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

範寧返回了軍營,剛到中軍大帳前,楊文廣便出來稟報,“啓稟樞密使,烈山部酋長又派兒子來了。”

“人現在在哪裡?”

“就在側帳,劉司馬正在和他交談。”

範寧並沒有急着去側帳,而是回大帳坐下,有隨從上了茶。

他喝了口茶問道:“他是直接來軍營,還是走別的渠道?”

楊文廣連忙道:“上次我們約好,在河陰縣聯絡,卑職派了專人在那裡,他去的就是河陰縣,然後穿上宋軍盔甲跟隨騎兵返回金城縣。”

“一共來了多少人?”

“加上都山本人,一共來了三人,兩名隨從。”

這時,劉奎走了進來笑道:“烈山部的酋長很大氣,居然把金狼頭令交給兒子帶來了。”

說完,他將一支用黃金鑄成的金狼頭手令遞給了範寧。

範寧拾起手令放在手中端詳,重約一斤,做工精緻,金光閃閃,佈滿了歲月的痕跡。

“這是真的金狼頭令?”範寧笑問道。

劉奎道:“應該是真的,卑職見過克烈部的金狼頭令,和這個很像。”

“他怎麼說?”範寧把金狼頭令放回桌上。

“啓稟樞密使,他說計劃有變,乃蠻部和達旦部都不同意單獨和宋軍一戰,而且西京遼軍主將也不會批准他們單獨出戰。”

“那他們是什麼意思?”範寧不露聲色問道。

“他們的意思是說,等遼軍和宋軍在原野上決戰時,他們將不戰而潰,這樣也不會引起遼軍的懷疑。”

“哼!”

範寧冷冷哼了一聲,“他們這是多麼希望我們和遼軍進行原野決戰?”

旁邊楊文廣道:“請樞密使容卑職進一言!”

“老將軍請說!”

楊文廣沉聲道:“卑職認爲,我們和遼軍在原野決戰,恐怕難以避免,事實上,戰爭方式的選擇權掌握在遼軍手上。”

“老將軍認爲遼軍會擺開陣勢和我們決戰,而不是死守大同城?”

楊文廣笑着搖搖頭,“樞密使不知道婁煩關一戰給耶律萬山多麼深刻的記憶,他極爲害怕我們的鐵火雷,絕不會再死守城池,一旦我們大軍殺到大同城下,他一定會率軍迎戰。”

範寧點點頭,指了指金狼頭令又問劉奎,“他是用金狼頭來取信我們?”

“回稟相公,他是用金狼頭來證明自己的身份,事實上,他願意留在這裡爲人質,請我們相信他。”

“金狼頭令我無法辨別真假,我更不知道烈山部大酋長都卜羅的兒子長什麼樣,這讓我怎麼相信他們。”

這時,剛剛進帳,在一旁聆聽的種諤躬身道:“樞密使,卑職有話想說!”

“種老將軍請說!”

“樞密使似乎認爲對方使詐,我們就會吃虧,事實上,對方就算使詐也並不可怕,我們一定會兩手準備。”

範寧立刻反駁道:“可對方是準備在決戰時使詐,戰場上瞬息萬變,我們很難把握住戰機。”

種諤微微笑道:“這裡面有個原則,主要看對方處於哪個位子作戰,如果是前鋒,那壓根就不要考慮是否有內應,就算真是內應也沒有意義,對方無法撤退,我們必須集中兵力毫不留情地打擊。

可如果是在兩翼或者後軍,那麼對方就有機會撤退,我們同樣毫不留情打擊,對方若真是內應,他們自己會順勢撤退,如果不是內應,對我們也沒有任何影響。”

範寧有點明白了,“種老將軍的意思是說,不管他們是不是內應,我們都按照既定戰術作戰,不受它們的影響。”

種諤緩緩點頭,“卑職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他們是不是使詐,根本不重要,我們相信宋軍必勝,有無內應的區別只有傷亡程度不同而已。”

“楊老將軍呢?”範寧又問楊文廣。

楊文廣果斷道:“卑職支持種老將軍的意見!”

範寧點點頭,對劉奎道:“你就去告訴都山,我相信他們的誠意,也接受他們的方案,希望雙方的第一次合作,能夠有最大的收穫!”

劉奎躊躇一下又問道:“那要不要像上次說的,把此事泄露給遼軍?”

範寧沉思片刻,緩緩搖頭道:“這件事很難把握好,搞不好會壞事,改變計劃吧!”

………

兩天後,一支由萬餘人和五千輛大車組成的運輸隊伍抵達了金城縣,範寧調了兩萬軍隊參與卸貨。

這支軍隊運來除了糧草以外的各種軍事物資,包括兵器、盔甲、火油、鐵火雷、戰鼓、軍旗以及各種攻城武器。

範寧來到運輸隊伍前,幾名軍器監官員上前見了禮,範寧一眼便看見弩院主事杜俅,他走上前笑問道:“杜主事,我最期待的精鋼弩炮有沒有送來?”

“當然有,這次卑職就是負責押送三百部精鋼弩炮和一萬五千盒鐵弩匣到來。”

範寧大喜,急問道:“弩炮和弩匣在哪裡?”

“剛剛運進城了,放在第七和第八兩座倉庫內。”

“那回頭再去看。”

範寧看見了宣旨宦官袁盛,他也顧不得去看弩炮,連忙迎上去問道:“袁公公怎麼來了?”

袁盛笑眯眯道:“我當然是給範相公送旨意來了。”

他臉上笑容一收,肅然道:“範相公接旨!”

範寧連忙跪下,“臣範寧在!”

袁盛取過一隻封好的銀盒子,遞給範寧,“這是官家的密旨,需要範相公自己開啓。”

範寧舉起銀盒子端詳片刻,陽光下,銀盒子閃爍着亮白色的銀光,整個銀盒子渾然一體,嚴絲合縫,他心中着實好奇,這裡面會是什麼?

回到大營,範寧取了一支鋒利的匕首,小心翼翼將銀盒子切開,裡面竟然是一幅白綾詔書,範寧看了詔書,背後頓時出了一身冷汗。

詔書準確說是一份密旨,如果他能滅了遼國,那麼作爲獎勵,將特許他在北島效仿周制建國。

並再賜給他移民十萬戶。

周制就是分封制,出現了春秋百國,除了名義上尊周王室爲天子,其他完全就是自立爲王。

天子竟然給了他這種承諾,說明他範寧已經是升無可升,他已位極人臣,封楚王,再封下去,除了天子讓賢,就再沒有什麼可封的了。

這就叫功高震主,好在大宋在海外有了無數領土,使位高權重者有了一處泄洪口,可以去遙遠的海外爲王,這就避開了對天子的威脅,這其實和杯酒釋兵權有異曲同工之妙。

問題是,爲什麼趙頊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給自己一份詔書?這究竟是承諾,還是試探?

範寧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他懷疑有人在趙頊耳邊進讒言了,至於這個人是誰,他相信自己遲早會知道。

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十四章 回家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十四章 回家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
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十四章 回家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十四章 回家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