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

範寧吃完午飯回到朱元豐府宅時,卻意外地發現二叔範鐵戈坐在大門口的臺階上,朱元豐一臉無奈站在一旁。

“他回來了!”

範鐵戈就像裝了彈簧一樣,肥胖的身子跳起來,一陣風似的衝到範寧面前,直着脖子吼道:“我等你快一個時辰了,連午飯都沒有吃!”

範寧有點目瞪口呆地望着二叔,他忽然想起明仁給他說過的一句話,‘我老爹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飯!’

什麼事情讓二叔連吃飯都顧不上?

“二叔,你別急,先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

“你看看這個!”

範鐵戈從包裡抽出一隻很長的木盒子,在範寧眼前打開了盒子,範寧的目光陡然間變得嚴峻起來。

盒子裡是一支箭,兩尺三寸的狼牙箭,箭尖還閃爍着青幽的銳光,在狼牙箭旁邊還放着一張紙,紙被箭頭戳了個洞,紙上血淋淋地寫了一句話:

‘限三天內棄房!’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三天內走人,房子留下,簡直是一種極爲囂張的威脅。

“這封箭信是什麼時候發現的?”範寧冷靜地問道。

“就在今天上午,從外面嗖的射來,差點射中一個夥計,釘在桌腿上。”

範鐵戈又氣又恨又急道:“是從對面大相國寺的圍牆上射來的。”

“有沒有報官?”範寧又問道。

“上次報官屁用沒有,這次報官還會有意義?”

範寧搖搖頭,“我不是說去縣衙報官,而是指去開封府報案!”

開封府知事正是包拯,他怎麼可能不管這件事?

範鐵戈狠狠一拍自己腦門,“我現在就去!”

範寧一把拉住他笑道:“二叔別急,先吃飯,吃完飯我們一起去!”

...........

包拯坐在後堂上,輕縷黑鬚聽着範鐵戈的述說,包拯現在的官職是知開封府,開封府尹是最高職務,一般是皇族兼任,沒有實權,知開封府聽起來是個差遣官,但實際上是開封府的最高主官。

包拯在後世的很多故事,就是發生在這個官職之上,出任知開封府,他的對手不是龐太師,而是張堯佐。

京城的主官不好做,很容易得罪人,而且得罪的都是權貴,所以一般都做不長,從漢唐時就是這樣了。

不過包拯卻坐得很穩,而且做得有滋有味,關鍵是天子信任他,相信他沒有私心,有他的鐵面無私可以鎮住京城中的各種囂張,也省去天子很多煩惱。

包拯聽完了範鐵戈的述說,他靜靜想了片刻,又問範寧道:“你想怎麼樣?”

範寧笑了起來,“這話我能接嗎?”

包拯也笑了笑,對範鐵戈道:“老範,我知道你忙,你先回去吧!這個案子我接了,回頭會有人來和你接洽,不用擔心,安安心心做生意就是了。”

範鐵戈千恩萬謝走了,包拯笑道:“跟我去喝杯茶!”

範寧心裡很明白,有的話不能在衙門裡說。

..........

開封府衙旁邊便是清風茶樓,但這裡人多眼雜,包拯坐上範寧的馬車來到北面的小紅羅茶館,這也是一家檔次不錯的精品茶館,特色就在一個小字,一棟兩層樓,十二個茶位,三間雅室,隔音做得十分到位,當然價格也不菲,在這裡喝一次茶,至少是十貫錢起步。

兩人在二樓進了一間雅室,一名茶姬給他們點茶獻藝,喝了一輪後,一壺煎好的茶送了進來。

茶姬知趣地退下了,這是茶館的規矩,男人談話的時候,茶姬不能在場。

“現在你說吧!這個案子你想怎麼辦?”

範寧沉默片刻道:“讓他們燒!”

包拯一怔,立刻就明白了,“順勢拿下宋庠?”

範寧點點頭,“如果有可能的話,張曲一起拿下!”

包拯沉默了,包拯剛正無私不假,但並不代表他沒有政治立場,相反,他的政治立場很強烈,那就是爲維護正統,在包拯眼中,曹皇后纔是正統,所以在這次皇嗣之爭中,包拯旗幟鮮明地支持趙宗實。

更何況範寧的所作所爲絕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爲了大宋的前途,爲了大宋不落入奸佞之手,包拯沒有理由不幫他。

“你爲什麼認爲他們會放火?還有,你能保證那幾個小子會在現場?”

範寧淡淡道:“張堯佐已經燒了朱元豐的一家朱樓,正是這件事他們才決定提前動手,他們一定會效仿,至於他們會不會在現場,我不能肯定,但抓住縱火之人,就能把他們挖出來。”

“那你二叔那邊呢?”

“我會說服他,回頭再造一座更氣派的店鋪。”

包拯嘆了口氣道:“這次爲你小子破例了!”

範寧喝了口茶微微笑道:“這只是第一件事!”

“還有什麼?”

“還有就是張堯佐,他要製造瑞兆!”

“啥?”包拯猛地瞪大了眼睛。

.........

從茶館出來,範寧讓馬車送包拯回官員,他自己步行返回朱元豐的府宅,這段時間他思路有點亂,需要獨自一人安靜地理一理。

從表面上看,趙宗實和趙文惲的競爭是爲了皇位爭奪,但如果從淵源脈絡上看,這場皇嗣之爭實際是慶曆革新以來朝廷路線鬥爭的延伸。

趙宗實的支持者,基本都是范仲淹一派,包括韓琦、富弼、龐籍、包拯等人,而趙文惲的支持者,張堯佐、賈昌朝、宋庠、張昇等人,幾乎都是慶曆革新的反對派。

至於其中的關鍵人物皇帝趙禎,他從感情上是偏向於趙文惲,無形中,鬥爭的天平就偏向了趙文惲。

由於天子對張貴妃的寵愛,使大量朝官都看好趙文惲,更有不少人主動站隊,這便使張堯佐一派暫時佔據了上風。

不過,慶曆革新一直沒有表態的軍方,以曹、高兩家爲代表,他們旗幟鮮明站到趙忠實一邊,這又使趙文惲的支持者不那麼單薄,明面上趙文惲一派佔據上風,可暗地裡雙方其實勢均力敵。

但由於張貴妃在關鍵時刻病逝,這便使張堯佐一派產生了強烈的擔憂,他們急於在張貴妃餘蔭未盡之前將趙文惲確立皇位繼承人。

一急就會倉促,一倉促就會出現漏洞。

事實上,張堯佐派系並沒有準備好,或者說沒有整合完成,張堯佐派系現在有兩個中心,一個張堯佐爲首,另一個是賈昌朝爲首,而宋庠是跟隨張堯佐的。

賈昌朝雖然支持趙文惲,但他絕不是甘爲牛後之人,他要求和張堯佐平起平坐,不僅如此,而且他要價還很高,居然要張堯佐保證賈家出三個宰相,這兩個條件張堯佐都無法答應。

正因爲無法達成妥協,張堯佐和賈昌朝都是各做各的事情,他們的力量也自然分散了,比如去年春天的魚腹錦書,就是張堯佐策劃的,但最後卻虎頭蛇尾,不了了之,賈昌朝就始終沒有參與,在一旁看笑話呢!

而這一次準備實施瑞兆,張堯佐也沒有告訴賈昌朝,他憋了口氣,要讓賈昌朝追悔莫及。

如果說支持趙文惲的派系沒有整合完成,那支持趙忠實的派系連整合都沒有,基本上是各行各的路,富弼和韓琦雖然都支持趙宗實,但兩人是左右相,除了朝政上需要配合外,基本上沒有什麼瓜葛。

包拯也是獨來獨往,從沒有夜訪韓琦或者富弼,商議什麼對策之類。

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比如範寧自己和韓琦就組成了一個小小的同盟,還有他通過朱元豐的關係,和曹、高兩家結成了一個隱藏的同盟。

其實同盟不同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有私心,有了私心就相當於玻璃有了裂痕,遲早會分崩離析。

範寧擡頭望了望天空,天空下了濛濛小雨,細細的雨絲淋在他臉上,帶來一絲絲寒意,但此時範寧的頭腦卻格外清醒,範寧向天空長長吐了口氣。

漸漸地,信心涌滿了他的胸膛。

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
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