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

楊鎧出現了,他將一份清單遞給周青,這是今天的投名狀,一共四十三條,很抱歉,甲等只剩下一條,乙也剩下五條,其他都是別人不願意接的丙級投名狀,你自己選,我不干涉,一旦選定了,就不能改了。

周青目光冷酷地盯住着投名狀的甲等任務,看了良久,他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我就接這個任務。”

“你確定,這個任務沒有人敢接,需要很高的武藝才行。”

周青冷冷道:“京東路廂軍,沒有人敢和我比武,禁軍令狐晉軍職高過我,但武藝不如我!”

楊鎧一樣冷冷盯着他道:“我說不是武藝,是膽量!”

周青慘然一笑,“我連死不怕,還怕什麼?”

楊鎧點點頭,“若成功,我保舉你爲大將軍,或者賞黃金十萬兩。”

“等我成功後再說吧!”

周青起身便走了,楊鎧注視着他的背影,對站在裡屋竊聽的王確淡淡道:“你負責盯住他,一旦他任務完成就負責殺了他,不可失手!”

“卑職遵令!”

王確施一禮出去了,楊鎧負手走了幾步,自言自語道:“勝敗就在此一舉了。”

...........

此時京東路的改革也到了第三環,建立將兵制,宋朝軍隊的特點是打仗和平時訓練是分開的,一旦大戰爆發,便從禁軍和各地廂軍中抽調軍隊,將平時的軍隊全部打散重新整編,軍中都統治、統治等將領重新任命,主帥也是文官。

這樣做雖然可以防止各地出現藩鎮割據,但後果也很嚴重,導致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打起仗來亂成一團。

將兵法就是要將平時訓練和打仗合二爲一,平時訓練是什麼兵什麼將,打仗時也是一樣,也就是說,讓一名都指揮使長期統率同一支軍隊。

當然,爲防止軍隊成爲大將的私軍,都指揮使也有任期,範寧主張五年一任,這是在每年考覈合格的情況下,如果考慮不合格,可以隨時更換。

將兵法實際上是王安石變法的內容之一,只是範寧將它提前進行試點了。

將兵法主要是針對禁軍,廂軍以地域爲營,其實已經分開了,各營都是獨立的,只要打仗時不要再拆分就可以了,而禁軍不是,禁軍是十餘萬人混在一個大營內,平時就比較混亂,打仗時也同樣混亂。

所以範寧在京東路廂軍中推行將兵法實際上變化不大,換湯不換藥,改個名稱而已,主要是爲將來禁軍變法先建一個標杆。

這一步變法很簡單,倒是和將兵法一起實施的人俸分離制推進比較難。

人俸分離制是這次變法的一個重點,它是天子趙禎特地點名要求實施,趙禎對這個方案很有興趣。

人俸分離制的關鍵是定鋪定員,首先是選擇配套錢鋪,趙仲針選擇的是朱氏錢鋪,天子趙禎也對此專門批覆認可,也算是解決了範寧的一個後顧之憂,防止有人拿這件事來說範寧以權謀私。

人俸分離的另一個關鍵是定員,要將軍營的駐地和人數穩定下來,才能進行實施,隨着超齡士兵的清減已經完成,原來的九座軍營減爲六座,分別位於應天府、歸德府、徐州、惲州、青州和萊州等地,其中應天府爲五千人,其他五地皆爲三千人。

另外將領的審查也已完成,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人俸分離變法也開始進入實質性的推行階段。

惲州也是京東路的一個大州,這天中午,範寧帶着十幾名隨從抵達了惲縣,惲縣屬於上縣,城內有四千戶約兩萬人口,縣城內也頗爲繁華,主幹道叫做上林大街,從南到北長約八里,沿街各種店鋪林立,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招牌令人目不暇接,叫賣聲、招客聲此起彼伏,大街上人流如潮,牛車、驢車絡繹不絕。

“使君,就是那裡!”朱虎一指前面一座寬大的建築,他之前來過惲州,知道新建立的錢鋪在哪裡。

範寧點點頭,遠遠打量這就發現這家錢鋪佔地面積很大,足有五六畝之多,倒像一座小廟了。

走到店鋪前,只見店鋪上方已經掛上了一塊巨大的金字招牌:朱氏錢鋪,下面有三個小字,惲州店,這個字可是天子趙禎的手筆,是三年前,趙禎爲朱氏錢鋪所題,而惲州店三個字也是趙禎不久前所題,也表達了趙禎對人俸分離制度的支持。

這可是惲州第一家由天子題寫店名的商鋪,在惲縣引發了轟動,它對面也有一家錢鋪,惲州錢鋪,他店名只是前任知州所題,相比之下,就顯得十分寒酸了。

不過朱氏店鋪似乎還沒有開業,門口,十幾名工匠正在安裝歡樓,範寧翻身下馬,門口掌櫃陪笑道:“大官人,本店三天後纔開業,三天後懇請大官人光臨,小店掃榻以迎。”

範寧正要開口詢問,卻只見京城的劉大掌櫃正好從店內走出來,他一眼看見範寧,頓時又驚又喜,“東主來了!”

掌櫃聽到東主二字,嚇得一激靈,他知道這位是誰了,應天知府、安撫使大人,他連忙躬身行禮,“小人不知,請東主見諒!”

範寧笑着點點頭,“煩請掌櫃安排我的手下休息吃飯。”

“我這就安排!”

掌櫃連忙招呼朱虎等人去後院休息吃飯,劉大管事則把範寧請進了店堂。

範寧打量一下,和京城一樣,進來是一座大堂,兩邊有休息的長椅,正對面是一排長長櫃檯,大堂十分寬敞明亮,櫥櫃等物品都已經安裝完成,各種木攔等設施也已佈置好,十幾名賬房夥計正在坐在桌前忙碌登記厚厚的賬簿。

範寧之所以來惲州,是因爲應天府和惲州下個月率先實施錢鋪發俸,試行期爲三個月,三個月後,其他州府再全面推行,主要原因是錢鋪需要時間進行布點開店。

“已經和軍營接觸過了?”範寧笑問道。

“前天軍營戶曹吏送來了人員清冊,我們已經和之前應天府送來的清冊覈對過,名單完全一致,從今天開始我們給每個士兵和將領建戶頭。”

範寧站在旁邊看了看,建戶頭很簡單,每個士兵一頁帳,頂端寫着士兵的名字和籍貫,旁邊寫着他的戶號,範寧看見第一號是惲軍零零一號,張貴,惲州東阿縣。

張貴便是惲州廂軍都指揮使,他自然是第一號。

劉大管事在旁邊解釋道:“我們存錢一千貫以上的大客人一般會是惲甲多少多少號,存錢三百貫至一千貫的客人是惲乙多少號,三百貫以下就是惲丙,但軍隊比較特殊,所以起編號爲惲軍多少號,如果士兵退役後繼續在我們這裡存錢,我們就會把他改爲普通客人。”

範寧知道這就是帳號了,他又問道:“會給牌子嗎?”

“有牌子,每人一塊銅牌,銅牌上刻有姓名及戶號,另外,每個士兵都會有一個口令,口令可以自己過來修改,以後憑銅牌和口令取錢,另外都指揮使和指揮使的牌子是銀牌。”

範寧笑道:“以後是安撫使司官衙將錢直接撥給應天府總店,然後由總店通知下面各州分店,這個過程應該沒有問題吧!”

“沒有問題,我已經和魯副使以及戶曹參軍都協商好了,另外,如果出現緊急情況,我們最多可以代墊兩個月軍俸。”

範寧又來到後堂坐下,茶童給他上了茶,他喝了口茶又問道:“目前在各地開店,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當然是人手不足!”

劉大管事苦笑一聲道:“以前我們在京城開分店,至少要籌備一年,任命掌櫃,招募賬房夥計,然後進行培訓,熟練以後才租房開店,現在租房子沒有問題,但掌櫃和夥計的招募就吃力了,掌櫃我們一般都將副掌櫃派出去,夥計則在當地招募,每個店包括正副掌櫃在內,共有二十人。”

“像惲州店鋪,你們籌備才一個月,就已經完成了,進度還是蠻快的嘛!”

“這個店鋪的掌櫃是我們京城的一名老賬房,在京城朱氏錢鋪做了十年,可以信任,然後又在本地招募了一名副掌櫃,至於賬房夥計,不瞞東主,都是我們從惲州當地各家錢鋪挖來的,當地月俸是四貫錢,我們開六貫錢,還管一頓午飯,所以人手很快就配齊,別的地方也打算這樣幹,雖然容易得罪人,但也沒有辦法了。”

“房租如何?”範寧又笑問道。

“房租當然不能和京城比,甚至比應天府也便宜很多,像這座六畝大店,在京城月租八十貫錢,應天谷是四十貫,而這裡每月才十五貫錢,其他各地都差不多。徐州稍微貴一點,但也只有二十貫錢。”

範寧點點頭,“其他各州府能按時開業嗎?”

“基本上沒有問題,四家店鋪已經租下,掌櫃和副掌櫃都到位了,然後萊州的帳房夥計這幾天會招募完,接下去應天府培訓兩個月,三個月後準時開業。”

“那風險防範呢?”這也是範寧很關心地問題。

“東主請放心,朱氏錢鋪已經成立快四十年了,到現在沒有出現一例風險問題,我們管理非常嚴格,比如每個店鋪的存錢不會太多,如果有數量大的取錢,必須提前五天預約,我們從應天的金庫把錢送來,另外管帳和管錢的人是分開的,再就是我們有核查隊,輪流到各家分店查帳,每家店每年至少要查一次。”

“好吧!下午我去軍營看看,等月初第一次發俸時,我再過來了解情況。”

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
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