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

初次會面之後,扶蘇將趙佗跟李信留下了。

營帳之內,只有他們三人。

三人相向而坐。

扶蘇看着案頭一方銅匣,眼簾一垂,默然片刻,終於開口了,平靜中帶着幾分肅殺:“趙佗將軍,我有幾事相問,還請將軍如實作答,不得有絲毫虛假,即或善意,也不得虛言。”

趙佗心神一凜,連忙道:“末將對大秦忠心耿耿,絕無虛言。”

扶蘇微微頷首,沉聲道:“第一問,趙佗將軍體魄如何?有無隱疾?”

趙佗連忙道:“稟報殿下,末將體魄的確已大不如前,前來嶺南後也曾染上了水土不服,只是隨着在嶺南的時間一長,這股水土不服之態漸漸得到了緩解,除此之外,末將並無太多不適。”

“末將也甘願接受太醫勘驗!”

趙佗具實答之。

扶蘇又問:“軍中其他將領體魄如何?”

趙佗眉頭一皺,遲疑片刻,緩緩道:“其他將領最近並未聽聞誰身體抱恙,不過楊翁子將軍在幾月前,曾因誤食河豚,染上了重疾,在經過醫師的數次救治下,已漸漸脫離了危險,最近身體也略有好轉,除此之外,末將的確未曾聽聞軍中有將領身體抱恙。”

一旁。

李信跟着道:“楊翁子之事我有所耳聞,在這幾日也曾跟楊翁子見過一面,其氣血相較於過去衰敗不少,人更是已經瘦成了人幹,但精氣神上也勉強算是恢復了幾分元氣,只是恐還需靜養一段時間,醫師也多次叮囑,不能操勞。”

扶蘇點點頭。

他繼續道:“軍中眼下體魄病弱者有多少?”

趙佗眉頭皺的更緊了,緩緩道:“大軍入南海已有八九年之久,就算最短來到嶺南的也有兩三年時間,前來的多爲青壯,從淮南一路南下時,的確有不少水土不服,拉肚子之人,但不消半年,便日見好轉,軍中現在沒聽說誰染疾,水土不服都已消失,只要不吃一些不能吃的,基本都沒事。”

“不過末將的確對此並不太瞭解。”

“殿下若想知道軍中士卒的詳實情況,末將這就差人將老醫師召來,這些事隨軍老醫師最明白。”

扶蘇頷首道:“我又豈會不信趙佗將軍?”

“趙佗將軍說無那便沒有。”

“最後一問。”

“南海大軍,軍心穩定否?”

一語落下。

不管是趙佗還是李信都面色一變。

趙佗更是哽咽一聲,直接撲拜在地,顫聲道:“南海秦軍皆是老秦人,何變之有啊?!”

扶蘇面色如常,平靜道:“我只是想了解軍中具體情況。”

趙佗顫巍着身子,斬釘截鐵道:“南海大軍軍心穩定,將士除了日常想家,並無任何異常。”

“請殿下明鑑。”

“將軍請起。”扶蘇伸手將趙佗扶起,隨後重新坐到席上,看着神色驚慌的趙佗,卻是良久無言,終於,扶蘇在長嘆一聲後,坐正身子肅然道“趙佗將軍莫要怪我多疑,更莫要怪我多心,南海大軍都是老秦人組成,正因爲此,我才迫切想知道軍中情況,我又何嘗不知軍中士卒的思鄉之情?只是天下局勢如此,就算我有心讓將士歸家,短時也實在難以做到。”

“因而只能先行滿足最爲迫切的一部分將士。”

“希望將軍不要誤解。”

趙佗拱手道:“末將不敢。”

“只是殿下儘管放心,南海將士一心爲秦,絕無任何二念。”

然說完這句話,趙佗似想到了什麼,又連忙道:“之前的確有部分士卒生出了動搖之心,甚至不少人對胡亥公子生出了怨念,甚至試圖跟南地的越人勾連圖害胡亥公子,不過已被末將提前察覺,也提前給扼殺了,軍中那部分將士也都被末將處理掉了,現在大軍上下,心念合一。”

扶蘇倏忽淡淡一笑道:“此事我有所耳聞。”

“將軍做的很好。”

隨即。

扶蘇面色復歸肅然,這次看向了李信,道:“李信將軍,你比我早出發半月,過去也一直在北疆,這次前來南海,可有不適之處?”

李信拱手道:“多謝殿下關心,末將堅如磐石,從無任何隱疾,隨軍太醫說,末將不知藥味。”

說着。

李信也露出自得一笑。

扶蘇朝兩位重臣作揖道:“兩位將軍都是陛下的肱股之臣,也都是日後大秦穩定南海的基石,眼下兩位身體康健,並無任何隱疾,實是南海之幸,大秦之幸,天下之幸也,有兩位將軍鎮守南疆,定能護佑南疆長久太平。”

說着。

扶蘇輕嘆一聲道:“殷商之後,若非老秦部族數百年困守隴西,華夏豈有西土哉,唯老秦部族與西部戎狄血火周旋數百年,才能在立國之後逐一統合戎狄,老秦人爲華夏留住了廣袤的西土,今大秦同樣也要爲華夏留下更爲廣袤的南海,只是南海畢竟融入華夏的時日尚短,因而恐還需很多年融合,此中的艱難已可以預見。”

“日後恐都要託付在兩位將軍肩上了。”

趙佗道:“這是末將職責所在,豈敢有所推辭?”

李信道:“末將願爲大秦鎮守西土。”

扶蘇淡淡的笑了。

他道:“兩位將軍的決心,扶蘇已然知曉,不過此事不急,我想告訴兩位將軍的是,大秦絕不會拋棄南海,以後只會對南海更加註重,不過眼下當務之急還是要緩解軍中士卒的想家之情。”

“扶蘇心中有一些想法,可能會引得趙佗將軍不滿,還請趙佗將軍不要生氣。”

趙佗連忙道:“末將絕無怨念,請殿下直說。”

扶蘇道:“趙佗將軍日前總領嶺南三郡軍政,在南海耕耘多年,對南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涉及,跟軍中不少將士都有接觸,我知道趙佗將軍一向秉公做事,但若是讓趙佗將軍參與,難免不會爲人留下口舌,因而這次士官退伍之事,恐不能讓趙佗將軍參與其中了。”

聞言。

趙佗心中一沉。

他其實已料到扶蘇不會讓自己參與太多,但也實在沒有想到,扶蘇竟然是想將自己直接排除在外。

這讓趙佗不由面色一變。

見狀。

扶蘇連忙解釋道:“非是對將軍有意見,只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將軍在軍中多年,跟軍中將士都很熟稔,若是將軍參與其中,或許會讓一些士官最終對結果不滿,認爲是將軍暗中插手,這實在有損將軍在軍中聲望,因而在考慮再三後,我便私下決定,軍中相應之事由李信將軍負責。”

趙佗臉色變了又變,最終拱手道:“殿下考慮周到。”

扶蘇看向李信,問道:“李信將軍,你來到嶺南已有一段時日,對軍中的名冊可有了解?”

李信道:“已有過過目。”

扶蘇點了點頭,笑着道:“這一段時間恐就麻煩將軍了。”

“末將責無旁貸。”李信道。

扶蘇想了一下,似想起了什麼,繼續道:“對了,之前忘記說了,趙佗將軍可否在近幾日,將軍中士官集合起來,我想當面將一些具體的事情告知,同時也當衆宣佈此事,儘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如此纔不負軍中士官多年辛勞,也不枉朝廷苦心。”

趙佗作揖道:“末將尊令。”

事已至此。

趙佗哪裡還不明白。

扶蘇對自己分明心存戒備。

而且是不加掩飾。

從一開始跟衆將領的談話中,便已吐露了這點,眼下更是近乎直白的說明了,但他也清楚,扶蘇有此擔心是必要的,而且扶蘇的所作所爲雖然會讓他有些不滿,然扶蘇已提前將話說明,就算他心有不滿,也實在不好表露。

只能悶頭應下。

李信在扶蘇跟趙佗身上掃過,自是察覺到了一些東西。

不過他對此並無多少看法。

他是軍人,只聽令於陛下,聽令於朝廷。

而且對南海的事,他也有所耳聞。

在一番交談之後,趙佗跟李信離開了扶蘇所在營帳。

扶蘇霍然站立,望着兩人離去的身影,眼中露出一抹深邃跟凝重。

他前面所說很大程度是在敲打趙佗。

朝廷眼下沒有餘力修築新路。

更沒有餘力去對軍中將領做大肆輪換,唯有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一些縫縫補補,不過南海大軍的將領對此是不知情的,即便如此,他也不願讓此事爲軍中將領知曉,因而才特意將自己事務府跟軍隊分開。

扶蘇低語道:“南海乃百邑之地,東西南北數千萬裡,帶甲五十萬有餘,這麼龐大數量的軍隊,卻只有一條進入嶺南的道路,實在過於稀少了,按嵇先生所言,想要南海徹底融入華夏,還要另修幾條道路,同時堅持以商君之法消弭地方的惡習,在南海三郡大興文明之風。”

“只是這般窮山惡水想治理好談何容易?”

扶蘇眼中露出一抹憂色。

南海太偏遠了。

一旦中原有變,關閉了揚粵道路,南海三郡跟中原,也就徹底斷了聯繫,那也意味着大秦數十萬將士浴血廝殺奪下來的土地,最終又在大秦的手中失去了。

想着南海的情況,扶蘇心中沉甸甸的。

另一邊。

趙佗回到了自己大營。

他只感身心俱疲。

扶蘇的到來,跟胡亥前來,氣勢截然不同。

扶蘇身爲大秦儲君,身上的威勢是很重的,尤其扶蘇似早就有了想法,他根本就無力招架,也不能去反抗,只能聽之任之,只是這一步步退讓之下,卻是避讓了太多,也捨棄了太多,眼下他對士官退伍之事已完全沒有插手的餘地了。

此事也徹底交由扶蘇掌控。

最終軍中會變成何模樣,已完全不由他說了算。

趙佗凝聲道:“殿下這次是有備而來,只怕軍中短時難以安穩,而等到此事結束,恐軍中中下層會大變樣,到時將不知兵,兵不知將,也不知是好是壞,但甌越的確的實力的確太弱了,即便軍隊生出一些變動,也依舊不是大軍的一合之敵,正是因爲此,殿下才敢對軍隊動手。”

“只是.”

“殿下這次會做到何地步呢?”

趙佗也不清楚。

他對扶蘇知之甚少。

但扶蘇卻好似對南海很清楚,不僅很刺骨的說出了揚粵新道,這條中原跟南海連接的命道,還有意通過一些較爲簡單的辦法,改善南海目前的惡劣環境,讓來到南海的士卒能夠減少牴觸,這種小動作造成大影響的舉措,其實並不常見。

趙佗想了想。

最終把心神放在了一人身上。

楊翁子。

他現在越發篤定當初給胡亥投書的人是楊翁子了。

因爲也只有楊翁子有此動機,楊翁子出身楊氏,楊氏在大秦家世很顯赫,僅次於蒙氏、馮氏等顯赫家族,甚至已明顯衰敗的王氏,都已不再楊氏之上,楊氏整個家族也可謂人丁興旺。

朝堂有楊端和,軍中中青有楊翁子,楊熊等人。

其下還有楊喜、楊武等人。

人才濟濟。

因而相較於見到南海出事,楊翁子其實更願意見到大秦昌盛,如此楊氏在天下的地位也會越發穩固,所以放眼整個南海大軍,楊翁子暗中傳遞信息的機會最大。

只是當初楊翁子因被算計食用了河豚,陷入到了昏迷之中,他一時沒有往楊翁子身上想,但這段時間,他漸漸回過味來,楊翁子投書跟楊翁子中毒,其實是兩碼事,根本不能混淆而談。

趙佗低聲道:“楊翁子”

良久。

趙佗搖了搖頭。

是楊翁子也好,不是也罷,都不重要了。

現在朝廷已有了疑心。

也有了防備。

他作爲南海主將難辭其咎。

也沒有辦法做任何緩和,只能聽任朝廷後續發落。

而且楊翁子或許是有所察覺,但知道的事情定然不多,投書之事,楊翁子也不會輕易承認,畢竟此事是違法的,楊翁子犯不着罷自己害進去。

想罷。

趙佗朝營帳外高聲道:“來人,去通知軍中五百主及以上的士官,告訴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趕赴大營,殿下有事要告知他們。”

“兩三天內。”

“我要見到他們全部人的身影。”

只聽得營帳外響起一陣馬蹄聲,整個營地瞬間變得激盪起來。

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236章 孤臣!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
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236章 孤臣!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