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

京口朱氏船場,範寧意外地在這裡遇到了朱元豐,也得到了蒸汽機被造出的消息,令他大喜過望。

“我本想給你一個驚喜,所以沒有告訴你蒸汽機已經造出來了。”

“不過還不是很完善!”

朱元豐看了一眼範寧道:“它體積比較大,耗炭量也大,如果去航海,你得準備大量石炭。”

範寧點點頭,這些他當然知道,現在他關心的是,蒸汽船到底有沒有造出來?

“希望三祖父能再給我一個驚喜。”

“是不是驚喜我不知道,反正你自己看吧!”

朱元豐帶着範氏三兄弟來到一座船場內一座戒備森嚴的碼頭,眼前的一艘船令它眼前一亮,船上的桅杆沒有了,取而代之是一根大煙囪,這是三千石的貨船,在貨船的後方,裝了一個巨大的明輪。

“爲什麼不是螺旋槳?”範寧奇怪地問道。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你!”

旁邊朱孝霖道:“用螺旋槳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暫時還裝不了,還要再過幾年才行。”

“可是船隻進水問題。”

朱孝霖搖搖頭,“滲水只是小問題,一天滲透進來的水,一刻鐘就清理乾淨了,目前主要是兩個大問題,一個是木製螺旋槳不夠結實,我們擔心在大海中容易損壞,所以決定用鐵或者來打造大型螺旋槳,但這需要時間,第二個問題就是用螺旋槳後,船尾震動得厲害,這個問題也需要時間解決。”

“振動問題有解決的思路嗎?”

“大概有點眉目了吧!”

朱孝霖笑了笑道:“我們工匠琢磨了很久,覺得要麼改變船尾的形狀,同時再增加葉片,把三片螺旋槳改成五片或者更多,應該會有效果,這就需要多次試驗,需要時間。”

範寧想了想道:“或許可以把葉片的形狀改一改!”

範寧並不擔心宋朝人打造不出大型鍛件,三萬石大船的船錨就高達一米,宋朝初年打造的滄州鐵獅子更是重達五噸,用渾鍛法打造出完整的鐵製螺旋槳完全不成問題,至於精密程度,範寧更不擔心。

他想像着後世螺旋槳的形狀,用木炭在一塊白木板上畫了一個香蕉形狀,笑道:“大概是這個樣子吧!可以用多試試。”

朱孝霖小心翼翼拾起木板,將它遞給旁邊隨從保存好,對範寧道:“我儘量爭取在兩三年內試驗成功。”

.........

螺旋槳有了計劃,範寧便不再多問,他目光又轉到了這艘蒸汽船上,他有點想不通,爲什麼朱元豐把第一臺蒸汽機裝在三千石的船上,而不是裝在萬石大船上試驗?

這個問題明仁已經想通了,他輕輕踢了範寧一腳,小聲道:“這是要開進京給天子看的。”

範寧頓時啞然失笑,朱元豐還這種心思。

朱元豐老臉一紅,解釋道:“這是知政堂的意思,希望能看到蒸汽機的威力,我考慮再三,就只有船隻能體現出來,所以這其實是給知政堂看的。”

範寧對朱元豐求榮譽的想法倒不在意,這很正常,他更希望蒸汽機在大宋能夠徹底發展起來。

“希望三祖父能成立專門的工坊來製造蒸汽機,也不要擔心別人來偷學,大家一起研究,推動蒸汽機的發展,另外再建立蒸汽機研究院,把它的原理吃透,然後再想辦法改進、改良。”

朱元豐默默點頭,範寧又對朱孝霖道:“邯鄲官營焦炭場產量雖然大,但不供民用,那邊也有不少民營的焦炭爐,可以買下來,專門給航運生產焦炭,另外最後在呂宋府也控制一座鐵礦,以後生鐵需用量很大。”

“鐵礦的事情就交給我們吧!”

明仁和明禮笑道:“曹家的鐵礦我們也有三成份子,我們可以增加投錢擴大采礦量。”

“這樣也好,鐵和炭是基礎,我們一定要提前做起來。”

..........

三千石的蒸汽機船還沒有完全造好,範寧又繼續北上,數日後,他們抵達了京城。

此時距離範寧去年回京述職,正好過去整整一年時間,他的海外經略使任期也只剩下一年了。

這次回來,他一方面要彙報南大陸的情況,另一方面也考慮自己下一個職務,當然,購島也要完成,這算是私人事務。

三人在大相國寺北碼頭下了船,明仁和明禮去見父母,範寧不想打擾他們幾年來的第一次全家團圓,便和他們約好見面時間,帶着幾名隨處向南走去。

範寧已經很多年沒有在街頭這樣獨自散步了,或許是長時間的航海,街頭的叫賣聲竟讓他感到無比熟悉而親切,連叮叮噹噹的打鐵聲也是那麼悅耳動聽,範寧一路張望着,不多時,他便走出了書苑街。

大相國寺前的廣場從來都是京城最繁華熱鬧的地方,這裡是東大街中段,商業密集,人流洶涌,加上大量三教九流的人聚集於此,使得這裡常年人滿爲患。

朱龍等四人都十分緊張,生怕跟丟了主人,這時,範寧站在一輛馬車前發愣,這估計是某個權貴人家的馬車,主人進大相國寺燒香了,馬車便暫時停在這裡。

但吸引範寧,並讓他發愣的不是馬車華貴的裝飾,而是馬車車輪,這竟然是鋼圈車牙,車牙就是車外圈,還有十二條車輻,馬車的木車輪都有車輻,但用生鐵打造的車輻還是第一次見到。

車輪結構和後世的自行車車圈沒有區別了,車牙中間是一條凹槽,橡膠車胎正好嵌在凹槽內,裡面是內胎,再有一層外胎包裹,完全不要懷疑宋朝工匠的智慧,車胎包裹車輪做得嚴絲合扣,工藝精湛,連充氣口也在車圈內。

至於車輪的充氣裝置,範寧在明仁的工坊裡見過,使用風箱連接着一根橡皮管。

其實不僅範寧驚訝,很多行人都很驚訝,圍在馬車周圍議論。

畢竟大宋的生鐵產量不能和後世相比,尤其車輪使用的是含炭量較高的硬鐵,導致這種用生鐵和銅軸打造的車輪還是奢侈品。橡膠車胎倒是可以普及,但現在產量有限,也只能滿足皇族和權貴的需求。

朱龍走上對範寧低聲道:“這輛馬車卑職認識,是錢家的馬車。”

馬車見車轅上方掛着一盞燈籠,燈籠上就寫着‘錢’字,他點點頭,難怪,也只有錢家的財大氣粗,才能使用生鐵車輪,看內飾,估計這是錢夫人乘坐的馬車。

看了片刻,範寧便離開馬車,繼續沿着東大街而行,曹婆婆肉餅依舊排滿了長隊,對面的張古老胭脂鋪人潮洶涌,不知在搶購什麼東西,不少人拎着小紙袋出來。

範寧見鋪面旁邊立着一塊大牌子,上寫:‘玉骨坊香皂,每人限購兩塊。’

範寧笑了起來,玉骨坊就是他四叔範銅鐘的工坊,專門生產肥皂和香皂,做了已經一年了,還這麼火爆嗎?配方居然沒有擴散出去?

這時,朱龍上前輕輕拍了一下範寧手臂,範寧回頭,朱龍指着遠處一輛馬車道:“官人,那邊有人找你。”

看來自己遇到熟人了,範寧快步走了過去,他的注意力卻在車輪上,馬車雖然也很華麗,不過不是鐵輪,還是木輪,也沒有輪胎,旁邊一名騎馬人笑道:“小范相公怎麼總盯着車輪看?”

範寧一擡頭,馬上之人居然是曹詩,他身後還跟着幾個隨從。

曹詩已從文轉武,去年升任左衛大將軍,殿前副都指揮使,掌控拱衛京城的四支軍隊,這也是曹太后的佈局,曹詩是駙馬,又是曹家嫡系子弟,出任這個職務最合適,這也是因爲範曹聯姻後,曹家在文官方面就不用過多佈局。

範寧呵呵一笑,“三哥怎麼在這裡?”

曹詩大相國寺,笑道:“今天是還願日,我陪娘子來大相國寺上香。”

原來馬車裡是魯國大公主,範寧抱拳行禮道:“公主殿下,範寧有禮了!”

馬車裡傳來輕柔的聲音,“都是自家人,範叔叔不必客氣,秀兒可一起來了?”

“她還在泉州,下次帶他進京。”

魯國公主又對丈夫道:“你陪範叔叔吧!我自己回去。”

“那娘子自己小心!”

曹詩又囑咐家人好生保護,待妻子的馬車走遠,他這纔對範寧笑道:“既然遇到了,去喝一杯!”

範寧點點頭,指着對面酒樓道:“這家千日醉的酒樓還不錯,就去它家。”

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
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