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

釜山港。

釜山港作爲與日本通商的港口,還是畢竟繁華的,不過經過三浦之亂的一系列折騰之後,原本還興旺的釜山港還沒有恢復元氣。此刻無數朝鮮官員都在碼頭上等着。

一個朝鮮大官等在碼頭之上,他看着從天邊涌過來,幾乎要遮天蔽日的數百艘戰船,心中沉重之極,暗道:“大明皇帝何其不智,放任宗室如此,將來必取其禍。”

這個人就是尹元衡。

尹元衡是朝鮮領議政,也是積極支撐借出釜山港與東雍的人。不過之所有選擇這樣做,並不是他多待見東雍的勢力,而是貫徹敵人的反對的,就是我支持的。而他的政敵就是安塘他立即反對東雍借港口之事,說因爲謹遵與大明的君臣之義。

嘉靖不喜歡東雍,就應該拒絕與東雍的任何接觸。

這就是雙方的不同。

雙方一個是勳貴派的代表,一個是士林派的代表。

勳貴一派都是朝鮮開國以來的功臣世家,佔據大量的田產,保持朝政,可以說從上到下,從地方到中央,從朝廷到後宮都是勳貴派的勢力。而士林一派顧名思義就是讀書人出身。

勳貴一派勢大,造成了官府式微,朝鮮王室的權力被侵佔,所以士林一派都抱着打擊豪強,理清政治之心上臺。所以造成了勳貴一脈與士林一脈的激烈矛盾。

尹元衡是勳貴一脈的首領,他妹妹是王后,父親是當初擁立當今朝鮮大王的重臣。而安塘是士林一脈的領袖,不過與勳貴一脈勢大相比,士林一脈太過式微了,在安塘之前,趙光祖作爲士林派的領袖。一力推行,打擊勳貴增加政府權力的政策,觸及了勳貴一脈的權力。

勳貴一脈用一個老套之極的方法,將趙光祖弄死,讓一個宮女,將一片蟲蛀葉子呈給朝鮮大王,葉子上蛀出一個“走肖爲王”的痕跡。

不管這爲朝鮮大王是真相信,還是假相信,總之,趙光祖就死在這四個字下面,被牽連的士林一脈數不勝數。

安塘這才冒頭成爲士林派的領袖。

雙方矛盾簡直是無法調和,彼此都看不管。

對於這一件事情,安塘基於讀書人的義理,而尹元衡是爲了反對而反對。

只是尹元衡看到 東雍的水師實力之後,心中忽然有一陣後悔,暗道:“雍王在釜山停留,會不會影響朝中政策。”他又想道:“即便不借地於雍王,雍王兵威如此強盛,他就不會強攻嗎?這爲雍王似乎並不是一個講理的人啊。”

就在尹元衡擔心的時候。東雍水師靠岸了。

雍王還沒有出來,卻見數百士卒全部下了岸,他們好像沒有看見維持秩序的朝鮮士兵一樣,緊貼的朝鮮士卒一個挨着一個,將朝鮮士卒擋在外面。只見雍軍士卒,一個個膀大腰圓身強體壯,衣甲鮮明,臉色紅潤有光,但是朝鮮士卒雖然談不上面黃肌瘦,但是與之比,根本不能看,整整比東雍士卒瘦了一圈,一看就知道打不過。

這是朱厚煌身邊的親兵。

雖然朱厚煌現在的親兵不比當初的戰鬥。當初的親衛是朱厚煌幾乎稱得上手把手教出來的,而現在親兵卻是從各軍之中挑選勇悍之士,護衛雍王,並且傳授很多軍中知識,如果有能力,好學的人,在朱厚煌身邊學習一段時間,就能讓他們派到別的部隊之中,升上一兩級也是輕而易舉的。

當然這個制度,朱厚煌也有限制下面的軍官抱團的意思。

數百士卒,將碼頭封鎖的結結實實的。

尹元衡感受到難受之極,特別是這些親兵好像是看賊一樣看着他們的目光。

又一船到岸,這是朱厚煌的座船。

朱厚煌還沒有從船上下來,就有幾十名親衛作爲先導,特別是李良欽,一身黑色的盔甲,還有一對似乎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他的眼睛瞄過所有人,每個人被他的眼睛掃過,都有一種自己好像沒有穿衣服的感覺。

“雍王殿下到。”李良欽往旁邊一站。高聲喊道。

朱厚煌這纔出現在船舷之上,順着搭建好的梯子,一步步的走了下來。

只見朱厚煌一身勁裝,只是身上團龍卻顯眼之極,紅色作爲底色,金黃色龍身,一時間也看不清楚這龍是四爪,還是五爪。頭上帶着一頂烏紗帽。看上好像下來的是皇帝,而不是一個王爺。

其實朱厚煌穿的很隨便,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穿什麼,反正身上的衣服全部是後宮幾個女人張羅。

只是今日這個場合卻是非常重要,不管朱厚煌看朝鮮再不舒服,但是朝鮮畢竟是一個與東雍體量相差不多的大國。朱厚煌穿的隨便了,反而是對對方的不尊重。

“拜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除卻跟在朱厚煌身前身後的侍衛之外,所有先行下船的侍衛全部跪倒在地。

四周的朝鮮士卒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是大明對朝鮮的積威太重,不知道是誰先跪倒在地,隨即所有人全部跪倒在地。一時間目光聚焦在尹元衡與安塘兩個人身上了。

尹元衡不想跪。

按照大明這邊來算,雍王的位階與朝鮮王的位階相同。

但是正如安南關起門來自己稱皇帝一樣,朝鮮也是如此,雖然面子上對大明畢恭畢敬,但是朝鮮內心深處未必多恭順。

安塘卻沒有硬挺,心中思索一陣,跪倒在地。

不知道是他覺得凡是尹元衡支持的他都反對,而是覺得應該按照禮法來辦事。雍王的品階與朝鮮王相同。就該按照朝鮮王的待遇來辦。

安塘跪下之後,好像是一個幸好,身後的小吏紛紛跪倒在地。

一時間只剩下尹元衡與尹元衡的親信沒有跪倒,變得越發顯眼了。朱厚煌目光幽深的看了過去。

其實就朱厚煌本身來說,他並不喜歡被人跪來跪去,但是他並不是一個人。他代表着是東雍的尊嚴,乃至於大明皇室尊嚴,尹元衡的動作,就讓朱厚煌分外感到不快,就在朱厚煌想要發作的時候。

尹元衡再也承受不住壓力了。

所謂千夫所指,尹元衡算是嚐到的。朱厚煌還沒有說什麼,朱厚煌的部下就已經將目光全部投向了尹元衡。朱厚煌的部下都是一些什麼人,朱厚煌親兵那一個沒有在戰場上殺過人,所謂主辱臣死。他們一個個用想要殺人的目光瞪過來,尹元衡頓時覺得脖子涼颼颼的,似乎有一柄刀,隨時就能斬下來一樣。

尹元衡再也承受不住,這才跪了下來。

朱厚煌對尹元衡的印象,差到了極點,如果你硬氣到地,做一個強項令,也算是本事,這樣堅持又堅持不到最後,算得了什麼?

但是有尹元衡對朱厚煌的印象也差到了極點,他心中暗道:“大明使者從來是溫文爾雅的,哪裡有這以逼迫的,怪不得文武百官都不願意這位登基,這位如何登基,恐怕是比燕山君更加昏庸的君主。”

燕山君就是現在這位朝鮮大王的前任,他在位期間屢興大獄,打擊佛事,打擊儒林,荒淫無度。總之似乎什麼樣的壞事,這位燕山君都做了。被勳貴一派給推翻了,才讓現在的朝鮮大王登基的。

朱厚煌與尹元衡不過是客套兩句,就匆匆離開,艦隊在釜山停泊,也是一項大工程,朱厚煌必須去處理。另外朱厚煌對尹元衡想看兩厭,從此東雍與朝鮮之間的事務,全部由許鬆來傳達。尹元衡聽聞據說還鬆了一口氣。

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九百章 影響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
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九百章 影響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