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

許棟心頭一動,擡起頭來,看着朱厚煌,小心翼翼的問道:“殿下此言何意?”

朱厚煌說道:“沒有什麼意思?只是各司其職而已。我大雍初建之時,萬事紛雜。常有司職不清的問題,但是自從楊師來了之後。調理上下,使各司其職,不再讓職責上有瓜葛的地方。許卿爲水師統領,本就不該牽扯到商賈之事之中,只是當時迫不得已,才讓許卿兼領商事。如今雍國之政安穩下來,所以許卿也必須選擇了,想繼續做水師統領,就從商船隊裡面挑選出精明強幹的水手,一起從頭建立起雍國水師,如果想繼續做買賣,孤少不得給你一個少府丞的位置。”

許棟心中暗淡:“來了。”

不客氣的說,許棟等這一天等了好長時間了。

現在的雍國水師,可以說是許棟一手拉出來的,在水師之中,只知許大人,而不知雍王之事的現狀許棟又怎麼不知道嗎?

他一方面覺得,這樣狀態很好,可以與雍王討價還價。另一方面又感到深深不安,他知道這樣的狀況對他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但是權力的誘惑,又有誰能抵擋得住啊?

他想過很長時間,還是猶豫不絕,此刻朱厚煌終於說出口。他反而鬆了一口氣,隨即不明白少府丞是個什麼東西。

許棟問道:“不知道這個少府丞是怎麼一個官職?”

朱厚煌心中的謀劃,對楊慎說過,但是並沒有對外人說道。朱厚煌說道:“雍國將與大明不同,不過也會分內外廷。少府就是內廷官之一,專屬於孤。爲王室服務。王室在各地的產業都歸少府經營。不過如今王府之事,都是母后管理,孤只能給一個少府丞,專營南洋航向線之事。”

許棟心中立即對少府丞這個職位不感興趣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許家世代經商。對商業固然是熟悉之極,但也不想在商業之上有什麼建樹了。商人上不了什麼大臺面。縱然是皇商也是一樣。

不僅僅是許老爺子,有改換門庭的心願。許棟也有。在他看來,這所謂的少府丞不過是一個皇商而已,又怎麼能比得上水師統領。雖然雍國水師現在只有十條船,但是將來絕對不會只有這一點船隻的。

“臣願意從商船隊之中,挑選水手組建雍國水師。”許棟立即做了選擇。

朱厚煌說說道:“愛卿選人的時候,要注意。我雍國兵制從來是良家子從軍,孤知道有些人跟着愛卿時間很長,感情很深,但是裡面頗有作奸犯科之輩。當然,孤也不爲難愛卿,愛卿只要讓他們在我雍國結婚落籍,孤就算他們是良家子。愛卿要慎重挑選。”

“臣知道。”許棟說道。

他心中沉重之極,雖然朱厚煌這樣說了,但是許棟將自己的舊部全部挑進水師之中根本不可行了。什麼曾經作奸犯科的人一筆購銷了,許棟真能沒有一點顧忌嗎?這一次定然將福州三衛的人挑進去一些。

在商船隊裡面的人,勢力最大就是許棟舊部。他們人或許不是最多的,但是權力卻是最大的,因爲他們有一個好上司,但是福州三衛的人也不少,他們大多是拖家帶口的過來,大多都在大員,或者澎湖分了地。雖然許棟並不知道朱厚煌良家子的標準是什麼,但許棟認爲這些人一定是所謂的良家子。

而這些人也是對朱厚煌最忠心的人。

朱厚煌看似什麼也沒有做,但是已經將水師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了。

許棟心中明瞭,非但沒有怨氣,反而對朱厚煌更加恭敬起來了。

無他如果,朱厚煌一直對水師之中許棟一家獨大視而不見。許棟反而看不起朱厚煌。許棟在海上混過一段時間,也不是什麼忠臣孝子。如果朱厚煌沒有手腕震懾他。他絕對不會忠心耿耿的跟隨朱厚煌。

他當初投奔朱厚煌,也不過是爲自己搏上一把而已。要說他對朱厚煌有多忠心,那就搞笑了。

許棟服從自己的劃分,朱厚煌也鬆了一口氣。

朱厚煌現在是用人之季,不想讓內部產生什麼混亂,但是也不能容忍,水師的主要戰力與自己隔了一層。朱厚煌心中暗道:“君臣之間,善始善終最好。”他問道:“這商船隊你想交給誰負責啊?”

一時間,許棟也想不起來誰比較好。

整個商船隊有數十條船。分別分爲好幾個船隊,比如南洋航線,福州澎湖航線,還有澎湖至東雍的航線。

可以說整個雍國的水上命脈都掌握在商船隊之中。

許棟想了一會兒,說道:“殿下,現在水師數十條船隻,雖然有十幾條專注南洋航線,但是又好些船隻都是爲楊大人所用,一併歸爲少府,是不是?”

他話雖然沒有說完,其他人已經聽出了弦外之音。

吳行之說道:“殿下,許大人所言有理了。如果船都歸了少府,那麼相府想用船怎麼辦?”

朱厚煌也有一點遲疑,問許棟說道:“許卿,你的意思是?”

許棟說道:“不如將船隊一分爲二,將南洋航線的船隊,分爲少府門下,其他運輸船隊,依舊歸爲水師,不過他們專司運輸便是了。”

吳行之說道:“一分爲二是不錯,但是剩下的船隻,不能隸屬於水師,水師纔有多少運輸任務了,應該歸相府所有,畢竟相府纔有這麼運輸任務。”吳行之立即出來爲他所在部門爭奪利益。

朱厚煌說道:“那就雙重管轄吧。從訓練上屬於水師,但是接受相府的指令。”他問兩人說道:“如此怎麼樣?”

朱厚煌已經金口玉言了,還能怎麼樣啊?許棟與吳行之齊聲說道:“殿下英明。”

朱厚煌說道:“英明不英明要看結果。”他微微一頓,看想許棟說道:“許卿,那麼專營南洋航線的人選有嗎?”

許棟猶豫了一會兒,說道:“臣兄長許鬆仰慕殿下威名已久。家兄很早都接管許家生意,在商事之上比臣厲害太多,殿下將商船隊歸爲少府之下,想必將來,也不想僅僅做南洋一條航線吧,有臣兄在,必然能爲殿下開闢東洋航線。”

朱厚煌想了想,他的確需要一個精通海商的人來主持商船隊,雖然經過刪刪減減之後,整個商船隊只剩下不過十幾條船隻而已。但是朱厚煌對他們寄予了很大希望。只有龐大的商船霸佔海上利益,纔有足夠的資源供給朱厚煌用來擴張。

霸佔海上利益的王室船隊,也是將來制衡相府的重要砝碼。他的確是無人可用,至於許鬆到底行還是不行,還要看看再說了。

朱厚煌暫時將這一件事情放下,說道:“那就請許卿將令兄帶過來,讓孤見上一見,這十艘船隻,也交給你接收了。還有一件事情,你們兩個跟着孤去相府一趟。”

兩人相對一眼說道:“是。”只是兩人私下裡卻想不出來,到底什麼事情要他們一起去見楊慎的。

朱厚煌帶着吳行之,許棟,還有身邊的侍從,汪直,俞大猷,還有他身邊的貼身保鏢,李良欽。一併離開的碼頭。

雖然大員經過楊慎的一番整頓,比之前看上去井然有序,但是大員本來就那麼大的地方,不過一會兒功夫,就到了相府門外。

所謂的相府不過是在雍王府對面的一大院子而已,樸實無華,好像是一個農家大院一般。

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
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