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

西夏的戰役打得如火如荼,宋軍在懷州全殲了五萬西夏軍後,便徹底在西夏腹地站穩了腳跟,狄青隨即出兵南擊,打西夏邊軍一個措手不及,一鼓作氣,蕩平了三十六座軍寨,打通了陝西路宋軍北上的道路。

三十萬大軍在主帥韓絳和副帥種諤的率領下,分兵兩路殺進西夏,並將西夏六萬殘軍包圍在鹽州城內。

與此同時,發現戰機的吐蕃首領暫停前往大宋,率十二萬吐蕃進攻駐紮在河西的西夏五萬大軍,防禦會蘭一線的宦官李憲和大將燕達率三萬騎兵北上涼州,配合吐蕃軍攻打西夏駐軍。

興慶府城外並沒有宋軍,但城池依舊緊閉城門,懷州陷阱給都羅馬尾留下了極其慘痛的教訓,他雖然有被樑太后免職,但也被嚴厲痛斥,不准他再冒險出擊。

雖然興慶府城外看不見宋軍,但並不代表宋軍會遠去,相反,所有西夏士兵都知道,宋軍就像一頭老虎,在虎視眈眈窺視着興慶府,只要軍隊出城,必然會被猛虎吞噬。

樑太后之所以沒有將都羅馬尾革職,實在是因爲她無人可用,兄弟樑乙埋去了大宋談判,音信全無,遼國也絲毫沒有準備出兵攻打宋軍的跡象,而城內那些反對她的皇族始終在對她虎視眈眈,皇族們支持的是攝政王制度,而不是太后臨朝。

內憂外患困擾着樑太后,外患或許還有辦法解救,但城內那些皇族,恐怕一旦得到機會,便會毫不猶豫向她露出猙獰的面容。

也正是這個原因,樑太后儘管深恨都羅馬尾不爭氣,卻頂住了無數人的壓力,始終不肯將他解職。

皇宮內,樑太后正和都羅馬尾商議鹽州軍隊問題,鹽州被困住六萬士兵,統軍大將李朝侖發鷹信過來,希望能突圍來興慶府。

都羅馬尾雖然貪婪自私,但他畢竟是老資格的大將,在軍事上要比樑太后懂得多,他沉默片刻道:“也鹽州過來首先要經過三百里的戈壁,他們怎麼逃得過三十萬宋軍的追擊,其次還要渡過黃河,一下黃河就是死路一條,還不如堅守鹽州,鹽州城牆高大堅固,如果糧食充足的話,死守一年都沒有問題。”

“好像他們的糧食只能堅持三個月。”樑太后道。

“三個月也好的多,先堅持下去,總會有希望的。”

樑太后負手走了幾步問道:“城內募兵情況如何?”

“回稟太后,兵源不少,至少可以募到十萬軍隊,但城內兵甲不足,最多武裝三萬人,其餘七萬人只能用作戰備民夫了。”

樑太后眉頭一皺,“爲什麼兵甲會不足,不是每家每戶都有兵器?官倉裡沒有,難道你不能去民間徵集?城內一百多萬人口,我就不信湊不出幾把刀來?”

“卑職明白,卑職儘量去民間收集兵器。”

“還有,我們的糧食能堅持多久?”

“如果堅持嚴格的配給制,大概能堅守兩個月,不過實在不行了,還可以宰殺牲畜,那還能再堅持一段時間。”

“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樑太后想到皇族都紛紛反對自己推行的配給制,便是一陣心煩意亂。

.........

鹽州位於西夏南部防禦線的中部,是最外圍的一座城池,背靠柳泊嶺,後面是莽莽大山,城池周長約三十里,曾在去年翻新,十分高大寬闊,苦水河穿城而過,形成了南北兩座水門。

鹽州城內百姓約十餘萬,基本上都是党項人,原本只有守軍一萬人,現在卻擠入六萬大軍,使城內變得有些混亂不堪。

統軍大將名叫李朝侖,也是皇族,他原計劃並不想守鹽州城,而是打算先退到西平府,再從西平府渡過黃河去興慶府。

不過大軍在過鐵門關是被宋軍阻擊,傷亡了數千人,攻不下鐵門關,只得又撤回來,而三十萬大軍已追到,他們只得退守鹽州城。

鹽州城外,宋軍修建起板牆式大營,三座大營分佈在東南西三個方向,而北面是柳泊嶺,嶺上也有宋軍駐守,幾乎將鹽州團團包圍。

李朝侖站在城頭,眺望着遠方的京城方向,他只略有耳聞宋軍已經控制了黃河,但究竟控制到什麼程度,他不知道,他現在只希望接到太后的旨意,讓自己北歸,他便率軍突圍,他寧可戰死在沙場上,也不想被困死在城內。

這時,他忽然看見幾只鷹從北方飛來,一看便是訓練過的信鷹,北方的消息來了,他心中大喜,連忙向鷹塔走去。

幾隻鷹落在鷹塔上,鷹奴已經取下腿上的信件,交給士兵,士兵剛跑下鷹塔,便遇到了李朝侖,連忙行禮道:“將軍,是興慶府的信。”

“我知道,把信給我!”

李朝侖接過信筒,裡面抽出一隻紙卷,是樑太后親筆手書,用漢文寫成,李朝侖看完信件,臉上頓時難看起來,居然是讓他死守鹽州城,他心中惱恨不已,重重哼了一聲,極爲不滿地轉身下城去了。

........

就在李朝侖受到興慶府來信的同一時刻,在城外西大營內的中軍大帳內,韓絳、狄青和種諤在商議最後的破城之策。

範寧希望南路大軍能在一個月內解決鹽州城守城,然後兩家合兵一處,共圍興慶府。

他們包圍鹽州城已經快十天了,但西夏軍始終沒有突圍出城,攻打城池就不可避免了。

根據斥候的情報,他們已經整理出來鹽州城的各種數據,種諤給衆人介紹道:“城牆高兩丈五尺,周長三十里,和西夏的其他城牆一樣,用泥土夯制而成,去年重新翻新,城門一共兩座,西城和東城,沒有護城河,所有西夏城池都沒有護城河,我們可以用重型攻城槌撞開城門,也可以用投石機將城牆砸垮,至於用攻城梯全面攻城,說實話,我不太贊成,那樣傷亡太大。”

“西夏軍的巷戰實力怎麼樣?”韓絳問道。

“這六萬軍是山地軍,擅長山地作戰,城內巷戰應該還比較強,不過我們選擇夜戰。”

“西夏軍不善於夜戰?”韓絳有些不解。

種諤微微笑道:“不是他們是否擅長,而是我特地訓練過五萬軍隊的夜戰,訓練了整整一年,所以夜戰我們一定會佔優勢。”

韓絳微微嘆息一聲,“一旦爆發殘酷巷戰,城內的百姓就要被連累了。”

“相公,這沒有辦法,戰爭就是這樣,捲入戰爭的百姓很難倖存,如果我們憐惜百姓,那就要付出慘重的傷亡。”

“我知道,只是感慨而已。”

韓絳見狄青一直沉思不語,便笑問道:“狄樞密的高見呢?”

狄青指着地圖的苦水河道:“既然這條河穿城而過,難道沒有水門嗎?”

種諤道:“他們沒有修建水門,而是在南北城牆下方開了一個丈許寬的豁口,外形就像一個月牙反扣在地上,河水就從這兩個豁口流入流出。”

狄青眼睛一亮,“那是不是可以從水底潛入城內?”

“不可能!”

種諤搖搖頭道:“西夏軍在豁口裡面裝了一道鐵柵網,都是大拇指粗的鐵條,一直插到底部,斥候去探過,人肯定潛不進去。”

狄青點點頭,“那攻城的事情就交給我了,種將軍就準備夜戰吧!”

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
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