乎看不到邊際。

這些沼澤地並不稀奇,只是沒有人開發而已,在很早以前,江南一帶也是這樣的,不過經過華夏先民,不知道多少年的辛勤開拓,纔有現在富饒甲於天下的江南。

羅軒很容易被淡目國的巡邏人員給發現了,經過簡單的交涉之後,羅軒就被帶進營地裡面。

“你是什麼人?”淡目國大軍統領是一個乾瘦老者,像一個教士,更像一個將軍。

羅軒微微一笑,說道:“這位將軍,我代表雍王殿下來知會淡目國一方,舊港乃是大明領土,受大明天子庇護,接受大明雍王殿下的直接領導,任何對舊港的行動,都是對大明的挑釁。請將軍不要自誤。”

“這些先不要說這些,我只問你一件事情,就是我軍的運輸船隊是不是你們做的?”

羅軒說道:“正是我家殿下給你們的一點小小的禮物。”

羅軒心中暗道:“生死就是這一刻了。”、

這個問題是羅軒必須面對的事情。他必須做到囂張無比,很多時候,越表現出自信。越有底氣,敵人摸不清你的底細,才能活下來。

“大膽。”一個將領的大怒道:“原來這事情真的是你們做的,你居然還敢來這裡,簡直是欺人太甚了。”

“傖啷”之聲想起,無數把刀都出鞘了。一時間羅軒面前似乎有一座刀山。

羅軒冷哼一聲說道:“這就是淡目國的待客之道?”

“你是客人嗎?殺了我們的人還敢上門。”將軍說道。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警告而已,”羅軒說道:“我是帶着善意而來,不然等着你的就是就後援全部斷絕,然後數萬大軍逆流而上。到時候不僅僅舊港不是你們,連爪哇島,也未必能保全?”

“你們真的能渡過海峽嗎?”將軍說道:“帶下你。”

立即上前想要牙羅軒下去,羅軒一甩肩膀說道:“不用你們壓着我,我自己會下去。不過,壓我下去很容易,但是再讓我上來,就不太容易了。 ”

羅軒一甩衣袖,走了下去。

等離開大帳之後,羅軒忽然鬆了一口氣,只覺得自己身子都虛了,強撐着站住腳跟,沒有摔倒在地上。

羅軒知道自己過了最關鍵的一關,他最怕的就是這一點上,他一說話,就被氣急敗壞的對方給殺了,現在不過是扣留使者而已。

不過,扣押使者就代表不會輕易殺他,他這一條命算是保住了。

不過事情並不是他被扣押就結束了,恰恰相反,他被扣押的時候。博弈纔剛剛開始。

羅軒纔剛剛被壓下去。

立即就吵起來。

將軍坐在位置之上,下面的人各自說出自己的意見。最後將軍一錘定音,說道:“好,立即派遣人去聯繫亞齊蘇丹,去聯繫佛郎機人。一定要擊敗東雍。”

本來淡目國與亞齊的聯繫根本就不深,淡目國不過是乘着這個計劃在蘇門答臘島上佔據一個位置而已。他們沒有想與東雍爲敵的想法,最少現在沒有與東雍打仗的想法。

但是很多情況都是不期而來。

就在羅軒被扣押的時候,在外面的人堅守的繡衣衛立即將消息報給了朱厚煌。

朱厚煌並不是太吃驚的,他暗道:“看來不動用武力,是不可能將淡目國的勢力驅除出蘇門答臘島了。”

朱厚煌覺得頭疼,其他這些戰爭遲早會來的,朱厚煌對佛郎機,而是對亞齊,還是對淡目國都有一場戰爭。

畢竟朱厚煌想要獨霸東南亞,就必須清楚掉這些敵人,但問題是,所有敵人都一古腦的過來了,讓朱厚煌應接不暇。

朱厚煌說道:“叫施世安過來。”

既然決定動武,必須先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舊港能出什麼樣的價錢。如果是單單能以縱橫術,就能讓敵人退兵的話,朱厚煌將舊港列東雍的外藩就可以,但是如果需要一場戰爭的話,這一點報酬就萬萬不夠了。

施世安過來之後,施世安立即說道:“殿下,舊港堅持不了多久的。還請殿下救救我家吧。”

朱厚煌說道:“孤已經派出使者去淡目國,結果淡目國拒絕了孤的好意,孤自然要懲罰淡目國,不過有一個問題,舊港施家已經多少年沒有將自己當成了大明土司了。現在還求救,不會那麼容易的。”

施世安心中一緊,該來的終究要來的。

施世安來到馬六甲之後,幾乎以哭秦庭的態度,處處哀求,但是並不以爲施世安就是一個光會哭的人。

施家花了極大的力氣,付出極大的代價,將施世安送出舊港,固然因爲施世安是施家嫡系血脈,施家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之下,要將自己的血脈傳承下去。但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施世安的才能,是施家小輩弟子之後最好的。

世間沒有白吃的午餐,要東雍幫忙,一定要付出代價。施世安當然希望自己能夠以賣慘的方式,儘量少付出代價。

“殿下旦有所需,舊港上下願意竭力以奉殿下。”施世安說道:“只要殿下能全我施家上下的性命。”

施世安很明白,現在的施家根本沒有什麼能力與朱厚煌討價還價,他索性就不去討價還價,將所有選擇的權力都給朱厚煌。

朱厚煌沒有想到施世安這樣說,他一時間不知道施世安是怎麼樣一個人,難道施家將家族的希望寄託在這樣一個人身上。

朱厚煌說道:“舊港將會爲舊港府,施家遷往南都,如今東雍求才若渴。施家子弟只要有才能,就會量才使用。”

其實朱厚煌對舊港最眼饞的並不是舊港的土地,而是舊港的人,舊港是一個漢人聚集地,朱厚煌雖然不知道舊港有多少漢人,但是朱厚煌估計最少有數萬人之多。

而東雍現在缺人,缺主體民族漢人,所以這數萬漢人,是朱厚煌最爲欠缺的。

施世安聽了朱厚煌的條件心中一緊,他知道早就施家可能保不住舊港了,但是此刻說出來,他心中還是不好過。

他來之前,就有預料了。

施世安暗道:“東雍有封土之封,我努力立功,將來再奪回一塊立足之地。”

施世安說道:“只要殿下能全我施家上下,對我施家就是天高地厚之恩,舊港歸化,臣父母族人都期已久,天朝遺臣盼殿下之來已久。”

朱厚煌忽然有一點不好意思,對施家有一些歉疚,但是歉疚瞬息叫消失了。作爲一個政治家,就不要想良心上的某樣東西。不管施家有什麼情況,納舊港入版圖,是朱厚煌遲早要做的事情。

“好,施家有此心,孤也不會辜負施家的。只要施家獻城於孤,孤就封施家家主,舊港伯。另封封地。”朱厚煌說道。

東雍貴族的封地都在呂宋一帶,即將呂宋給填滿了。

施世安說道:“多謝殿下,多謝殿下。”施世安暗道:“還好,並不是一點收穫都沒有。也算是撈過來一點本錢。”

朱厚煌說道:“快去準備,一二日之內,大軍南下,需要你隨軍。”

施世安說道:“臣不用準備,臣現在立即就能出行,家族父老都在等候,臣是一刻也等不了的。”他說着說着,眼睛就紅了。

但是出征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八十章 先鋒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十章 長史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
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八十章 先鋒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十章 長史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