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到了平夏二年三月,宋遼之戰的戰爭氣息也越來越濃。

小規模的衝突已經接連不斷,但大多是數百人的小衝突,但雁門關的一場激戰卻超過了萬人。

這引起了朝廷的強烈關注,範寧也爲此來到了太原府。

在過年前,太原府便開始動員,過年後,太原府的百姓全面南撤,朝廷責令晉南各地官府將官田交給移民無償租種。

還有一小部分百姓不願南遷,則全部遷入太原城,使太原城的人數接近五十萬。

太原城城池高大寬闊,周長近五十里,是太行山以西僅次於京兆城的第二大城,城牆十分厚重,城高達四丈,周圍有寬闊的護城河,和汾水連爲一體。

範寧在一羣將領的陪同在城頭上視察,太原城防禦使正是都統制楊文廣,他一直駐守河套,沒有能參加滅西夏的戰役,心中十分憋屈,找了範寧幾次,最終如願以償,範寧以樞密使的身份封他爲太原四壁防禦使,率五萬軍嚴守太原城。

當然,楊文廣守城經驗豐富,在軍隊中威信很高,他手下軍隊士氣高昂,這纔是範寧命他守太原城的根本原因。

“我們得到消息,大同府的遼軍兵力已達十五萬,說明我們的意料沒有錯,遼軍放棄了河北的傳統路線,準備從河東進攻大宋了,那麼太原城就是他們繞不過的坎,遼軍必須要奪取太原城,讓太原城成爲他們南下的跳板,死守住太原城,給東線宋軍爭取時間,就是這次戰勝遼軍的關鍵,各位,朝廷在關注你們,天下百姓都在關注你們。”

衆將一起躬身施禮,“死守太原,絕不遼賊進城一步!”

“很好!大家都去忙吧!我和楊老將軍再探討一下軍情。”

衆人施禮離去了,範寧走到城牆邊,扶着城垛,目光望想遠處波光粼粼的汾水,對楊文廣道:“汾水上會有一支水軍從外圍協助你們,至少不會讓你們覺得在孤身抗敵。”

楊文廣很贊同範寧的話,“確實如此,外面有一支自己的軍隊,對鼓舞士氣有很大好處。”

“現在還有什麼欠缺?”範寧笑問道。

楊文廣沉思一下,“我覺得糧食還是不夠,希望能再送三十萬石,另外火油和鐵火雷還需要一些。”

範寧點點頭笑道:“太原水運很方便,我會安排,過些天就有船隊送來。”

船隊通過汾水駛入護城河,再從水門直接進城,在運輸上確實很方便。

範寧想了想又道:“等糧食物資進了城,雁門關的部分守軍也可以撤回太原了。”

“爲什麼?”

範寧微微一笑,“遼軍大舉南下,是否攻打雁門關對遼軍就沒有意義了,遼軍必然會從雁門關撤軍去幽州,遼國可是要防止我們從水路進攻幽州。”

楊文廣啞然失笑,聽小范相公的意思,他又想在幽州插進一根釘子了。

範寧隨即又在楊文廣的陪同下巡視城防和太原城內情況。

城頭上,工匠們正忙碌地安裝重型投石機以及去年剛研製成功的弩炮,不僅如此,在東西南北四座城牆內側,還各修建了一座超級投石機,這種超級投石機高達五丈,拋竿達二十丈,利用蒸汽機動力捲動絞輪,一次可將百斤重的巨石射到兩裡之外。

這種超級投石機是第一次投入戰場,威懾力極大,更具有重大意義的是,這是蒸汽機第一次直接用在軍事上,以前最多是用蒸汽船運輸貨物。

城內的氣氛也比較緊張,不過井然有序,店鋪依舊照常營業,街上行人不斷,一隊隊維護秩序的士兵在大街上隨處可見。

範寧忽然停住戰馬問道:“城內可曾搜捕過遼國細作?”

楊文廣點點頭,“一直在搜捕,我們動員百姓舉報,搜查了二十餘家契丹人和遼國漢人開了店鋪,其中三家有奸細嫌疑,已經抓人封店,其他暫時沒有嫌疑的店鋪也被重點監視,另外,全城已嚴禁民間鴿信和鷹信,設有專門的觀察哨,只要城內出現鴿子,就立刻會有士兵搜捕,即使城內還有奸細,也確保情報送不出去。”

楊文廣的面面俱到令範寧深感欣慰,他馬鞭一指水城門,笑道:“水門也是一個隱患,老將軍有沒有考慮如何防範?”

楊文廣微微笑道:“除了裡外兩層鐵柵外,我打算用巨石把水城門封死,這樣就一了百了,沒有後顧之憂了。”

範寧本想說可以用火油來防禦水門,但楊文廣提出用巨石封死水門,似乎比火油防範更有效果,他也不提了。

巡視完城內,範寧又再三囑咐楊文廣道:“西夏的教訓要吸取,被長時間圍城,一定要當心疫病,我會給太原城再加派一千名軍醫和大量藥材,但這不夠,一定要養成很多好的衛生習慣,牲畜的屍首要及時焚燒隔離,茅廁要定期用生石灰清理,還有腹瀉嘔吐的病人注意隔離,要動員全城百姓參與防範,這是大事,一點不能掉以輕心。”

“卑職遵令!”

........

就在範寧巡視太原的同一時刻,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同樣在巡視鴨綠江內的水軍基地,他們用生鐵換回的一百二十艘五千石戰船提前一年交付,船隻不敢進入黃海,而是從高麗國東面的圖們江口利用拉縴的方式送到了距離出海口約兩百里處的遼國水軍基地。

一百二十艘體格龐大的戰船靜靜停泊在江面上,耶律洪基眼中格外興奮,他之所以提前撕毀了停戰協議,就和戰船提前到來有密切關係。

當然,戰船隻是他攻打宋朝的武器,真正讓他下決心和宋朝開戰,還是內政問題,年初南京路的稅賦暴減九成,東京路的稅賦也銳減一半,這兩地是遼東最重要的稅賦來源地,結果稅賦枯竭,使遼國軍費支撐出了大問題,好在去年底滅了女真,降服了克烈部,奪得大量財富。

遼國就是靠這點存量財富進行支撐,官員們已經半年沒有發俸,各大寺院的供奉也減半,科舉取消,地方各縣所有存糧和財物全部調回上京。

可就算是這樣,數十萬大軍的軍俸和各種開支也只能按照最低一等進行支付,軍隊將士怨聲載道,百姓民不聊生,整個遼國的經濟都處於一種停頓狀態,爲了維持生存,遼國不得不用一部分冶煉的生鐵換取高麗的糧食。

但這樣還是支持不了多久,內外交困之下,耶律洪基便將目光投向大宋,要維持遼國生存,除了洗掠大宋外,沒有第二條路了,而且對外發動戰爭也是轉移國內輿論的最好辦法。

耶律洪基也是準備東西兩線並進,西線攻打太原,東線他還在猶豫,是出兵河北,還是利用水路進攻大宋的京東路,也就是山東半島。

陪同陪同耶律洪基視察戰船的懷化軍節度使高元紀在一旁道:“陛下,既然我們已經擁有戰船,爲何不直接出兵滅了鴨綠江外海島上的宋軍基地?以解心腹之患?”

“不可!”

北院宰相耶律乙辛立刻反對道:“一百二十艘戰船是我們的秘密武器,不可輕易暴露,一定要用在最重大的戰略上,島上基地不過數千人,不足爲患,因小失大才是兵家大忌。”

遼國從宋朝京城得到的絕密情報,宋朝在鴨綠江外海島上的基地因爲島嶼太小,駐軍只有三千人,這些情報得到了高麗國的證實,那些小島方圓不過數裡,岩石密佈,淡水缺乏,無法大量駐兵,這讓遼國的壓力小了很多。

南院宰相耶律蕊奴也道:“陛下,乙辛相國說得有道理,論水軍作戰,我們不如宋朝,但用大船運輸,我們和宋朝是一樣的,這九十艘大船我們得之不易,要用在最重要之處,不可輕易暴露。”

高元紀見兩名相國都反對,他連忙改口道:“微臣並不是說現在就去滅掉宋軍基地,可以在實施重大戰略後,我們再掉頭滅掉宋軍基地也不遲!”

耶律洪基緩緩點頭,又問道:“東線軍隊集結到哪一步了?”

耶律蕊奴連忙道:“奚人兩萬軍隊已經抵達遼陽府,渤海人的兩萬軍隊過兩天就會抵達,四萬契丹軍正從黃龍府趕往遼陽府,最遲十天後,八萬大軍將集結完畢。”

目前遼國有四十餘萬大軍,除了常駐上京的十萬近衛軍外,西京大同府已調集十五萬大軍,遼陽府再調集十萬大軍,另外還有八萬軍隊駐守燕山府。”

這次攻打大宋,就是以西京大同府十五萬大軍和東京遼陽府的十萬大軍爲主力。

這是耶律乙辛提出的方案,河北被宋軍堅壁清野,各大河道都被宋軍水軍封鎖,很難深入進去,那麼掠奪富庶的山東半島,便是遼國最快補充財力的機會。

按照耶律乙辛的方案,以遼國犀利的騎兵,甚至可以一路殺到汴梁,逼迫宋朝簽訂城下之盟。

這個方案十分大膽,極具吸引力,關鍵在於渡海,這是耶律洪基遲遲拿不定主意的地方。

但經不住耶律乙辛的反覆勸說,以及越來越嚴峻的財政危機,遼國財力已處於崩潰邊緣,巨大的壓力下,耶律洪基終於下定了決心冒險一搏。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