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

鄭老頭臉上神色不動,但是心中卻升起了好奇之心。

當日宮變大家都知道是小皇帝與莫登庸做了一場,小皇帝大敗虧輸。但是雙方到底是如何行動的,小皇帝又是如何落敗的,其中的種種內情,知道的人卻很少了。

鄭老頭說道:“還請先生開示。”

至於與雍王什麼關係,鄭老頭無能,也無法查證。他只能從當日宮變情況之中推敲。

吳鳳儀將當日宮變發生的事情,他所知道,他所見到的,還有他所揣測到的,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鄭老頭。

鄭老頭默默思量,其中有和他掌握的情況差不多,又有和他掌握的情況有所出入的。膽子鄭老頭不能相信他的一面之詞。顧左右而言他道:“今日天色已晚,請閣下休息一夜,有事情,我們明天再談。”

鄭老頭隨即叫道:“來人啊?將貴客請下去,好生安置。但凡出了差錯,唯爾等是問。”

幾個侍衛進來,立即說道:“是。”他們隨即客客氣氣的對吳鳳儀說道:“大人,請跟隨我等去客房。”

吳鳳儀自然能聽出來鄭老頭口中的不善。如果自己有異動,定然被人誅殺當場,微微一笑,說道:“既然如此,我就先行告退了。”

吳鳳儀離開了。

但是對鄭老頭來說事情纔剛剛開始。

他立即召集人手,查探吳鳳儀剛剛提醒他所說的事情。

整整一夜,鄭老頭都沒有怎麼睡眠。他是鄭氏族長,必須肩負起整個鄭氏的興衰。到了天快亮的時候,所以消息彙總過來了。

第一條,就是無法確定劉公公的忠誠,因爲宮中戒嚴了,以前埋下的暗子統統失效了。僅僅憑藉這一點,鄭老頭就對吳鳳儀所言信了幾分。

隨即他又覈對,吳鳳儀所說的事情,的確與事情本身發展八九不離十。

雖然當日宮變是最高機密,但是什麼樣的機密都會有保質期。過了這麼長時間了,憑藉鄭家的能力,自然能確定很多事情。

最後,就是吳鳳儀的相貌,讓宮中舊人一看,的確這位大人來過皇宮。吳鳳儀的身份已經確定無疑了。

鄭老頭再也坐不住了,天還沒有大亮,就讓人將吳鳳儀給叫了過來。

吳鳳儀心中也很着急,畢竟進城的時候,吳鳳儀就得知莫登庸就要回城了,如果不能在莫登庸進入升龍城之前搞定,那麼想要裡應外合的難度就大大增加了。

不過天還沒有亮透,鄭老頭就派人來找他,讓吳鳳儀的心思一下子安定下來。裝着如無其事的樣子。來到書房之中,鄭老頭早已等在這裡了,或者說鄭老頭一夜沒有離開。

吳鳳儀一進來,就發現了鄭老頭隱藏不住的焦慮。一時間主客易位。吳鳳儀反而優哉遊哉的。鄭老頭卻有幾分迫不及待。

“吳大人,不知道吳大人此來,有什麼事情要我鄭家做的嗎?”鄭老頭與吳鳳儀繞了幾個大圈子,眼看吳鳳儀想將這個圈子,無休止的繞下去。鄭老頭只能單刀直入,挑明瞭話題。

吳鳳儀也正色說道:“想來大人,已經知道一些東西,讓我猜猜,那個劉公公是不是莫賊的人?”

鄭老頭臉色有些蒼白,說道:“不知道。”

不知道已經能說明很多東西了,最少鄭老頭無法確認,這位劉公公不是莫氏的人。而劉公公聯繫他要做的事情,是關係到鄭家數千口人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一個不確定就可以排除與劉公公合作的可能了。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罷了,讓鄭老頭最爲擔心的不是別的,就是劉公公如果是莫氏派來的人,那麼莫氏的心思是什麼?他們爲什麼這樣做?

雖然鄭老頭不能確定其中底細,但是依然感受到深深的惡意。

或許有人說,不用將事情想的這麼複雜。但是在權力鬥爭之中,由不得人不想的這麼複雜,因爲凡是想的太少,容易相信別人的人,都已經從權力場之中敗退了。不僅僅他們自己,連同他們的妻子,家族也都死無葬身之地了。

最典型的就是數年前鐵山伯陳真,本來橫行無忌的大將軍,一日之內,被人想狗一樣給宰。要不是小皇帝手腳沒有弄乾淨。現在他連祭祀的人都沒有了。

鄭氏的擔心不爲無因。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鄭氏作爲鄭太后的孃家,不得不捲入政治爭鬥的大旋渦之中。與莫氏敵對,他心中一直有隱憂,不覺得莫氏能夠放過自己。

這一次莫氏南下攻打鄭綏沒有盡全功,讓他鬆了一口氣。想來鄭綏沒有被消滅之前。莫氏不會對鄭氏下手。

鄭氏之所以不參與小皇帝的事情,並不是因爲他不想反對莫氏。而是他知道,小皇帝根本不是一個能成事的人,所以想保全鄭氏而已。

但是如果劉公公是莫氏的人,其中的玄機,讓鄭氏不寒而慄。

吳鳳儀緩緩的說道:“莫氏將至鄭氏於死地之心,閣下心中也是有數的,就不用我再說了,如今我天朝大軍就在城外,鄭氏只要助天朝大軍攻陷升龍府,則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鄭老頭說道:“榮華富貴?我鄭氏沒有嗎?我助天朝攻陷升龍。鄭氏能得到什麼?”

吳鳳儀輕輕一笑道:“大明不會在安南駐軍,也不會留在安南不走,所以安南政事總要有人主持的,鄭大人有心乎?”

鄭老頭說道:“好,一言爲定。”

吳鳳儀心中猛地鬆一口氣,有鄭氏相助,裡應外合之事。就有可能性。隨即吳鳳儀又將鬆下來的一口氣又提了起來。

鄭氏答應下來,還只是事情的開始,想要將這一件事情做下來,還需要很細節,那一點出差錯,就會讓事情功敗垂成,所以吳鳳儀不敢有一絲大意,因爲出差錯之後的代價,是承受不起的。

吳鳳儀說道:“還請鄭大人,將那位劉公公再請過來吧。”

鄭老頭有些不明白,問道:“爲什麼將劉公公請過來?”

吳鳳儀說道:“如果劉公公是莫氏的人,那麼正好遮掩莫氏耳目,如果劉公公不是莫氏的人,那麼也可以用劉公公遮掩莫氏耳目,如果今莫氏勢大,大人不準備向莫氏示好嗎?”

鄭老頭一點就透,向莫氏示好,用什麼示好,自然是將劉公公所做的事情,向莫氏報告。同樣也可以試探一下,莫氏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過,鄭老頭也暗地將吳鳳儀貼上陰險狠毒的標籤。如果劉公公不是莫氏的人,吳鳳儀這一手,可要害死很多人。

但是鄭老頭一點也沒有異議。可見鄭老頭也不是一個善男信女。

鄭老頭說道:“事不宜遲。我這就派人將劉公公給找過來。等會兒再去一趟莫府。不過,”鄭老頭好像想起什麼,說道:“如果我想這示好莫氏,是不是將你交出去,是最好的辦法?”

吳鳳儀不慌不忙說道:“鄭大人想這樣,我沒有意見,只是不知道我大明向莫某人索要鄭氏一族性命,卻不知道莫氏能不能護住鄭氏。”

鄭老頭的臉色猛地一愣,說道:“玩笑,玩笑。”

他與莫氏即便和好了,也不會是莫氏的心腹骨幹。莫氏絕對不會因爲鄭氏得罪大明王朝,甚至莫氏還會非常高興的,借刀殺人將鄭氏一族給連根拔起。說不定還求之不得。

吳鳳儀冷冷的看着鄭老大,吳鳳儀敢這麼大膽,是因爲身後一個強大的國家。大明王朝的使者,在南洋就可以爲所欲爲。

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十章 長史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九章 打虎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章 不服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
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十章 長史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九章 打虎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章 不服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