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

上東門外清風酒樓,王安石已經先到一會兒了。

他坐在二樓靠窗邊,酒菜已經點好,但還沒有上,也沒有人過來打擾王安石,他雖然上了萬言書,但並沒有在朝廷內引起任何波瀾,就彷彿萬言書那塊大石頭是滑進水塘,而不是砸進水塘。

王安石的心情有點不太好,準確說,他是焦慮,爲大宋的前途命運焦慮,大宋再不徹底改革,恐怕最後就徹底毀了。

這時,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他身旁,緊接着在他對面坐下。

“讓你久等了!”來人正是範寧。

“沒有,我也剛來不久。”

王安石招招手,讓酒保開始上酒菜。

“他們家酒不錯,清風燒我比較喜歡,你呢?”

“我無所謂,就燒酒吧!”

酒保給他們上了酒,範寧搶過酒壺給王安石斟酒,又笑問道:“感覺你有點憂慮,還在爲萬言書煩心?”

王安石嘆息一聲,“成與不成都該有個說法啊!”

“先喝酒吧!喝完酒或許我會給你一個建議。”

“建議?”

王安石疑惑地看了範寧一眼,便點點頭舉杯道:“來!我們爲彼此新職,乾了這杯酒!”

“幹了!”

兩人將酒一飲而盡,王安石先搶到酒壺,給範寧斟了一杯酒,笑道:“說吧!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範寧淡淡道:“談不上好建議,我只是建議你再等幾年。”

“你是說……現在變法的時機不對?”

範寧端起酒盞笑道:“也不是變法時機不對的問題,而是變法這幾年根本就不會產生。”

“理由?”王安石說話很簡潔乾脆。

範寧其實並不怪王安石,王安石不可能知道趙禎只有五年的活頭了,當然,或許因爲自己的緣故,趙禎的壽命會增加一點。

會嗎?範寧認爲可能性不大,他上次面見天子就發現了趙禎生命開始衰竭的跡象。

他甚至懷疑趙禎的壽命會提前終結,因爲張貴妃的緣故,他在她身上耗費了太多的精氣神。

歷史上,王安石的《萬言書》如泥牛入海,無聲無息,根本就沒有引起趙禎的重視,雖然具體原因官方也有一些解釋。

比如趙禎顧慮既得利益者之類,但範寧相信,趙禎沒有精力再折騰改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是經略海外帶來的財富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階級矛盾,比如朝廷的財政危機暫時解決,朝廷有財力來考慮流民的救濟和安置。

但這個理由範寧不想和王安石談論,他相信王安石自己會有眼睛看到這一切。

沉吟一下,範寧道:“理由其實很簡單,官家恐怕沒有那麼多精力再折騰你的變法了。”

王安石表情一滯,疑惑地問道:“你這話什麼意思?”

“今天早朝你應該參加了吧!你沒發現官家這兩年變得很蒼老嗎?”

範寧也是信口開河,在大殿上誰能看得到天子的模樣,不過王安石也不在意這個問題,他更關心範寧後面一句話。

官家變得很蒼老,這句話中不能說出的潛臺詞就是官家時日不多了。

“是真的嗎?”

範寧點點頭,“前兩天官家在御書房召見我,我能感覺到他的疲憊和蒼老。”

王安石沉默了,他現在終於明白官家爲什麼對他的變法計劃沒有興趣了,實在是折騰不起了。

一時間,他忽然覺得很累,興致全無,就像一場寒霜突然降臨菜地,王安石完全蔫掉了。

範寧看出了王安石情緒低落,便笑着安慰他道:“你這個心態可不是變法者的心態,一點小小的打擊就失去信心,那麼我只會替你感到慶幸。”

“慶幸什麼?”王安石不解地問道。

“慶幸你並沒有開始變法,否則我不知道你拿什麼來承受反對者的壓力?”說到最後,範寧目光變得冷峻起來。

王安石眼中露出一絲愧色,他慢慢挺直腰,搖搖頭道:“我沒有承受不住,只是有點失望罷了,不過我可以等待。”

“這就對了,來!我們再乾一杯。”

…………

範寧中午剛回到官房,李唯臻便將一隻卷宗袋放在範寧桌上。

“這是目前關於歐陽修事件的全部資料,一旦知院批准,我們就立案進行調查。”

李唯臻又將另一份立案調查書放在範寧面前。

範寧點點頭,“我先來看看這樁案子。”

李唯臻退了下去,範寧打開卷宗袋,裡面有不少歐陽修的資料,不過大多和案情無關。

範寧很快便找到了歐陽倩的上書,上書的內容主要是陳述父親歐陽修和大嫂吳春燕沒有任何不正常的關係,那些捕風捉影的傳言完全是誣告。

歐陽倩的上書沒有什麼說服力,範寧放到一邊,他又取過一份記錄,是夾在上書裡一起投給諫院的。

記錄的內容是關於歐陽修和妻弟薛宗孺的矛盾,歐陽修的第三任妻子薛氏是資政殿大學士薛奎之女。

薛宗孺便是薛氏的親兄弟,目前在御史臺出任殿中御史一職。

薛宗孺從一開始就反對其姊嫁給歐陽修,曾經借酒發瘋,大鬧婚堂,被其父命人重打五十棍。

但這些都是家事,無關緊要,但範寧看到後面一條,薛宗孺兩年前被張堯佐推薦進了御史臺。

這是關鍵,說明薛宗孺是張堯佐的人。

範寧注意到,去年九月薛宗孺便彈劾歐陽修出入教坊,放蕩形骸,有失體統,似乎這個彈劾沒有起作用。

另外,在去年五月,薛宗孺又彈劾歐陽修以權謀私,泄密科舉試題,但這個彈劾直接被駁回,科舉試題是開考前半個時辰纔開封,怎麼泄露?薛宗孺顯然不懂考場規矩。

範寧負手走了幾步,便來到隔壁李唯臻的官房,李唯臻的官房要比範寧的官房小很多,不過櫥櫃很多,看起來顯得比較擁擠。

李唯臻正在批閱文書,見範寧進來,連忙站起身。

範寧擺擺手笑道:“其實我就是來問一下,一些控訴官員的上書,有沒有留檔查存?”

李唯臻點點頭道:“留檔肯定是要留檔,但因爲數量巨大,我們一般只留五年的上書文檔,以前的都會銷燬。”

“如果我要尋找控訴某個人的上書,可以找到嗎?”

“找到倒是能找到,不過需要人力和時間,不知知院要找誰的控訴書?”

“我想找薛宗孺的所有上書,能找到嗎?”

李唯臻想了想道:“這恐怕不太可能,諫院只記錄被控訴人,至於是誰上書控訴,諫院一般不會記錄,這是規矩。”

範寧笑道:“那就反過來,幫我找所有控訴歐陽修的上書。”

李唯臻安排人手去了,範寧又回到自己官房,在位子上坐下,他又拾起一份文書,這便是薛宗孺控訴歐陽修和兒媳亂倫的副本。

其實薛宗孺並沒有證據,就是用一首豔詞來做推論,這種莫須有的控訴居然引發軒然大波,顯然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範寧又看了一遍那首豔詞。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

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

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範寧眉頭一皺,他忽然發現了一處疑點,歐陽修家中哪有什麼小樓?他去過幾次,從未看見歐陽修家裡有樓。

從前租的宅子裡好像是有幾座小樓,但問題是,十年前歐陽修就搬家了,而兒媳吳春燕嫁到歐陽修府上,是三年前的事情。

範寧敏感地意識到,如果這首詞真是在描繪偷情,那女主角很可能是外甥女小張氏,而不是兒媳吳春燕。

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
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