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

船隊終於駛入了呂宋灣,移民百姓們紛紛走上甲板,向遠處岸上眺望,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碼頭上一座巨大的倉庫正在修建,而在它旁邊不遠處,另一座巨大的倉庫已經修建完成,隱隱還可以看見有士兵在修砌碼頭,當士兵們看見船隊到來,紛紛站起身,向船隊揮手歡呼。

船隊沒有在碼頭內停留,而是直接駛入大河,向十里外的縣城駛去。

河流兩岸的森林早已被呂宋國砍伐殆盡,只見大片大片的肥沃原野,這裡都可以開發成一望無際的農田。

船隊行駛不到十里,一座座木屋子出現在河岸上,這裡便是新縣城了,張楠以用鯤州漢縣的圖紙爲藍本,在呂宋島重建了一座漢縣,縣城很大,至少可以容納五千戶百姓,宋軍建設速度確實驚人,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上千座木屋便已矗立在河岸上。

大船在一座臨時碼頭上靠岸,士兵搭上幾塊寬大的船板,百姓們開始扶老攜帶走下船,經過七日的航行,他們終於抵達了這片讓他們期待,同時也讓他們害怕的土地。

好在無數的宋軍讓他們緊張的心情稍稍平靜下來,很快,孩子被另一樣沒有見過的動物吸引,竟然是幾頭大象,在幾名皮膚黝黑的土著人引導下搬運木頭。

範寧也很驚奇,呂宋島居然有大象,而且還訓練得可以幹活,怎麼可能?就算有大象也不會訓練得這麼快,居然還有土著人。

這時,張楠迎了上來,躬身行禮道:“參見使君!”

“張司馬辛苦了。”

範寧安撫他兩句,又指着遠處的大象笑問道:“大象是怎麼回事?”

“那是一個從三佛齊來的商人,販運了十幾頭訓練過的大象想回東京表演賺錢,但後來聽說大象不適應京城寒冷的氣候,便後悔了,把大象很便宜賣給我們,又跑回三佛齊運販運香料去了。”

“你確實他是便宜賣給我們?”範寧笑問道。

“也不算很便宜,稍微減了一點,每頭大象一百七十貫錢,他買的價錢是一百八十貫,野生象呂宋島也有不少,附近島嶼更多,我們都看到了,關鍵是訓練過的大象,能幫人幹活,商人留給我們幾個象奴,正好幫我們引導大象。”

範寧點點頭,“引進一些會訓練大象的人,我們需要更多會幹活的大象。”

“三佛齊國那邊有不少會訓練大象的奴隸,都是從真臘國過來的,可以連人帶大象一起買來,卑職這就派人去購買。”

“先不急,回頭我去那邊看看,先把百姓安置好再說,一共兩千六百戶人,有足夠的住處嗎?”

“我們已經建造了一千二百座木屋,不夠的可以暫時先住帳篷,最多一個月就能建造完成。”

範寧笑了笑道:“我覺得一些呂宋國舊房屋也可以利用起來,只要搭建得不錯,木料什麼都可以直接拿來用,像皇宮和幾座王府的木料,這樣是不是更快一點。”

“啓稟使君,幾座王府的木料我們都拆除用來搭建倉庫了,王宮的木料準備用來造官署,其實這邊的木料完全足夠,我們砍伐了大量木頭,又不考慮裝壁爐什麼的,搭建起來就非常快,直接用原木堆砌,雖然很浪費木材,但造成來的房子卻很結實,這邊夏天時常有暴風雨,若建造不結實,會很容易垮掉。”

範寧見他連臺風都考慮到了,便點點頭,不再多問。

一萬多名百姓都已下船,不斷有士兵將行李送下大船,每件行李上都有號牌,大家各自辨認,把自己的行李歸攏在身邊。

接下來是抽去宅地,縣城的面積很大,劃分了五千份宅地,每份宅地約兩畝左右,用簡易木柵圍起,官府目前只提供基礎住房,每家只建了一座木房,但每戶的宅地面積足夠大,以後可以自己建房。

一部分宅地上蓋了木房,另一部分則搭建了臨時帳篷,具體怎麼分配則需要抽籤來決定,這也是移民們來到呂宋面臨的第一個讓他們關注的事情,他的新家會在哪裡?

抽籤很快,在半個時辰內便結束了,每戶人家都抽到一個地塊號,家家戶戶根據地塊號去尋找自己的新家。

縣城內頓時熱鬧起來,到處是笑聲和驚喜的大喊聲,範寧和張楠在縣城內巡視,範寧望着男子在自家的院子裡踱步,考慮着以後怎麼建房,女人則在房間內收拾行李,孩子們則興奮地在房間內跑來跑去,這熟悉的一幕又讓他想起當年的唐縣,隨着時間的沉澱,呂宋府最終也會成爲一個富裕的海外領地。

“張司馬,我已經上奏朝廷,推薦你爲第一任呂宋知府,你要有心理準備!”

張楠默默點頭,他早就意識到範寧會把自己留在呂宋了,“卑職會盡心盡力,把呂宋建設好,不負使君的重託。”

範寧點點頭,“等會兒我給介紹九名官員,他們是呂宋第一批三個縣的官員,他們協助你把新縣建好,然後根據新縣的經驗再建造新的縣城。”

“朝廷準備在呂宋府建三座縣城?”

範寧搖搖頭,“朝廷是根據海外經略府的建議來做決定,事實上,我準備在呂宋府建九個縣,其中南面的呂宋河流域建三座縣,北面的新北河流域建兩座縣,然後東西沿海各建兩座縣,一共九座縣,共兩萬戶人家,現在說的三座縣就是第一批呂宋河流域的三座縣。”

張楠這才明白範寧的規劃,他又笑問道:“使君打算怎麼起縣名呢?”

“這個我倒和知政堂協商過,大家意見一致,就以移民故鄉名字來起,前面加一個新字,比如這第一座,移民大多來自延安府,那麼就取延字,叫做新延縣,明白我的意思吧!”

“卑職明白了。”

範寧笑了笑又道:“用地域起名最好只限於縣城,向這條大河會流經三座縣城,你說叫新延水,以後北面的縣城肯定會有意見,所以這種垮區域的命名最好還是簡單一點,大家都能接受的名字,比如北面大河,我給它起名新北河,南面的就叫南河,這樣就一目瞭然。”

“使君說得有道理,卑職受教了。”

“其實這也是鯤州的經驗,慢慢摸索吧!以後會有呂宋經驗。”

“使君,日本勞工之事?”張楠又小心翼翼問道。

範寧微微一笑,“最多再過十天五萬日本勞工就到了,你們儘快把百姓安置好,土地分配好,除了建房外,其他事情讓他們自己去發展,然後你們要集中精力安置日本勞工,燒磚、建城、建碼頭、伐木、修路,把這些基礎打紮實,然後再考慮開礦淘金之類的事情。”

張楠感覺自己的負擔很重,範寧笑道:“放心吧!這次我帶來了百名泉州州學的學生,他們會幫忙做事,還有數千軍隊協助,事情一定會妥善完成。”

“讓使君見笑了!”

範寧拍拍他肩膀笑道:“走吧!把官員們召集起來,大家一起協商,看看怎麼做事吧!”

..........

有了鯤州爲藍本,呂宋府的移民安置,土地分配和城池建設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針對五萬勞工的勞工營也已準備就緒,這次範寧帶來百名學生志願者和四百名建築工匠,爲呂宋府的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援和管理支援。

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土地便分配完畢,這些來自北方的失地農民終於又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興致高漲地農民們迅速犁田種地,放水育秧,想趕在雨季來臨前種上一季水稻。

十天後,從日本過來的船隊抵達了呂宋港,送來了五萬民日本勞工和五千名日本少女,新延縣很快變成了一座大工地,修路、建城、伐木,港口附近異常熱鬧。

很多嗅覺靈敏的商人也聞訊趕來,搶先在碼頭上買地建倉庫,準備將呂宋港作他們的貨物中轉地,一座座倉庫,一座座商鋪、酒樓、客棧和妓院先後矗立起來,商業開始在呂宋府出現了。

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
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