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

蔣翰是去年跟隨範寧來鯤州的官員之一,和範寧同科進士,是大學士高頌的女婿,他去年已轉爲京官,被他岳父推薦參加了鯤州之行,今天已被正式任命爲唐縣知縣,之前他是唐縣縣丞,而範寧暫任唐縣知縣。

蔣翰連忙前躬身行禮,“回稟御史,卑職接到百姓投訴,有人在挖坑準備漚肥,所以卑職過來查看。”

範寧雖然已經是經略副使、知鯤州州事,但大家還是習慣叫他御史,他的監察御史並沒有被摘掉,依舊保留着,叫他範御史也無可厚非。

範寧問道:“你給大家講過,不準漚肥嗎?”

“卑職再三說過,也給每家發了居住冊子,大家都知道不能漚肥。”

這時,挖坑的老者大聲抗議道:“我不是漚肥,我是挖個茅廁,沒有茅廁,屎脹了往哪裡拉?”

範寧對六百戶移民的態度很明顯,要愛護幫助他們,但不能無底線遷,定下的規矩大家都必須遵守。

他緩緩走前笑問道:“請問老丈貴姓,哪裡人?”

這名老者不認識範寧,他有點欺範寧年輕,便哼了一聲道:“我姓張,河北安陽人,我倒想知道,在自家的院,爲什麼不能修茅廁?”

範寧指着周圍的房子道:“房子之間捱得很近,老丈要建茅廁,有沒有考慮到周圍鄰居的感受?況且城內專門有拉糞車的人,每天早晚各一次,不收錢,免費替大家傾倒馬桶,另外在街頭還有公共茅廁,城內已經考慮得很周全了,爲什麼還要在自己家挖茅廁?”

“前面j-i館裡也有茅廁,憑什麼它們有,我不能有?”

範寧依舊耐心解釋道:“規定只有官衙、酒樓、j-i館、茶館之類的人員聚集場所纔可以修建茅廁,除此之外一律不準私自修建,連商鋪也不例外,違令者不僅要拆除填平,還要重罰,主要是因爲縣城太小,到夏天會蚊蠅滋生,味道也不好聞,希望大家都能多考慮一下公衆的利益,不能只想着自己方便。”

周圍人紛紛指責老者自私,這時,一個年輕男子從屋裡跑出來,像是老者的兒子,他拉着老者埋怨道:“讓你別挖你非要挖,現在連官府都惹來了,以後怎麼辦?”

老者也有點心虛,畢竟這不是大宋,而是海外一座孤島,得罪官府想當流民都當不了,他不敢再和範寧頂嘴,只得小聲嘟囔道:“還是住在鄉下好,住在城裡約束太多,一點也不習慣!”

範寧微微笑道:“我想蔣知縣已經給大家說過了,現在只是暫時居住,等大家穩定下來,過幾天有一次選擇的機會,朝廷承諾給每戶兩頃地,鯤州也會無償贈送給每戶一塊宅地,住在城內是一畝,住在城外是兩畝,大家可以自己選擇,老丈嫌城內住得不習慣,也可以住到村莊去。”

知縣蔣翰確實給衆人講過,只是很多人處於興奮之,沒有注意到這個規定,衆人頓時議論紛紛,有人問道:“請問大官人,鄉村在哪裡?”

範寧向南面指了指,笑道:“從縣城向南約十里左右,有一座淡水湖泊,叫做南湖,南湖很大,至少有數百頃,我們分配給家的土地在南湖北岸,村莊也會沿着湖泊分佈,我們暫定五十戶人家一座村子。”

“那邊有路嗎?”

“已經修了一條路,大家明後天可以去看看。”

衆人議論成一片,範寧對蔣翰道:“我看很多人都不清楚,你再給大家好好宣傳一下吧!”

“卑職遵令!”

範寧又巡視一圈,見百姓們已經安頓下來,很多人家都開始燒火做飯了,他這才前往軍營,剛纔狄青派人來找他,希望他有空去一趟軍營,他現在去軍營正好可以蹭一頓午飯。

軍營已經不在城內了,而是在北城外,是從前修建的板牆式軍營,已重新整頓一新,修建了千座木屋,不再使用營帳,數百頂大帳都給了勞工營,冬天住營帳太寒冷,很難熬過去。

範寧來到軍營,軍營內正好在吃午飯,他找到狄青,也跟着蹭了一頓午飯。

吃罷午飯,狄青喝了口熱茶,對他道:“我打算出海巡視,去一趟耽州和流求府,然後再回京述職,這一走恐怕要明年才能回來,鯤州這邊交給你了。”

範寧點點頭問道:“狄帥走後,這裡誰來統兵?”

“我想問問你的意思,你覺得呢?”

狄青可不是出於禮貌而徵求範寧的意見,範寧現在已被封爲海外經略府副使,籌建鯨州軍政事,實際已涉足軍權,而且還是軍隊第二號人物,狄青必須要徵求他的意見。

範寧想了想道:“那留許延吧!”

許延是狄青的老部下,爲人正直,雖然林銳是副將,但自從殺了秦武后,林銳和狄青、範寧的關係便有了裂痕,他自己也不想在鯤州呆下去,幾次要求調走,狄青也準備推薦他去京城任職,算是對他攻打耽州和滅長崎水軍功績的認可。

狄青笑了起來,“許延不錯,範知事很有眼光。”

狄青又道:“這次我打算帶兩千軍隊走,主要是流求府那邊需要駐軍,鯤州和鯨州留四千軍隊,應該夠了吧!”

“足夠了!”

這時,範寧又想起一事,連忙道:“狄帥還記得我說過的流求小島之事嗎?”

狄青聽範寧說起過,當年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時,曾發現日本國南部和流求大島之間有一串小島,面積頗廣,雖然不能和流求大島相,但最大島嶼耽羅島還要大一倍,據說宋朝初年有宋朝漁民在島居住。

狄青點點頭笑道:“你不提醒我也記得,這次我打算去看看,如果島條件好,我打算駐紮一營士兵,然後回京稟明天子,將它闢爲我大宋在海外的第五個州。”

範寧欣然道:“我也正有此意,以後招募福州漁民去島居住,再建設海港,它便可成爲貿易轉之地。”

狄青沉思片刻又道:“還有一件事我也想提醒你!”

“狄青請說!”

“今天我聽到一些消息,說朝廷有不少重臣反對在海外開疆,最大的理由是勞民傷財,一年朝廷幾次給我們補給,耗費了大量物資,所以我建議我們儘量自給自足,少給朝廷增加負擔。”

狄青這番話在範寧的意料之,他也知道是誰在朝扇風點火,趙宗實出任海外經略使一年,獲得了重大的政治利益,可以說海外開疆已經成了趙宗實的政治基礎。

張堯佐一派又豈能甘心,抹黑海外開疆,抽塌趙宗實的政治基石,大肆抨擊海外開疆勞民傷財,完全可以理解了。

範寧冷冷道:“不僅要自給自足,還要創造財富,我們已經積攢了六千餘根琥珀木,我準備派船運回京城,算是對朝廷支持我們的一種回報,另外鯤州和鯨州都是火山島,那麼金礦和銀礦都很多,下一步開礦採鍊金銀也在我的計劃,等我把一船船金錠銀錠運回京城,看誰還說我們勞民傷財?”

狄青笑道:“金銀木頭都是其次,關鍵是戰馬,蓄養戰馬纔是我們奪取鯤州的真正目的,明天我要陪龐官去視察北部馬場,回來啓程南下了,以後鯤州諸多煩雜之事要多多拜託你了。”

WWW● Tтkan● C〇

範寧默默點頭,他忽然問道:“狄帥去南方巡視,是天子的意思?”

狄青苦笑一聲,“天子既然讓我節制海外各州軍事,我怎麼能只呆在鯤州?流求府已經開發四年了,我還一次都沒有去過,說不過去啊!”

範寧沒有再多說什麼,今年是至和元年,歷史,狄青再過三年要去世了,也是因爲被排擠而鬱郁而亡,希望自己把狄青拉到海外任職,能最終改變這位北宋名將的命運。

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
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